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智慧与群体智慧
<图片1>
1、本文系笔者在温州市决策咨询办公室内部学习会上的发言提纲,篇幅较长,结构粗糙,且有删节,敬请大家谅解。
2、本文也是笔者《智慧社会》一书的读后感,根据湛庐『庐客汇』网友建议公布分享,欢迎大家多提出意见与建议,帮助我完善关于个体智慧和群体智慧的思考。
------------------------------------------
作为智库,我希望大家都拥有强大的个人智慧,同时,作为整体,我们拥有超过每个个体的群体智慧。这样,我们才能为思想市场提供更高水平的思想产品。为此,我们需要去了解他们的工作机制。
一、神经网络与社会网络是同构的
根据复杂理论(complexity theory)的观点,这些发明与创新的模式是分形(fractal)的,即当我们放大或缩小比例进行观察时,这些模式会以一种可辨认的形态呈现出来,不管是分子、神经元、像素,还是人行道都会再现同一种模式。从逻辑上说,神经网络与社会网络是同构的,都是复杂系统。《智慧社会》提出的从想法流的角度来看社会网络,给我很大的启发。他是研究神经科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他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中隐含了他来自神经网络研究的各种类比。
对于个体智慧而言,神经网络是想法机器,神经网络强调是意志作为连接者,对外探索,对内联想,形成个体智慧,呈现为意识中的思维。
对于群体智慧而言,社会网络也是想法机器,社会网络中有魅力型连接者组织群体成员对外探索,对内参与,形成群体智慧。
二、探索和参与带来想法的流通
1、何谓探索和参与
探索即挖点,或者说个人的学习,群体的学习。参与即连线,或者说个体的思考,群体的交流。古话说,“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这个逻辑。
2、探索和参与的理想比重
《智慧社会》一书中提出一个量化的观点,就是探索和参与应该是9:1。我们考虑参考这个比例来做研究。换句话说,以后我们要更多地探索。
3、探索和参与的分时
我个人的策略有二:一是在清晨时间做好个人学习。晨型阶段是属于我自己的,我要做的是独立探索,自由联想,优化神经网络,提高个人能力。二是在其他时间做好群体学习。其他时间则是属于社会的,我要做的是集体探索,集体参与,优化社会网络,提高群体智能。这个过程中我还要扮演好魅力型连接者的角色,要为我的团队良性探索和参与创造好的条件。
三、探索和参与的基本原则
1、简单问题与复杂问题
为了方便思考,我引入《预知社会》《完美的群体》《群体的智慧》中的观点:一是个人的不可预测性,会在集体行为中被降低。人数越多,个人的意愿就越会深埋在普通事实的系列之下。二是无论我们是否采用平均数,是否接纳大多数人的意见,或是否找出知识最渊博的人并听取他们的指导,总是有一些人要牺牲自己的意见以使整个群体能够从群体智慧中获益。三是针对有标准答案的『简单问题』,参与的人多了以后,正确答案固化下来,噪音则相互抵消,所以多数人的共识更接近于正确答案。这里有个原则,“填数值”请用“均值”,“单选题”请用“多数”。比如说,问大家月球到地球距离,用大家答案的平均值会更接近于正确答案。又比如说,问大家二选一的简单问题,用多数人答案更可能答对。四是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复杂问题』,专家智慧强于群体智慧。
我们在讨论探索和参与之前,从问题导向出发的话,首先要定义清楚问题。或者先定义清楚目标,然后找出问题。接着,对问题进行分析,看它到底是属于哪一种。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智能解决方案。
根据之前那些书的观点,我们可以假设:简单问题要下问(问大众)。复杂问题要上问(问专家)。
不过不管是哪一类问题,问都比不问好,因为问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只要是我们不知道答案的问题,问了总会有一些线索帮助我们更快捷的找到答案。当然,这里也存在只问一个人,然后问错人的情况。
2、快搜索与慢搜索
快搜索其实就是只问大众。慢搜索则是问多个专家。如果结合上述两类问题的思考,则出现四种情况:一是简单问题×快搜索,直接用百度(代表大众共识),可以给出很好的答案。如百度很清楚1+1=2。二是简单问题×慢搜索,最后可能效果不好,因为专家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你问专家1+1=?,或许会有很多答案。三是复杂问题×快搜索,直接用百度或者谷歌,会得到大众的偏见,或者专家的偏见,相对而言,专家的会靠谱一点,但是我们如果没有能力识别专家的话,就变成碰运气了。四是复杂问题×慢搜索,先通过专业渠道(线上专业搜索引擎或者线下智库机构咨询专家),相对而言,获得的信息质量会高一些。我的观点是:遇到问题时,先分类。然后简单问题用快搜索,复杂问题用慢搜索。
