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是坊っちゃん

小说一开篇,少爷就说道:“我为生性莽撞吃尽了亏。”看来少爷不光对别人毒舌,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一针见血。少爷如果生在现代,大概算个“中二少年”。心里住着一个率直冲动的侠客,一心想着除恶扬善、伸张正义;却又是个天真倔强的孩子,即使知道别人有意戏弄自己,也要任性逞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少爷,只不过慢慢变成了圆滑世故的人,不再冲动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离开东京到了乡下的少爷,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有做了坏事不承认的人,有满嘴谎话阳奉阴违的人,有虚伪狡诈阿谀奉承的人,甚至有不会反抗忍受屈辱的人。而少爷和那些少爷讨厌的人身上都有我们的影子。
少爷和豪猪选择痛打红衬衫,逃离了那个诡诈庸俗的小地方。但回到东京不久,相依为命的女佣阿清就病死了。少爷从小不被父母疼爱,跟“狡猾”的哥哥也合不来。只有阿清十分偏爱少爷,一直以来照顾和疼爱着他,夸奖他“性格爽直”,坚信他将来会飞黄腾达。在阿清罹患肺炎去世前,在没有华丽玄关、租金六块钱的房子里,她还在请求:少爷,我死后,请你将我埋在少爷家的佛寺,我会在坟里快乐地等待少爷来。
小说在这里忽然陷入了巨大的情感落差——痛扁坏人成功大逃离的愉悦也在此戛然而止,滑稽轻松的情节突然变成了生离死别。我们想不通,夏目漱石为什么没有留一个圆满的大结局,而是在快结尾处扯断了之前温馨柔软的牵挂,把少爷变成了一个孤苦无依的人。那么此后的哥儿,要怎么活下去呢?是继续“莽撞”地活,还是对生活就此妥协?
一直到结尾前,我都认为夏目漱石创造少爷这样一个形象,是希望大家在庸俗诡诈的世界里保持纯净、诚实的可贵品格。可就在这里细想下来,也许小说真正要写的是这世界的残酷。现实里,了无心机的少爷永远不可能混得比狡诈虚伪的红衬衫好,他的每一次冲动都可能伤到亲近的人,伤到自己。而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即使冲上去对着讨厌的人狠狠一拳,也改变不了什么的世界。
而我们,处于无法预计的永无休止的现实处境里,每时每刻都面对瞬息万变的命运。命运的手指轻轻一翻,我们可能就要面临疾病、贫穷,甚至体会永失爱人之痛。所以我们不可能永远做少爷,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趋利避害地活着,甚至活成少爷讨厌的人们。
所以夏目漱石的少爷其实是替我们活着的吧。少爷的单纯,对内心的遵循,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不为利益伤害别人的原则,都是我们羡慕的,也是他值得被爱的品格。也许夏目漱石希望少爷能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底线。
我们爱少爷,爱心灵纯净、无需隐忍的少爷,并在心里希望自己活成他的样子。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少爷,只不过慢慢变成了圆滑世故的人,不再冲动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离开东京到了乡下的少爷,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有做了坏事不承认的人,有满嘴谎话阳奉阴违的人,有虚伪狡诈阿谀奉承的人,甚至有不会反抗忍受屈辱的人。而少爷和那些少爷讨厌的人身上都有我们的影子。
少爷和豪猪选择痛打红衬衫,逃离了那个诡诈庸俗的小地方。但回到东京不久,相依为命的女佣阿清就病死了。少爷从小不被父母疼爱,跟“狡猾”的哥哥也合不来。只有阿清十分偏爱少爷,一直以来照顾和疼爱着他,夸奖他“性格爽直”,坚信他将来会飞黄腾达。在阿清罹患肺炎去世前,在没有华丽玄关、租金六块钱的房子里,她还在请求:少爷,我死后,请你将我埋在少爷家的佛寺,我会在坟里快乐地等待少爷来。
小说在这里忽然陷入了巨大的情感落差——痛扁坏人成功大逃离的愉悦也在此戛然而止,滑稽轻松的情节突然变成了生离死别。我们想不通,夏目漱石为什么没有留一个圆满的大结局,而是在快结尾处扯断了之前温馨柔软的牵挂,把少爷变成了一个孤苦无依的人。那么此后的哥儿,要怎么活下去呢?是继续“莽撞”地活,还是对生活就此妥协?
一直到结尾前,我都认为夏目漱石创造少爷这样一个形象,是希望大家在庸俗诡诈的世界里保持纯净、诚实的可贵品格。可就在这里细想下来,也许小说真正要写的是这世界的残酷。现实里,了无心机的少爷永远不可能混得比狡诈虚伪的红衬衫好,他的每一次冲动都可能伤到亲近的人,伤到自己。而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即使冲上去对着讨厌的人狠狠一拳,也改变不了什么的世界。
而我们,处于无法预计的永无休止的现实处境里,每时每刻都面对瞬息万变的命运。命运的手指轻轻一翻,我们可能就要面临疾病、贫穷,甚至体会永失爱人之痛。所以我们不可能永远做少爷,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趋利避害地活着,甚至活成少爷讨厌的人们。
所以夏目漱石的少爷其实是替我们活着的吧。少爷的单纯,对内心的遵循,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不为利益伤害别人的原则,都是我们羡慕的,也是他值得被爱的品格。也许夏目漱石希望少爷能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底线。
我们爱少爷,爱心灵纯净、无需隐忍的少爷,并在心里希望自己活成他的样子。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