被宽容和被约束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推介语中,有一句话让我为之心动:“打破《达芬奇密码》的销售记录”,我仍记得大一时在图书馆不眠不休读完《达芬奇密码》的兴奋劲,此后,我借着这股劲一口气读了好多欧美作家的悬疑作品,直到感觉自己已经了然他们故弄玄虚的套路,然后转向日系本格推理。十年后的今天,我拿起号称超越《达芬奇密码》的本书,感受自己整整十年的时光倏忽而过,很奇妙的觉得仿佛转了一圈回到起点。十年前的我,青春、热血、求知欲高于怀春心,《达芬奇密码》无疑给我的青春打了针鸡血;十年后的我,踏入围城,爱情、婚姻、孩子、工作都尘埃落定,《火车上的女孩》适时而来,给我补了一针强心剂。
如果放在十年前,我一定不会认同本书与《达芬奇密码》有何可比之处,但现在不同,我明白这句推介语不只是噱头,它值得被如此对待,读完本书时感受尤深。爱好厨艺的人明白,平淡的白菜烧豆腐比唬人的硬菜更见功力,本书就是这样一道堪比珍馐的白菜烧豆腐。
一开始,瑞秋神经质的心理活动和不厌其烦的酗酒状态描写甚至让我忘记本书是部悬疑类作品,甚至直到梅根消失不见,我也不急于找出谜底,心甘情愿沉溺于瑞秋对爱情的伤痛和酒精的迷恋中。瑞秋这个“死肥婆”不堪到什么地步:比起被丈夫出轨和接受丈夫杀人的事实,安娜更难以接受丈夫拿自己与瑞秋相提并论。即便是这样的人,她也有自己的爱情――对出轨前夫情深难忘、有自尊――羞于让房东知道自己失业已久及每次宿醉、有同情心――急于帮助自己倾心的那对“金童玉女”以致自己从过客踏入当事人行列,我在想: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回事?瑞秋的不堪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她,事实上,书中的每个人也正是这么做的。但是,在瑞秋的自述里,明明不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瑞秋的影子:那个同时站在伤害与被伤害的双重立场、羞愧却无力的自己。所以,我们会感激如此不堪却尽心向善的瑞秋,也会同情放荡不羁却不无伤痛的梅根。
每个读完本书的人都避不过这个话题:爱情和出轨。爱情是什么?是互力角逐还是彼此消耗?像梅根与汤姆或者安娜与汤姆那样?恐怕都不是,这两种模式,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当事人更爱自己。而爱情,始终是种对方高于自己、舍他其谁的自我牺牲模式,所以会有瑞秋和斯科特这样的可怜虫苦苦哀求对方垂怜自己。出轨呢,只有有爱情的婚姻才有出轨,没有爱情的出轨只是一出闹剧。所以瑞秋对汤姆的出轨深感自责、无法释怀,而安娜对汤姆的出轨则淡定的多。汤姆自己呢?人性恶至如此,爱情和出轨当然都不配,配得上他的只有欺骗和谎言,他的骗术有多高,高到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谎言;高到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让前妻为自己动情迷失,而后又狠狠的嘲笑她像小狗乞怜人的垂爱;高到为了自己的出轨不惜创造借口,让瑞秋可怜到自己看不起自己。与这些比起来,杀人都显得没有那么可恨了。
“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当这样的名言充斥我们的视野时,我相信,有必要告诉我们爱的人,宽容者从来都是践行第一、不会再拿这样的言语时时警醒自己,只有加害者才会要求别人对自己一再宽容,因为他有那么多的借口。在1999年日本光市母女被杀案中,杀人少年及其辩护人极力以其破碎家庭下不堪的成长环境作为轻度量刑的借口,让人警醒的是被害者家属的话“我们的家庭一样并不美满,但是我们也在努力的生活,而不是去害人啊”。婚姻同理,或许你的爱人并不让人满意,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出轨的借口,真正的原因只是你的兽性超越人性。
坐在火车上旁观他人的风景还是被人窥伺自己的生活,宽容和约束也只是硬币的正反两面而已,婚姻中的你站在哪个立场,能更加清醒?
如果放在十年前,我一定不会认同本书与《达芬奇密码》有何可比之处,但现在不同,我明白这句推介语不只是噱头,它值得被如此对待,读完本书时感受尤深。爱好厨艺的人明白,平淡的白菜烧豆腐比唬人的硬菜更见功力,本书就是这样一道堪比珍馐的白菜烧豆腐。
一开始,瑞秋神经质的心理活动和不厌其烦的酗酒状态描写甚至让我忘记本书是部悬疑类作品,甚至直到梅根消失不见,我也不急于找出谜底,心甘情愿沉溺于瑞秋对爱情的伤痛和酒精的迷恋中。瑞秋这个“死肥婆”不堪到什么地步:比起被丈夫出轨和接受丈夫杀人的事实,安娜更难以接受丈夫拿自己与瑞秋相提并论。即便是这样的人,她也有自己的爱情――对出轨前夫情深难忘、有自尊――羞于让房东知道自己失业已久及每次宿醉、有同情心――急于帮助自己倾心的那对“金童玉女”以致自己从过客踏入当事人行列,我在想: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回事?瑞秋的不堪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她,事实上,书中的每个人也正是这么做的。但是,在瑞秋的自述里,明明不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瑞秋的影子:那个同时站在伤害与被伤害的双重立场、羞愧却无力的自己。所以,我们会感激如此不堪却尽心向善的瑞秋,也会同情放荡不羁却不无伤痛的梅根。
每个读完本书的人都避不过这个话题:爱情和出轨。爱情是什么?是互力角逐还是彼此消耗?像梅根与汤姆或者安娜与汤姆那样?恐怕都不是,这两种模式,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当事人更爱自己。而爱情,始终是种对方高于自己、舍他其谁的自我牺牲模式,所以会有瑞秋和斯科特这样的可怜虫苦苦哀求对方垂怜自己。出轨呢,只有有爱情的婚姻才有出轨,没有爱情的出轨只是一出闹剧。所以瑞秋对汤姆的出轨深感自责、无法释怀,而安娜对汤姆的出轨则淡定的多。汤姆自己呢?人性恶至如此,爱情和出轨当然都不配,配得上他的只有欺骗和谎言,他的骗术有多高,高到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谎言;高到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让前妻为自己动情迷失,而后又狠狠的嘲笑她像小狗乞怜人的垂爱;高到为了自己的出轨不惜创造借口,让瑞秋可怜到自己看不起自己。与这些比起来,杀人都显得没有那么可恨了。
“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当这样的名言充斥我们的视野时,我相信,有必要告诉我们爱的人,宽容者从来都是践行第一、不会再拿这样的言语时时警醒自己,只有加害者才会要求别人对自己一再宽容,因为他有那么多的借口。在1999年日本光市母女被杀案中,杀人少年及其辩护人极力以其破碎家庭下不堪的成长环境作为轻度量刑的借口,让人警醒的是被害者家属的话“我们的家庭一样并不美满,但是我们也在努力的生活,而不是去害人啊”。婚姻同理,或许你的爱人并不让人满意,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出轨的借口,真正的原因只是你的兽性超越人性。
坐在火车上旁观他人的风景还是被人窥伺自己的生活,宽容和约束也只是硬币的正反两面而已,婚姻中的你站在哪个立场,能更加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