(1)简单问题×快探索。在只有手机或者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快速检索一些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我把这种状态成为快探索。生活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快探索,人脑自动读取经验来操作,就是一种快探索。这里只能是满意策略。为了提高快探索的质量,就必须事先设计好方法。由于资源有限,所以一般来说,快探索的第一入口肯定是搜索引擎,但是为了提高效率,必须使用正确的搜索引擎。对于简单问题,可以直接搜索百度,搜不到,再升级为Google。由于问题本身简单,所以基本都会搞定。
(2)复杂问题×慢搜索。复杂问题往往没有简单的答案、精准的答案,甚至可能就没有答案。大部分我要研究的问题,都属于这类。我想到大概有三步:一是用好大脑。我必须先用纸张画思维导图,在探索自己大脑信息的过程中,结合Evernote里保存的历史笔记,梳理逻辑。二是用好网络。专用搜索(如Flickr、知乎、轻单等)到综合搜索(Google、百度等),逐步升级。——为了让复杂问题能有好的答案,我平日里就必须在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优质信息,尤其是一手信息。这些信息如果是直接搜索综合引擎,肯定是很难梳理出来,但如果我自己平日里积累了,那么就会很快找到他们。三是用好专家。如果自己想不出来,也搜索不到,就打电话请教专家,或者上网请教专家。这是给他人投资我的机会,也会强化彼此之间的社会互动。
总之,在找到答案之后,再开始解决问题。
3、快参与与慢参与
这个问题我之前没思考过。如果让我思考,我想大概就是思想酝酿的充分程度了。
对个体而言,参与就是一个神经网络消化新信息的过程。如果是快思考,则必然会偏向于关联思维,就是在脑子里自动加工,然后生成一个印象。如果是慢思考,则会生成更为复杂的结果。快参与是即使决断,慢参与则是有意志参与的过程,这个不难理解。
对于群体而言,参与就很复杂了。在方式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往往和参与程度成正比。快参与或许就是我简单把我了解到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然后听下大家的反馈。时间仓促自然参与程度不深,大家未必能够消化这些信息,并给出高质量的反馈,所以快参与未必能激发超越个体的群体智慧。当然,有比没有好,这个方式对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会让他们受益。我现在跟单位里的同事们开短会,讲解一些知识,都属于快参与。这个过程好比吃快餐,可以填饱肚子但体验不佳。
慢参与理论上说会好得多,就是大家投入时间去慢慢消化这些信息,充分地互动,比如说专门跑到一个地方去,专心在这里相互交流。对于做课题来说,就是围绕某个专题进行深入的座谈。我们大部分的座谈会照理说都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只是大家还做不到罢了。在现实操作中,确保每个人都和每个人交谈很困难,但是推动每个人都发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每次会议都让每个人谈一个主题,然后其他每个人都对这个主题给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增进参与。如此一来,才像是思想的大餐。
此外,闲聊也可以作为一种参与方式。我要询问身边的同事他们的情况,倾听他们的收获,再给予一定的回馈。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收获一些信息,同时也强化一些认知,提炼一些知识,并帮助他人。
四、群体智慧:社会网络的优化思路
从社会网络角度说,我要考虑的是大家群体智慧如何发挥。……将来如果有条件的话,或许我会去尝试使用《智慧社会》里提到的社会计量标牌和Funf智能应用。
我们这些人的特点就是,理论水平不如高校学者,实践经验不如政府官员;但反过来说,我们的实践经验多于高校专家,理论水平高于政府官员。对大家来说,如果能挖好点,连好线,成为蜜蜂,就可以兼顾高校学者的理论和政府官员的经验,具备优势。
1、外部探索
