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湖南折射的日本人看中日关系

写在前面申明一个观点: 作者以及日本人认为的中国文化仅指汉族文化。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作者就认为:东亚的经济文化中心最早是在黄河流域,后来经过千年演变与发展转移到了长江流域,而后作者认为这个中心迟早会转移到日本的东京。作者所指的东亚基本上就是中国以及受中国文化(汉文化)影响的周边藩属国,包括中日韩蒙越泰。既然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东京是一个趋势,那么中国以及中国的藩属国就要归化到日本,东京届时就会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东亚经济文化中心。而他们想要的不仅仅只有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他们还要集中政治变成政治中心,变成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一点就直接投射到后来发生的占领朝鲜半岛、侵华战争、以及在东南亚的征服战争。(讲一个现在的既存事实,东京现在确实是变成了现时东亚最强的经济文化中心。天朝要加油。)
作者著书的观点指明,日本人认为既然野蛮民族蒙古和女真人都能南下统治中国(汉族以及汉文化),那么他成功的抵御了蒙古铁骑的大和民族为什么不可以?当时蒙古南下一举灭掉南宋,却在渡海侵日的时候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其原因虽然不是日本人民的骁勇善战和努力对抗,但在日本人心中却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印象:连伟大的汉族宋王朝都可以消灭的蒙古人却亡不掉我日本,这不正是说明我大和民族并不比汉族差,而且也让他们形成了一种认为日本是神的民族的想法,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作者对中日韩的微妙看法。日本和韩国(朝鲜)的文化都受到中国的强烈影响,虽然韩国(朝鲜)有地缘优势——离中国近,但是韩国(朝鲜)的文化就是怎么也不如日本,这让作者很看不上韩国(朝鲜),同时也生出了很多民族自豪感。至于和中国的关系,作者从倭奴国王印开始讲起,语气略弱的表明彼此是政治上的同等级关系(事实上古代中国应该认为日本低自己一级);在文化方面,作者认为日本本身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国只是给了他一颗种子,在此基础之上日本发展出了兼具中国内核的日本独特文化——和魂汉才,吸取汉文化的经验之长来筑建和之灵魂,并且他还同意有些文化方面的研究日本更胜于中国,例如校勘学,而经学研究作者则认为是各有所长不相上下。内藤的观点:在中国面前日本就是不卑不亢,同等关系,文化层面亦是如此。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作者就认为:东亚的经济文化中心最早是在黄河流域,后来经过千年演变与发展转移到了长江流域,而后作者认为这个中心迟早会转移到日本的东京。作者所指的东亚基本上就是中国以及受中国文化(汉文化)影响的周边藩属国,包括中日韩蒙越泰。既然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东京是一个趋势,那么中国以及中国的藩属国就要归化到日本,东京届时就会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东亚经济文化中心。而他们想要的不仅仅只有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他们还要集中政治变成政治中心,变成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一点就直接投射到后来发生的占领朝鲜半岛、侵华战争、以及在东南亚的征服战争。(讲一个现在的既存事实,东京现在确实是变成了现时东亚最强的经济文化中心。天朝要加油。)
作者著书的观点指明,日本人认为既然野蛮民族蒙古和女真人都能南下统治中国(汉族以及汉文化),那么他成功的抵御了蒙古铁骑的大和民族为什么不可以?当时蒙古南下一举灭掉南宋,却在渡海侵日的时候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其原因虽然不是日本人民的骁勇善战和努力对抗,但在日本人心中却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印象:连伟大的汉族宋王朝都可以消灭的蒙古人却亡不掉我日本,这不正是说明我大和民族并不比汉族差,而且也让他们形成了一种认为日本是神的民族的想法,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作者对中日韩的微妙看法。日本和韩国(朝鲜)的文化都受到中国的强烈影响,虽然韩国(朝鲜)有地缘优势——离中国近,但是韩国(朝鲜)的文化就是怎么也不如日本,这让作者很看不上韩国(朝鲜),同时也生出了很多民族自豪感。至于和中国的关系,作者从倭奴国王印开始讲起,语气略弱的表明彼此是政治上的同等级关系(事实上古代中国应该认为日本低自己一级);在文化方面,作者认为日本本身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国只是给了他一颗种子,在此基础之上日本发展出了兼具中国内核的日本独特文化——和魂汉才,吸取汉文化的经验之长来筑建和之灵魂,并且他还同意有些文化方面的研究日本更胜于中国,例如校勘学,而经学研究作者则认为是各有所长不相上下。内藤的观点:在中国面前日本就是不卑不亢,同等关系,文化层面亦是如此。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粉色黄昏布丁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