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的”开头和“看似不错的”结果,中间呢?

读《 阿弥陀佛么么哒》
当初决定买这本书时,看到这个名字就肯定这一定是本鸡汤文,但只是好奇在那么多双雪亮的眼睛面前,一本鸡汤书到底靠何德何能打入了亚马逊、京东、当当的热销排行榜前十,只是看完这本书后,甚感失望。
我是以很认真的姿态读完这本书的,遇到不认识的字会查字典、不懂的地方会百度、触动心灵的地方还会偶尔标注一下,虽然是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天才看完,但姿态却是一如既往地认真。
暂不去评价作者的文笔和遣词造句(其实也没什么好评价的,因为整个文风就是简单粗暴的,甚至有些许累赘),作者以极其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里面真假有几分我也不去追究,只是故事写出来都是给读者看的,而我也只是对于作者想在故事中呈现给读者的感情触动点感到很匪夷所思,它除了让读者一时热血沸腾,满腔冲动因子被激活外,似乎剩下的纯粹有质地的东西很少。
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在现实社会中孤苦沉浮的人的心理拿捏得很好,他深谙在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世界中,很多人反而其实都是迷茫、不知所措地,甚至是时常会丧失了独立判断正误的能力,而常以世俗的标准、世俗的喜好来左右自己的行为与心理,本想遇见物质世界满足、精神世界丰富的更好的自己,结果遇见的却是更加急躁和随波逐流的自己。所以作者在抓住了这些迷茫人士的心理后,看似写的是身边人以喜欢、以梦想、以理想为动力努力去生活的样子,可实际上感觉作者的故事都只是抛了一个“不容易的”开头和一个“看似不错的”结果,可是中间最实在的呢?没有。
作者一直在书中强调“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愿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初看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一句话,萌动了多少颗“朝九晚五”的心啊,徒增了多少人的羡慕心声啊!可是在我看来,作者这样写只是给绝大多数“朝九晚五”努力生活的人们激发了对“浪迹天涯”的徒劳憧憬而已,他给了开头,给了结尾,但是中间过程呢,想从一个“朝九晚五”的人转身成为一个“浪迹天涯”的人,这个转换的中间你有静下心来细想这个转变意味着什么吗?“浪迹天涯”并不是指一个人去过哪些地方,走过多少路,沿途过得多么落魄,得到过多少人的救济,而是你得清清楚楚的明白,你对“朝九晚五”的生活到底有什么不满足的,它到底让你失去了什么才会那么地不情不愿心中蠢蠢欲动,而这些,是不是真的选择了别人口中的“浪迹天涯”,你就可以得到。生活最不缺的就是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的选择。
其实不管是“朝九晚五”还是“浪迹天涯”,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想要的不过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满足而已。如果你一直都不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要靠哪种方式去得到,那么不管是朝九晚五还是浪迹天涯,你永远都会是一个心不安的人,并不是说你浪迹天涯了,你就不迷茫了,你就拥有了可以对抗生活苦难的力量了。我相信作者每个故事中的人之所以会去选择那样一种生活方式,那是因为那种生活方式适合他们,可以满足他们或是物质或是精神的需求,但是适合别人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别人的得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好结果,而忽略了别人为了那份美好所作出的选择与妥协。别人的美好,也不是你的。
我相信这世界上有很多人过着我所羡慕和我所想要过上的生活,因为我所想要的太多了。朝九晚五又如何,浪迹天涯又如何,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又如何,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不知己心者,无论你在过何种方式的生活,别人的永远都是更好的。
在看小故事的时候,我最怕的就是小故事框下并不适合它的大道理,但却营造出一种空洞的“美好幻境”。我喜欢专心的文字,如同专心的人一样。
当初决定买这本书时,看到这个名字就肯定这一定是本鸡汤文,但只是好奇在那么多双雪亮的眼睛面前,一本鸡汤书到底靠何德何能打入了亚马逊、京东、当当的热销排行榜前十,只是看完这本书后,甚感失望。
我是以很认真的姿态读完这本书的,遇到不认识的字会查字典、不懂的地方会百度、触动心灵的地方还会偶尔标注一下,虽然是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天才看完,但姿态却是一如既往地认真。
暂不去评价作者的文笔和遣词造句(其实也没什么好评价的,因为整个文风就是简单粗暴的,甚至有些许累赘),作者以极其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里面真假有几分我也不去追究,只是故事写出来都是给读者看的,而我也只是对于作者想在故事中呈现给读者的感情触动点感到很匪夷所思,它除了让读者一时热血沸腾,满腔冲动因子被激活外,似乎剩下的纯粹有质地的东西很少。
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在现实社会中孤苦沉浮的人的心理拿捏得很好,他深谙在各方面都飞速发展的世界中,很多人反而其实都是迷茫、不知所措地,甚至是时常会丧失了独立判断正误的能力,而常以世俗的标准、世俗的喜好来左右自己的行为与心理,本想遇见物质世界满足、精神世界丰富的更好的自己,结果遇见的却是更加急躁和随波逐流的自己。所以作者在抓住了这些迷茫人士的心理后,看似写的是身边人以喜欢、以梦想、以理想为动力努力去生活的样子,可实际上感觉作者的故事都只是抛了一个“不容易的”开头和一个“看似不错的”结果,可是中间最实在的呢?没有。
作者一直在书中强调“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愿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初看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一句话,萌动了多少颗“朝九晚五”的心啊,徒增了多少人的羡慕心声啊!可是在我看来,作者这样写只是给绝大多数“朝九晚五”努力生活的人们激发了对“浪迹天涯”的徒劳憧憬而已,他给了开头,给了结尾,但是中间过程呢,想从一个“朝九晚五”的人转身成为一个“浪迹天涯”的人,这个转换的中间你有静下心来细想这个转变意味着什么吗?“浪迹天涯”并不是指一个人去过哪些地方,走过多少路,沿途过得多么落魄,得到过多少人的救济,而是你得清清楚楚的明白,你对“朝九晚五”的生活到底有什么不满足的,它到底让你失去了什么才会那么地不情不愿心中蠢蠢欲动,而这些,是不是真的选择了别人口中的“浪迹天涯”,你就可以得到。生活最不缺的就是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的选择。
其实不管是“朝九晚五”还是“浪迹天涯”,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想要的不过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满足而已。如果你一直都不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要靠哪种方式去得到,那么不管是朝九晚五还是浪迹天涯,你永远都会是一个心不安的人,并不是说你浪迹天涯了,你就不迷茫了,你就拥有了可以对抗生活苦难的力量了。我相信作者每个故事中的人之所以会去选择那样一种生活方式,那是因为那种生活方式适合他们,可以满足他们或是物质或是精神的需求,但是适合别人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别人的得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好结果,而忽略了别人为了那份美好所作出的选择与妥协。别人的美好,也不是你的。
我相信这世界上有很多人过着我所羡慕和我所想要过上的生活,因为我所想要的太多了。朝九晚五又如何,浪迹天涯又如何,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又如何,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不知己心者,无论你在过何种方式的生活,别人的永远都是更好的。
在看小故事的时候,我最怕的就是小故事框下并不适合它的大道理,但却营造出一种空洞的“美好幻境”。我喜欢专心的文字,如同专心的人一样。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