就外部探索而言,我想主要是要激励大家更多地与外部交流,多调研,多参会,多电话,多看书。差不多就是把我个人的内容转移到他们身上。作为魅力型连接者,或者说主持人、中场组织者、蜜蜂,我可以帮他们对接其他人,或者组织调研,或者提供教学,或者交代任务,让他们在工作中不得不接触各种人,收获各种信息。就今年而言,我认为调研是最好的形式,看书也是一种。记忆和文字是跨时空连接人和想法,读书是探索另一个时空的人和想法。调研也是。
2、内部参与
《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认为,相比于将创意保护起来,连接创意会让我们更有收获。
(1)我们的学习会是最好的面对面参与的方式,只是在会议规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设计。现在的会议比较死板,不利于他们彼此之间走动,改变位置,相互交流。所以下一步开学习会,最好是在舒服的地方,比如说咖啡馆,大家轻松一点。自由的座位,自由的交流,这很关键。沙龙也是如此,以后要把自由讨论环节加上去,压缩前面的发言时间。由于社会影响对他人有推动,言传不如身教,所以主持人要努力推动大家之间彼此交流,并主动发言。
(2)团队规模很重要。尤其是群聊的情况下,如果人多了,基本上就残废了。……以后团队大了,真的有必要把它拆开。
(3)课题研究也是如此,团队人要少要精,分开来探索信息,然后合起来交流信息。……
(4)结合《伟大创意的诞生》,面对面的参与需要我们重新设计环境,让人们的想法可以在很多场所交流和溢出。……
思考下各类工作的重新设计。一是会议。我想流程就要改变,要设法让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自由讨论是比较好的方式,我的角色就是主持人。为此需要每次会议让大家准备好议题,给予足够的时间来交流。这里组织好了群体智慧就高,组织不好群体智慧就低。二是文件。原理也是一样,如果是增加一个讨论的环节,那么可能会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五、个体智慧:神经网络的优化思路
个人层面,我认为有意识的意志可以发挥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事先去设计好探索和联想的策略。我称之为探索+和联想+,或者说探索家计划和梦想家计划。
这里先讨论一下意志的能动性。根据先前的思考,慢思考要发现问题,制订计划,有意识的意志可以明确目标,限制边界,引入信息工具(如evernote化的外脑),有限试错(改变要素,改变结构),杠铃策略,满意策略(见好就收),最后不断迭代。意志可以调控思维形成过程中的每个要素及其关系。比如说改变外部信息,改变内部信息,改变他们之间的组合关系(通过否决当前方案)。快思考的任务是不断试错,随机游走,找到好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漫长积累,一朝顿悟的过程。
1、探索家计划(发现新组件)
探索家计划包含之前我思考过的各种探索方式,包括阅读、实践、调研、内省等。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
(1)明确目标。我探索的目的是为了达成什么效果。
(2)限制边界。缩小探索的范围,提高效能。
(3)引入工具。将evernote等工具引进来,提高效率,建立『外脑』。探索要做好成果的整理和记录。这里我想到还是用evernote最好。为了让更多的信息能够在联想阶段被关联起来,我认为有必要把我的日记里的断想,读书笔记,调研笔记,工作笔记等,还有以前发过的文章,所有的文字,都存入evernote,由此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脑,或者说个人的大数据库。这个逻辑还可以引申到我们智库的知识管理。
(4)杠铃策略,有限试错。
一是选人策略。人是重要的社会网络节点,找到人往往就找到了优秀的信息源。我想可以把人分为三类:第一等是聪明人,就是《智慧社会》里说的,能预测他人行为,然后做出不同决断的人,这些人表现得很独立,他们的意见非常值得参考。……第二等是实干家,就是有思想,又掌握资源,做着某个具体项目的人,包括各种精英,比如说企业家,还有一些大专家。对这类人,我们的策略就是找出每个网络里最重要的节点就好了。比如说,……此外,《决断力》一书认为,我们要“听一线专家对形势的分析,但不要相信他们对未来的判断”。这个观点可以参考。第三等是空谈者,这里人很多了,稍微有点想法的,都可以归入此类,对于这类人,只能是弱关系了,但是如果有一个规模的话,将来可以发挥重要的信息提供者的作用。所以要多多益善。从这个角度说,在任何场合和任何陌生人建立关联,还是有价值的。当然,前提是没有风险的情况下。第一类人我们要建立起强关系,第二、三类则是大规模铺开。要讨论问题,就找第一类人交流。……在探索的过程中,请教人或者帮助人,都属于基本的互动方式,不在于内容,而在于行动本身。只要有交流,就会强化连接,这和神经网络应该是相似的。我的策略可以简化为,和几个聪明人建立强关系,……经常讨论各种问题,有意识地强化这个网络;与其他人维持弱关系,全部纳入微信朋友圈,根据需求来请教人和帮助人,无意识地强化这个网络。
