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是钱存训教授的又一著作。在前言中,钱教授阐述了本书的写作来源是应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第五卷第一分册的约稿,写作有关纸墨和印刷的内容,随后在增改和修订的基础上又单独出版。《书于竹帛》断代于初唐纸发明以前的时间(包括发明纸的那段时间),本书则时间定位在造纸术发明以后的纸张历史和印刷术的发展,两书合并,将整个中国的文字历史、书写载体历史和印刷文化做了最详尽的介绍。
书中主要阐述的是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何造纸术以及印刷术都是率先在中国发明;第二,造纸术以及印刷术的应用条件在东方以及西方都是同时具备的,但是为什么西方远远地落后于东方;第三,印刷术和纸张产生之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那么印刷术和纸张在中国文化构成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居于怎样的地位,对于社会以及专业领域的影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第一章介绍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起源、发展、原因、研究范围。第二章详细讲了书写载体的演变历史:回忆《书于竹帛》中的相关内容,书写载体从甲骨到金属、陶瓷、石刻、简牍、丝帛,到发明造纸术有了纸;造纸术在汉代发明以后,经历晋、唐、宋、元、清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第三章介绍造纸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原料可以用麻、藤、各类树皮、竹、芙蓉、海苔、棉花、蚕丝等(其实各地原料的选用主要还是依据当地广泛种植的植物种类),造纸用具帘模的发明,造纸的程序,纸张的施胶、填料、染潢、着色、涂布涂蜡,纸的装裱、修复和保管。第四章讲述纸的用途,纸不仅是用于书写的载体,也可以作为银票的载体、冥钱和冥器、纸神,而且在纸发明以后,还一度用于穿戴,如纸衣、纸鞋、纸帐、纸被、纸甲,也应用于家居生活,如纸墙、剪纸、窗花、纸灯笼、纸鸢、纸扇、纸伞、草纸等。第五章介绍印刷的历史,包括石刻、墨拓、雕版印刷。虽然活字印刷在宋代就被毕昇发明,但是由于中国文字的特点,印刷还是以雕版印刷为主,作者接着介绍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的印刷发展和对雕版印刷的改良。第六章介绍印刷的技艺,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材料和方法,以及由不用的印刷方式产生的书籍的装订方式,以及各种墨的制作和工艺。第七章介绍印刷术不仅用于书籍,也用于各种图册、画册,包括彩色印刷的套色工艺。第八章介绍纸和印刷术的西传,用各种史实证明纸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也是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启发。第九章介绍了中国周边的国家,包括朝鲜、日本、琉球、越南和其他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纸和印刷术的发展。第十章总结了中国纸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书中作者针对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也进行了原因的总结。钱教授认为这三个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文化的原因,比如说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亚麻类的植物、中国的文字构成比较特殊、中国的政治部门构成比较特殊,在此也将中国和西方国家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对比解释了之前的三个问题。毫无疑问,纸张和印刷术的发展对东西方文化发展乃至社会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书中,钱教授保持他一贯严谨的治学态度,配有丰富的图片,详尽的脚注,并引入了相当大量的考古史实,集诸多学科于一体,对于中国纸和印刷的起源、历史、发展等,做出了最全面的论述。
书中主要阐述的是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何造纸术以及印刷术都是率先在中国发明;第二,造纸术以及印刷术的应用条件在东方以及西方都是同时具备的,但是为什么西方远远地落后于东方;第三,印刷术和纸张产生之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那么印刷术和纸张在中国文化构成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居于怎样的地位,对于社会以及专业领域的影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第一章介绍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起源、发展、原因、研究范围。第二章详细讲了书写载体的演变历史:回忆《书于竹帛》中的相关内容,书写载体从甲骨到金属、陶瓷、石刻、简牍、丝帛,到发明造纸术有了纸;造纸术在汉代发明以后,经历晋、唐、宋、元、清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第三章介绍造纸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原料可以用麻、藤、各类树皮、竹、芙蓉、海苔、棉花、蚕丝等(其实各地原料的选用主要还是依据当地广泛种植的植物种类),造纸用具帘模的发明,造纸的程序,纸张的施胶、填料、染潢、着色、涂布涂蜡,纸的装裱、修复和保管。第四章讲述纸的用途,纸不仅是用于书写的载体,也可以作为银票的载体、冥钱和冥器、纸神,而且在纸发明以后,还一度用于穿戴,如纸衣、纸鞋、纸帐、纸被、纸甲,也应用于家居生活,如纸墙、剪纸、窗花、纸灯笼、纸鸢、纸扇、纸伞、草纸等。第五章介绍印刷的历史,包括石刻、墨拓、雕版印刷。虽然活字印刷在宋代就被毕昇发明,但是由于中国文字的特点,印刷还是以雕版印刷为主,作者接着介绍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的印刷发展和对雕版印刷的改良。第六章介绍印刷的技艺,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材料和方法,以及由不用的印刷方式产生的书籍的装订方式,以及各种墨的制作和工艺。第七章介绍印刷术不仅用于书籍,也用于各种图册、画册,包括彩色印刷的套色工艺。第八章介绍纸和印刷术的西传,用各种史实证明纸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也是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启发。第九章介绍了中国周边的国家,包括朝鲜、日本、琉球、越南和其他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纸和印刷术的发展。第十章总结了中国纸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书中作者针对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也进行了原因的总结。钱教授认为这三个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文化的原因,比如说中国人很早就使用亚麻类的植物、中国的文字构成比较特殊、中国的政治部门构成比较特殊,在此也将中国和西方国家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对比解释了之前的三个问题。毫无疑问,纸张和印刷术的发展对东西方文化发展乃至社会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书中,钱教授保持他一贯严谨的治学态度,配有丰富的图片,详尽的脚注,并引入了相当大量的考古史实,集诸多学科于一体,对于中国纸和印刷的起源、历史、发展等,做出了最全面的论述。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