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记得若干年前还在学校时,就在寻找一本谈论死亡的书,对这个话题一直很好奇,但也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当时觉得无奈却也能够理解,话题实在沉重,哪有什么人思考这劳什子。直到去年底看到这本书,我猜也许这回找到它了。
每个人都难逃一死,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实在过于遥远,几十年的时光对一个人来说近似于永恒。而在求生道路上,难以逃脱的还有亲人的离去,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写下这段话时,外公已经逝世二十年;爷爷和奶奶,尽管现在想起仍历历在目,却也已走了将近十载;外婆今年95,早已步履蹒跚,不再记得世间酸甜苦辣。我看着他们衰老,他们离去,也看着自己渐渐不再年轻。
我还看着世人百般蹉跎地柴米油盐,娶妻生子,生老病死。对书中的每位逝者,作者还会去着墨于他们生前的喜好,快乐和追求;但如果去看《棉花》或者《大路朝天》这样的纪录片,片中民工兄弟们的生存状况,却实在不是滋味。无论何人何事,终究都要化作尘土,那活着究竟是为哪般?
心里并没有答案,对于别人也无法说三道四,而我自己心里念叨着的恐怕是王小波这句:“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当一个人明白自己终归尘土,怎样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让万物钱财见鬼去,我只信仰小波这句。这也是为什么书中真正的明白人会坚信,能神志清醒,能吃上冰淇淋,能和爱人躺在自己家的床上,为什么要比在医院浑身插满管子再活半年强上一百倍了。
每个人都难逃一死,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实在过于遥远,几十年的时光对一个人来说近似于永恒。而在求生道路上,难以逃脱的还有亲人的离去,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写下这段话时,外公已经逝世二十年;爷爷和奶奶,尽管现在想起仍历历在目,却也已走了将近十载;外婆今年95,早已步履蹒跚,不再记得世间酸甜苦辣。我看着他们衰老,他们离去,也看着自己渐渐不再年轻。
我还看着世人百般蹉跎地柴米油盐,娶妻生子,生老病死。对书中的每位逝者,作者还会去着墨于他们生前的喜好,快乐和追求;但如果去看《棉花》或者《大路朝天》这样的纪录片,片中民工兄弟们的生存状况,却实在不是滋味。无论何人何事,终究都要化作尘土,那活着究竟是为哪般?
心里并没有答案,对于别人也无法说三道四,而我自己心里念叨着的恐怕是王小波这句:“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当一个人明白自己终归尘土,怎样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让万物钱财见鬼去,我只信仰小波这句。这也是为什么书中真正的明白人会坚信,能神志清醒,能吃上冰淇淋,能和爱人躺在自己家的床上,为什么要比在医院浑身插满管子再活半年强上一百倍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