二是选书、选讲座、选调研活动的策略。我要参考两个参数,一是内容多样性,是否新。二是专家独立性,是否强。这里形成四种情况。第一等是内容新,专家强,必选。第二等是内容旧,专家强,也可以考虑。第三等是内容新,专家弱,也可以考虑。第四等是内容旧、专家弱,舍弃。有了这个标准,以后买书时就好选择了,尤其是在不同的内容之间,就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做出快速选择了。
(5)满意策略,见好就收。然后根据实际,还要不断迭代,来更新信息。包容错误。努力把错误变成创见。容错率的背后是保持冗余来应对错误可能带来的风险冲击。
2、梦想家计划(创造新组合)
梦想家计划也要发挥意志的作用,也需要明确目标,限制边界,引入工具,有限试错,见好就收。梦想家计划的目的是给原本不相干的东西建立关联,获得连接者的红利,这是一个收割结构洞的过程。这里我想到一些可以马上去做的事情。
(1)处理好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的关系。我可以同时做多个任务来获得多样性的信息,然后加以联想,但是不要过多。任务切换时,应以主线任务为主,快速记录与支线任务有关的碎片想法(灵感),然后回到主线任务继续前进,直至注意力弱化了,再切换任务。这个在阅读书籍的时候特别明显,因为看着看着很容易想到一些东西,这时候快速用本子记录下断想,然后回归书本,相对是好的策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意志力的消耗。
(2)多做笔记。用大本子来扩展内存,本子的纸张大了,能写的范围大了,思维会更开阔。我可以在写完后把它数字化,然后碎掉。
(3)以否定促创新。在日记里测试思辨模式,设计一个提问者,批判态度,一个回答者,创新态度,然后平等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批判现有的想法,迫使自己思维提升。提问者可以是苏格拉底,回答者可以是富兰克林。这个过程其实是将自己的思维外部化,推动不同神经网络之间的互动,这个过程会让一个想法变得更加深刻。
(写于2015年4月16日,转自倪考梦的微信公众号)
1、本文系笔者在温州市决策咨询办公室内部学习会上的发言提纲,篇幅较长,结构粗糙,且有删节,敬请大家谅解。
2、本文也是笔者《智慧社会》一书的读后感,根据湛庐『庐客汇』网友建议公布分享,欢迎大家多提出意见与建议,帮助我完善关于个体智慧和群体智慧的思考。
------------------------------------------
作为智库,我希望大家都拥有强大的个人智慧,同时,作为整体,我们拥有超过每个个体的群体智慧。这样,我们才能为思想市场提供更高水平的思想产品。为此,我们需要去了解他们的工作机制。
一、神经网络与社会网络是同构的
根据复杂理论(complexity theory)的观点,这些发明与创新的模式是分形(fractal)的,即当我们放大或缩小比例进行观察时,这些模式会以一种可辨认的形态呈现出来,不管是分子、神经元、像素,还是人行道都会再现同一种模式。从逻辑上说,神经网络与社会网络是同构的,都是复杂系统。《智慧社会》提出的从想法流的角度来看社会网络,给我很大的启发。他是研究神经科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他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中隐含了他来自神经网络研究的各种类比。
对于个体智慧而言,神经网络是想法机器,神经网络强调是意志作为连接者,对外探索,对内联想,形成个体智慧,呈现为意识中的思维。
对于群体智慧而言,社会网络也是想法机器,社会网络中有魅力型连接者组织群体成员对外探索,对内参与,形成群体智慧。
二、探索和参与带来想法的流通
1、何谓探索和参与
探索即挖点,或者说个人的学习,群体的学习。参与即连线,或者说个体的思考,群体的交流。古话说,“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这个逻辑。
2、探索和参与的理想比重
《智慧社会》一书中提出一个量化的观点,就是探索和参与应该是9:1。我们考虑参考这个比例来做研究。换句话说,以后我们要更多地探索。
3、探索和参与的分时
我个人的策略有二:一是在清晨时间做好个人学习。晨型阶段是属于我自己的,我要做的是独立探索,自由联想,优化神经网络,提高个人能力。二是在其他时间做好群体学习。其他时间则是属于社会的,我要做的是集体探索,集体参与,优化社会网络,提高群体智能。这个过程中我还要扮演好魅力型连接者的角色,要为我的团队良性探索和参与创造好的条件。
