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是一种力量

距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有八年了。那时恰是大学,雄心勃勃,热血沸腾,不甘平庸。也许是家庭的因素,一直认为人世间力量的源泉来自书籍,借着学校的便利,把当时图书馆的大部分非专业书籍啃得七七八八,恰巧就有马登的励志成功学,虽然只有半套,但的确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与人、与物的交往,跑到当当打算买一套作为收藏,可惜一直没有全套的货源,遗憾至今。以至于现在,一听到奥里森·马登还是会想到他的奋力向前(居然有无删减的全本了,据说当初他写这本书完稿后家中着火,所有产业伴随着这本书付之一炬,此后马登又花了很久时间重新写出本书)、一生的资本,还有就是塞缪尔的《自己拯救自己》。
囿于前一段时间有关各种成功学的被指责,拉黑。我想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或者马登的其他书,与其说是成功学,不如说是励志书。他从来没有如当今大部分成功学那种书籍一样来告诉你这样做就一定成功;反而是在告诉你身为一个人,无论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如何去激发自身的积极性,让自身的改变来改变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正如书中所说:每一天,你都在改变自己的生活……你要将思想(个人感觉翻译成头脑更为好些)中存在的一切自卑的思想从生命中驱逐出去,如果你自认为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你不把这些想法从脑子中赶出去,那么,你永远不会有进步。
这更似是一位耄耋老者在对自己的子孙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道理不一定能让你走向成功,然后荣升CEO,迎娶白富美;但一定能让你在社会上行走落得一个好的名声,真正的成功者,必定将这些道理身体力行。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这本人大版《气质》,在最初的名字应该是《高贵个性》。初看名字,的确会以为此前没有读过,但看了第一章第一段便了然于心,因为当时我与宿舍大家的关系不好,时常发生冲突,外加初来外地,远离父母,内心还未有所调整,在那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本能的会排斥他人或是环境,将错误归于他人。(总之,年轻的我不会承认自己是错的,哪怕是我错了。)从而使内心负能量变大,愈发地否定周围的一起,成为一个负循环。也是正是在那时候看了马登的这本书,我不能让身周的环境来改变我的性格,尤其是你还有着更远大目标的时候。
《气质》这本书并不是说要告诉我们如何来对抗这些负能量,如果这样的话,马登的书不会再印至今。对于作者来说,这世界上有各种困境。而你在困境中唯一要做的不是对抗,而是无视。
培养高贵的个性,慷慨、宽厚的心,善良仁慈,真诚,乐于助人,会使你收到人们的欢迎,那么即使在困境中,也会有人来助你一臂之力。以我个人过去的经验来看,如果与困境一直针锋相对,会让人的内心充满负能量,在脱离困境后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来修复内心被负能量破坏的心境。反而无视困境,断绝内心的负能量,用最真诚的心来看待世界,才是最稳妥的方法。一切终有尽头。
不否认,书中的确有一些唯心主义,不符合科学,并时常被人引以为诟病。但要看你会怎么看待它,熊十力曾对徐复观这样说: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他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又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
尤其是本书后面几个讲述吸引力的篇章, 在2010年时换了一个名字叫《秘密》,与前两年的《不抱怨的世界》一样,大为畅销,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大部分都是源自于塞缪尔、马登、拿破仑·希尔这三个人。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后世的书与他们相比之,更为功利和轻浮。仔细想想看的话,马登的书从我初读时候到现在已经有了八九年的时间,各种版本层出不穷,但是,《秘密》呢?(《不抱怨的世界》因为是近期不做评论,但后势可以预料。)
《气质》本书讲述的其实更多类似我们说的个人修养,接近王阳明的除心中贼,他希望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而拥有高贵品德受人尊重的高尚的人。钱财,不过是高贵人格的附属物。
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气质》(也叫高贵的人格)与《一生的资本》是我们年轻人尤其是想要成就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值得来回咀嚼的两本书。原因也许就如书中马登所写的:一个真正拥有力量的人,绝不会被世界所忘记。
那么,一本真正给予人力量的书,绝不会被时间吞没。
囿于前一段时间有关各种成功学的被指责,拉黑。我想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或者马登的其他书,与其说是成功学,不如说是励志书。他从来没有如当今大部分成功学那种书籍一样来告诉你这样做就一定成功;反而是在告诉你身为一个人,无论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如何去激发自身的积极性,让自身的改变来改变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正如书中所说:每一天,你都在改变自己的生活……你要将思想(个人感觉翻译成头脑更为好些)中存在的一切自卑的思想从生命中驱逐出去,如果你自认为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你不把这些想法从脑子中赶出去,那么,你永远不会有进步。
这更似是一位耄耋老者在对自己的子孙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道理不一定能让你走向成功,然后荣升CEO,迎娶白富美;但一定能让你在社会上行走落得一个好的名声,真正的成功者,必定将这些道理身体力行。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这本人大版《气质》,在最初的名字应该是《高贵个性》。初看名字,的确会以为此前没有读过,但看了第一章第一段便了然于心,因为当时我与宿舍大家的关系不好,时常发生冲突,外加初来外地,远离父母,内心还未有所调整,在那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本能的会排斥他人或是环境,将错误归于他人。(总之,年轻的我不会承认自己是错的,哪怕是我错了。)从而使内心负能量变大,愈发地否定周围的一起,成为一个负循环。也是正是在那时候看了马登的这本书,我不能让身周的环境来改变我的性格,尤其是你还有着更远大目标的时候。
《气质》这本书并不是说要告诉我们如何来对抗这些负能量,如果这样的话,马登的书不会再印至今。对于作者来说,这世界上有各种困境。而你在困境中唯一要做的不是对抗,而是无视。
培养高贵的个性,慷慨、宽厚的心,善良仁慈,真诚,乐于助人,会使你收到人们的欢迎,那么即使在困境中,也会有人来助你一臂之力。以我个人过去的经验来看,如果与困境一直针锋相对,会让人的内心充满负能量,在脱离困境后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来修复内心被负能量破坏的心境。反而无视困境,断绝内心的负能量,用最真诚的心来看待世界,才是最稳妥的方法。一切终有尽头。
不否认,书中的确有一些唯心主义,不符合科学,并时常被人引以为诟病。但要看你会怎么看待它,熊十力曾对徐复观这样说: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他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又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
尤其是本书后面几个讲述吸引力的篇章, 在2010年时换了一个名字叫《秘密》,与前两年的《不抱怨的世界》一样,大为畅销,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大部分都是源自于塞缪尔、马登、拿破仑·希尔这三个人。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后世的书与他们相比之,更为功利和轻浮。仔细想想看的话,马登的书从我初读时候到现在已经有了八九年的时间,各种版本层出不穷,但是,《秘密》呢?(《不抱怨的世界》因为是近期不做评论,但后势可以预料。)
《气质》本书讲述的其实更多类似我们说的个人修养,接近王阳明的除心中贼,他希望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而拥有高贵品德受人尊重的高尚的人。钱财,不过是高贵人格的附属物。
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气质》(也叫高贵的人格)与《一生的资本》是我们年轻人尤其是想要成就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值得来回咀嚼的两本书。原因也许就如书中马登所写的:一个真正拥有力量的人,绝不会被世界所忘记。
那么,一本真正给予人力量的书,绝不会被时间吞没。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