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上的一代巨匠°

——评《梁思成传》
文/蓦烟如雪
我常常有感,写传记,逃不开写感情的纠葛,正如看了窦忠如的《梁思成传》也是如此。他的一生皆是传奇,充满瑰丽色彩,也充满着多重困苦。
曾经也问过朋友,你知道梁思成吗?
很多人摇摇头,知道的也就附和一声,噢,那是民国四大美女林徽因的老公。没错,他娶了民国八卦史最为出名的林徽因;其次,他还有一个很响当当的父亲——梁启超,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再者,梁思成是我国建筑研究领域的先驱,他不仅开设了中国大学的第一个建筑系,同时也被誉为“研究中国建筑的宗师”。
他是含着金汤匙而生,却也是自带光芒的主角,他的家世、感情,甚至是成就都是极致的存在。
从这本书来看,在日本东京出生,他的记忆是女佣在地震的时候背他下楼,在“双涛园”里,是他最为快乐的童年,印象很深的一块是他每天上学要去鹰取车站坐车,说,火车曾不止一次故意延迟等梁思成他们,甚至还会因为没有谁到而关心,不过,这段并未夸张,前阵子,我就看了一则新闻是“日本铁路为一女学生专门开设车站”,它三年来,专门为一名要去学校的学生而设,这段写出了日本的人性化,同时也说明,梁思成在日本童年,不仅有父亲的谆谆教导,有退役军官的游泳教学,还有温馨的生活插曲,以及节假日的旅游,诸多的培养,让他成为了一个天性乐观、活泼且风趣的孩子。
书中用六个章节,去讲述一代巨匠梁思成的一生,从他的童年,到青春飞扬的过往,从巅峰的岁月,到天命难知的波折,从落寞之惑到祭奠,人生的一刻,仅仅只是缩在一本,一页,甚至是一章。
虽出生在官宦家庭,他在清华八年,却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作风,在文革摧残迫害导致居无定所的时候,他依旧能迎难而上,他在父亲的良性教育下,依旧把这种教育模式传递下去,让子女培养“寒士家风”,他多才,钢琴、钢笔画、小提琴、吹小号、笛子都不在话下,他是学生眼中的“小老头”,可他在北京颐和园谐趣园水彩画作依旧让人看到他的功底,以及画技的精湛。
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梁思成的性格,我想这只是其一,他能博得林徽因的喜欢,不仅仅是家世、学问甚至是性格,还有一点是徐志摩的婚史和决绝,她自己的母亲是二房,她天性敏感,对感情上容易左摇右摆,虽然徐志摩多情而浪漫,但是梁思成机智而不失幽默,他最大的好不仅仅是背景,还有他没有婚史,且兴趣相投。不过金岳霖的这出在林徽因的传记多有出现,已不用多说。
我想谈谈他父亲的趣味主义和开设国学课堂,梁思成也说“我非常感谢父亲对我在国学研习方面的督促和培养,这位我后来研究建筑史打下了基础。”所以后面他父亲给他寄了《营造法式》他不会那么艰涩,虽然很难,但是他依旧给它注释,编写了《中国建筑史》。
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让他将西方建筑理念和中国建筑文化有了很好的结合,同时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婚后,他们探访了无数宝地,夫妇也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测绘了不少地方,也记载了不少古迹,对日后中国保护古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晚年,他还保护北京的古城墙,甚至他们还保护过景泰蓝的这一项目,虽然他的“梁陈方案”被否定了,但是历史记住了他,他用生命护过城墙,用淡然的心态,去接收莫名其妙的叱问和自己学生的作弄,虽然这些叙事是从死起笔,从他一生开始和结束,但是我想看完这些文字,中国的建筑史记住了他,历史记住了他,国旗、国徽、英雄纪念碑也会记住他的一页。
他是谁,他是一代建筑巨匠——梁思成。
文/蓦烟如雪
我常常有感,写传记,逃不开写感情的纠葛,正如看了窦忠如的《梁思成传》也是如此。他的一生皆是传奇,充满瑰丽色彩,也充满着多重困苦。
曾经也问过朋友,你知道梁思成吗?
很多人摇摇头,知道的也就附和一声,噢,那是民国四大美女林徽因的老公。没错,他娶了民国八卦史最为出名的林徽因;其次,他还有一个很响当当的父亲——梁启超,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再者,梁思成是我国建筑研究领域的先驱,他不仅开设了中国大学的第一个建筑系,同时也被誉为“研究中国建筑的宗师”。
他是含着金汤匙而生,却也是自带光芒的主角,他的家世、感情,甚至是成就都是极致的存在。
从这本书来看,在日本东京出生,他的记忆是女佣在地震的时候背他下楼,在“双涛园”里,是他最为快乐的童年,印象很深的一块是他每天上学要去鹰取车站坐车,说,火车曾不止一次故意延迟等梁思成他们,甚至还会因为没有谁到而关心,不过,这段并未夸张,前阵子,我就看了一则新闻是“日本铁路为一女学生专门开设车站”,它三年来,专门为一名要去学校的学生而设,这段写出了日本的人性化,同时也说明,梁思成在日本童年,不仅有父亲的谆谆教导,有退役军官的游泳教学,还有温馨的生活插曲,以及节假日的旅游,诸多的培养,让他成为了一个天性乐观、活泼且风趣的孩子。
书中用六个章节,去讲述一代巨匠梁思成的一生,从他的童年,到青春飞扬的过往,从巅峰的岁月,到天命难知的波折,从落寞之惑到祭奠,人生的一刻,仅仅只是缩在一本,一页,甚至是一章。
虽出生在官宦家庭,他在清华八年,却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作风,在文革摧残迫害导致居无定所的时候,他依旧能迎难而上,他在父亲的良性教育下,依旧把这种教育模式传递下去,让子女培养“寒士家风”,他多才,钢琴、钢笔画、小提琴、吹小号、笛子都不在话下,他是学生眼中的“小老头”,可他在北京颐和园谐趣园水彩画作依旧让人看到他的功底,以及画技的精湛。
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梁思成的性格,我想这只是其一,他能博得林徽因的喜欢,不仅仅是家世、学问甚至是性格,还有一点是徐志摩的婚史和决绝,她自己的母亲是二房,她天性敏感,对感情上容易左摇右摆,虽然徐志摩多情而浪漫,但是梁思成机智而不失幽默,他最大的好不仅仅是背景,还有他没有婚史,且兴趣相投。不过金岳霖的这出在林徽因的传记多有出现,已不用多说。
我想谈谈他父亲的趣味主义和开设国学课堂,梁思成也说“我非常感谢父亲对我在国学研习方面的督促和培养,这位我后来研究建筑史打下了基础。”所以后面他父亲给他寄了《营造法式》他不会那么艰涩,虽然很难,但是他依旧给它注释,编写了《中国建筑史》。
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让他将西方建筑理念和中国建筑文化有了很好的结合,同时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婚后,他们探访了无数宝地,夫妇也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测绘了不少地方,也记载了不少古迹,对日后中国保护古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晚年,他还保护北京的古城墙,甚至他们还保护过景泰蓝的这一项目,虽然他的“梁陈方案”被否定了,但是历史记住了他,他用生命护过城墙,用淡然的心态,去接收莫名其妙的叱问和自己学生的作弄,虽然这些叙事是从死起笔,从他一生开始和结束,但是我想看完这些文字,中国的建筑史记住了他,历史记住了他,国旗、国徽、英雄纪念碑也会记住他的一页。
他是谁,他是一代建筑巨匠——梁思成。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