三、探索和参与的基本原则
1、简单问题与复杂问题
为了方便思考,我引入《预知社会》《完美的群体》《群体的智慧》中的观点:一是个人的不可预测性,会在集体行为中被降低。人数越多,个人的意愿就越会深埋在普通事实的系列之下。二是无论我们是否采用平均数,是否接纳大多数人的意见,或是否找出知识最渊博的人并听取他们的指导,总是有一些人要牺牲自己的意见以使整个群体能够从群体智慧中获益。三是针对有标准答案的『简单问题』,参与的人多了以后,正确答案固化下来,噪音则相互抵消,所以多数人的共识更接近于正确答案。这里有个原则,“填数值”请用“均值”,“单选题”请用“多数”。比如说,问大家月球到地球距离,用大家答案的平均值会更接近于正确答案。又比如说,问大家二选一的简单问题,用多数人答案更可能答对。四是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复杂问题』,专家智慧强于群体智慧。
我们在讨论探索和参与之前,从问题导向出发的话,首先要定义清楚问题。或者先定义清楚目标,然后找出问题。接着,对问题进行分析,看它到底是属于哪一种。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智能解决方案。
根据之前那些书的观点,我们可以假设:简单问题要下问(问大众)。复杂问题要上问(问专家)。
不过不管是哪一类问题,问都比不问好,因为问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只要是我们不知道答案的问题,问了总会有一些线索帮助我们更快捷的找到答案。当然,这里也存在只问一个人,然后问错人的情况。
2、快搜索与慢搜索
快搜索其实就是只问大众。慢搜索则是问多个专家。如果结合上述两类问题的思考,则出现四种情况:一是简单问题×快搜索,直接用百度(代表大众共识),可以给出很好的答案。如百度很清楚1+1=2。二是简单问题×慢搜索,最后可能效果不好,因为专家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你问专家1+1=?,或许会有很多答案。三是复杂问题×快搜索,直接用百度或者谷歌,会得到大众的偏见,或者专家的偏见,相对而言,专家的会靠谱一点,但是我们如果没有能力识别专家的话,就变成碰运气了。四是复杂问题×慢搜索,先通过专业渠道(线上专业搜索引擎或者线下智库机构咨询专家),相对而言,获得的信息质量会高一些。我的观点是:遇到问题时,先分类。然后简单问题用快搜索,复杂问题用慢搜索。
(1)简单问题×快探索。在只有手机或者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快速检索一些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我把这种状态成为快探索。生活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快探索,人脑自动读取经验来操作,就是一种快探索。这里只能是满意策略。为了提高快探索的质量,就必须事先设计好方法。由于资源有限,所以一般来说,快探索的第一入口肯定是搜索引擎,但是为了提高效率,必须使用正确的搜索引擎。对于简单问题,可以直接搜索百度,搜不到,再升级为Google。由于问题本身简单,所以基本都会搞定。
(2)复杂问题×慢搜索。复杂问题往往没有简单的答案、精准的答案,甚至可能就没有答案。大部分我要研究的问题,都属于这类。我想到大概有三步:一是用好大脑。我必须先用纸张画思维导图,在探索自己大脑信息的过程中,结合Evernote里保存的历史笔记,梳理逻辑。二是用好网络。专用搜索(如Flickr、知乎、轻单等)到综合搜索(Google、百度等),逐步升级。——为了让复杂问题能有好的答案,我平日里就必须在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优质信息,尤其是一手信息。这些信息如果是直接搜索综合引擎,肯定是很难梳理出来,但如果我自己平日里积累了,那么就会很快找到他们。三是用好专家。如果自己想不出来,也搜索不到,就打电话请教专家,或者上网请教专家。这是给他人投资我的机会,也会强化彼此之间的社会互动。
总之,在找到答案之后,再开始解决问题。
3、快参与与慢参与
这个问题我之前没思考过。如果让我思考,我想大概就是思想酝酿的充分程度了。
对个体而言,参与就是一个神经网络消化新信息的过程。如果是快思考,则必然会偏向于关联思维,就是在脑子里自动加工,然后生成一个印象。如果是慢思考,则会生成更为复杂的结果。快参与是即使决断,慢参与则是有意志参与的过程,这个不难理解。
对于群体而言,参与就很复杂了。在方式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往往和参与程度成正比。快参与或许就是我简单把我了解到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然后听下大家的反馈。时间仓促自然参与程度不深,大家未必能够消化这些信息,并给出高质量的反馈,所以快参与未必能激发超越个体的群体智慧。当然,有比没有好,这个方式对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会让他们受益。我现在跟单位里的同事们开短会,讲解一些知识,都属于快参与。这个过程好比吃快餐,可以填饱肚子但体验不佳。
慢参与理论上说会好得多,就是大家投入时间去慢慢消化这些信息,充分地互动,比如说专门跑到一个地方去,专心在这里相互交流。对于做课题来说,就是围绕某个专题进行深入的座谈。我们大部分的座谈会照理说都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只是大家还做不到罢了。在现实操作中,确保每个人都和每个人交谈很困难,但是推动每个人都发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每次会议都让每个人谈一个主题,然后其他每个人都对这个主题给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增进参与。如此一来,才像是思想的大餐。
此外,闲聊也可以作为一种参与方式。我要询问身边的同事他们的情况,倾听他们的收获,再给予一定的回馈。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收获一些信息,同时也强化一些认知,提炼一些知识,并帮助他人。
四、群体智慧:社会网络的优化思路
从社会网络角度说,我要考虑的是大家群体智慧如何发挥。……将来如果有条件的话,或许我会去尝试使用《智慧社会》里提到的社会计量标牌和Funf智能应用。
我们这些人的特点就是,理论水平不如高校学者,实践经验不如政府官员;但反过来说,我们的实践经验多于高校专家,理论水平高于政府官员。对大家来说,如果能挖好点,连好线,成为蜜蜂,就可以兼顾高校学者的理论和政府官员的经验,具备优势。
1、外部探索
就外部探索而言,我想主要是要激励大家更多地与外部交流,多调研,多参会,多电话,多看书。差不多就是把我个人的内容转移到他们身上。作为魅力型连接者,或者说主持人、中场组织者、蜜蜂,我可以帮他们对接其他人,或者组织调研,或者提供教学,或者交代任务,让他们在工作中不得不接触各种人,收获各种信息。就今年而言,我认为调研是最好的形式,看书也是一种。记忆和文字是跨时空连接人和想法,读书是探索另一个时空的人和想法。调研也是。
2、内部参与
《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认为,相比于将创意保护起来,连接创意会让我们更有收获。
(1)我们的学习会是最好的面对面参与的方式,只是在会议规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设计。现在的会议比较死板,不利于他们彼此之间走动,改变位置,相互交流。所以下一步开学习会,最好是在舒服的地方,比如说咖啡馆,大家轻松一点。自由的座位,自由的交流,这很关键。沙龙也是如此,以后要把自由讨论环节加上去,压缩前面的发言时间。由于社会影响对他人有推动,言传不如身教,所以主持人要努力推动大家之间彼此交流,并主动发言。
(2)团队规模很重要。尤其是群聊的情况下,如果人多了,基本上就残废了。……以后团队大了,真的有必要把它拆开。
(3)课题研究也是如此,团队人要少要精,分开来探索信息,然后合起来交流信息。……
(4)结合《伟大创意的诞生》,面对面的参与需要我们重新设计环境,让人们的想法可以在很多场所交流和溢出。……
思考下各类工作的重新设计。一是会议。我想流程就要改变,要设法让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自由讨论是比较好的方式,我的角色就是主持人。为此需要每次会议让大家准备好议题,给予足够的时间来交流。这里组织好了群体智慧就高,组织不好群体智慧就低。二是文件。原理也是一样,如果是增加一个讨论的环节,那么可能会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五、个体智慧:神经网络的优化思路
个人层面,我认为有意识的意志可以发挥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事先去设计好探索和联想的策略。我称之为探索+和联想+,或者说探索家计划和梦想家计划。
这里先讨论一下意志的能动性。根据先前的思考,慢思考要发现问题,制订计划,有意识的意志可以明确目标,限制边界,引入信息工具(如evernote化的外脑),有限试错(改变要素,改变结构),杠铃策略,满意策略(见好就收),最后不断迭代。意志可以调控思维形成过程中的每个要素及其关系。比如说改变外部信息,改变内部信息,改变他们之间的组合关系(通过否决当前方案)。快思考的任务是不断试错,随机游走,找到好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漫长积累,一朝顿悟的过程。
1、探索家计划(发现新组件)
探索家计划包含之前我思考过的各种探索方式,包括阅读、实践、调研、内省等。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
(1)明确目标。我探索的目的是为了达成什么效果。
(2)限制边界。缩小探索的范围,提高效能。
(3)引入工具。将evernote等工具引进来,提高效率,建立『外脑』。探索要做好成果的整理和记录。这里我想到还是用evernote最好。为了让更多的信息能够在联想阶段被关联起来,我认为有必要把我的日记里的断想,读书笔记,调研笔记,工作笔记等,还有以前发过的文章,所有的文字,都存入evernote,由此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脑,或者说个人的大数据库。这个逻辑还可以引申到我们智库的知识管理。
(4)杠铃策略,有限试错。
一是选人策略。人是重要的社会网络节点,找到人往往就找到了优秀的信息源。我想可以把人分为三类:第一等是聪明人,就是《智慧社会》里说的,能预测他人行为,然后做出不同决断的人,这些人表现得很独立,他们的意见非常值得参考。……第二等是实干家,就是有思想,又掌握资源,做着某个具体项目的人,包括各种精英,比如说企业家,还有一些大专家。对这类人,我们的策略就是找出每个网络里最重要的节点就好了。比如说,……此外,《决断力》一书认为,我们要“听一线专家对形势的分析,但不要相信他们对未来的判断”。这个观点可以参考。第三等是空谈者,这里人很多了,稍微有点想法的,都可以归入此类,对于这类人,只能是弱关系了,但是如果有一个规模的话,将来可以发挥重要的信息提供者的作用。所以要多多益善。从这个角度说,在任何场合和任何陌生人建立关联,还是有价值的。当然,前提是没有风险的情况下。第一类人我们要建立起强关系,第二、三类则是大规模铺开。要讨论问题,就找第一类人交流。……在探索的过程中,请教人或者帮助人,都属于基本的互动方式,不在于内容,而在于行动本身。只要有交流,就会强化连接,这和神经网络应该是相似的。我的策略可以简化为,和几个聪明人建立强关系,……经常讨论各种问题,有意识地强化这个网络;与其他人维持弱关系,全部纳入微信朋友圈,根据需求来请教人和帮助人,无意识地强化这个网络。
二是选书、选讲座、选调研活动的策略。我要参考两个参数,一是内容多样性,是否新。二是专家独立性,是否强。这里形成四种情况。第一等是内容新,专家强,必选。第二等是内容旧,专家强,也可以考虑。第三等是内容新,专家弱,也可以考虑。第四等是内容旧、专家弱,舍弃。有了这个标准,以后买书时就好选择了,尤其是在不同的内容之间,就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做出快速选择了。
(5)满意策略,见好就收。然后根据实际,还要不断迭代,来更新信息。包容错误。努力把错误变成创见。容错率的背后是保持冗余来应对错误可能带来的风险冲击。
2、梦想家计划(创造新组合)
梦想家计划也要发挥意志的作用,也需要明确目标,限制边界,引入工具,有限试错,见好就收。梦想家计划的目的是给原本不相干的东西建立关联,获得连接者的红利,这是一个收割结构洞的过程。这里我想到一些可以马上去做的事情。
(1)处理好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的关系。我可以同时做多个任务来获得多样性的信息,然后加以联想,但是不要过多。任务切换时,应以主线任务为主,快速记录与支线任务有关的碎片想法(灵感),然后回到主线任务继续前进,直至注意力弱化了,再切换任务。这个在阅读书籍的时候特别明显,因为看着看着很容易想到一些东西,这时候快速用本子记录下断想,然后回归书本,相对是好的策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意志力的消耗。
(2)多做笔记。用大本子来扩展内存,本子的纸张大了,能写的范围大了,思维会更开阔。我可以在写完后把它数字化,然后碎掉。
(3)以否定促创新。在日记里测试思辨模式,设计一个提问者,批判态度,一个回答者,创新态度,然后平等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批判现有的想法,迫使自己思维提升。提问者可以是苏格拉底,回答者可以是富兰克林。这个过程其实是将自己的思维外部化,推动不同神经网络之间的互动,这个过程会让一个想法变得更加深刻。
(写于2015年4月16日,转自倪考梦的微信公众号)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