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节奏让我觉得很惬意

相同的食物用不同的器物盛放,食物的味道会发生变化。好像很玄,也有些搞笑,但我能体会到这种微妙的不同,其实不在食物本身,而是在于自己心手感官的神奇变化,从我们最原始需求到达让它从具象变为抽象感性的过程—— “恒常不变的生活,恒常不变的身体——这些不变的限制,反而为物的诞生提供了最可靠的缘由“ 。这就是生活工艺的乐趣与魅力所在,于此就是木器餐具的格调和底蕴了。它让日常生活有了细微的小幸福,慢慢叠加,融入进我们每一天的用餐,或许,在我们不经意间敏感觉察到它的时候,会有那种习以为常却是陌生的感觉,就像是从小就识的一些汉字一样,当你用心去打量它,太熟悉了却又似是第一次与它相识,而它却已是默默地一直伴着你。也让这些岁月像冬日午后的阳光一样温暖。
读到这本从日本引进的木艺大师三谷龙二的散文集子非常愉快,大师让技艺与散文的结合相得益彰,谈到制作木器和漆器,尽可能保留最原始的木质感,刻刀的痕迹,再聊与之相处和谐的道理,二章一转,写制作木器半生的自然环境,日暮时光的栈板露台,冬日北海道回归森林,寻求本真与内心的自在,探寻生命的形态,这里也让我想到了”禅“与之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其中的那种平静舒缓是给我带来最大安宁与享受。三章衍生到艺术,并非实用,却是物的完美价值体现,也是三谷潜心所希望表达的,时间洗礼着一切,自然的规律,三谷懂得其中的秘密。
书中阐述的不仅是生活工艺与我们之间的联系,更是三谷的生活态度,那种自然而然的,与天地相连的发自内心的感觉,这是一种能量场,很有感染力,也让我觉得非常的可贵。里面有很多句子蕴意深刻,饱满哲理,在第三部分的片段中有这样写道,脑洞非常有趣:
片段:所谓“物品”很不可思议。
最初它们以用具的身份进入我们的生活,
却终有一天会被我们抛弃、遗忘。
但是,一旦卸下物品身上理所当然且有用的”功能“时,
轻装上阵的它们反而展露了物质最纯粹的表情。
当物品从制作时被赋予的意义和目的中获得解放,
便能以纯粹物质的模样存在于世,
无意义而又抽象,犹如宇宙中的一个个片段。
这样的”物品“缓缓解开了悠远记忆的线索,
莫名地将一种澄清清透的情感注入我们的心底。
这段话颇为童趣,我想是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还为他童年捡的那些没用的小玩意留了一个位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们陪伴的情感注入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有意义的纯粹在他看来是弥足珍贵,从未抹去,激发着灵感,保留着纯真。这种敬畏与真挚成就了他的匠心木器,也传递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读到这本从日本引进的木艺大师三谷龙二的散文集子非常愉快,大师让技艺与散文的结合相得益彰,谈到制作木器和漆器,尽可能保留最原始的木质感,刻刀的痕迹,再聊与之相处和谐的道理,二章一转,写制作木器半生的自然环境,日暮时光的栈板露台,冬日北海道回归森林,寻求本真与内心的自在,探寻生命的形态,这里也让我想到了”禅“与之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其中的那种平静舒缓是给我带来最大安宁与享受。三章衍生到艺术,并非实用,却是物的完美价值体现,也是三谷潜心所希望表达的,时间洗礼着一切,自然的规律,三谷懂得其中的秘密。
书中阐述的不仅是生活工艺与我们之间的联系,更是三谷的生活态度,那种自然而然的,与天地相连的发自内心的感觉,这是一种能量场,很有感染力,也让我觉得非常的可贵。里面有很多句子蕴意深刻,饱满哲理,在第三部分的片段中有这样写道,脑洞非常有趣:
片段:所谓“物品”很不可思议。
最初它们以用具的身份进入我们的生活,
却终有一天会被我们抛弃、遗忘。
但是,一旦卸下物品身上理所当然且有用的”功能“时,
轻装上阵的它们反而展露了物质最纯粹的表情。
当物品从制作时被赋予的意义和目的中获得解放,
便能以纯粹物质的模样存在于世,
无意义而又抽象,犹如宇宙中的一个个片段。
这样的”物品“缓缓解开了悠远记忆的线索,
莫名地将一种澄清清透的情感注入我们的心底。
这段话颇为童趣,我想是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还为他童年捡的那些没用的小玩意留了一个位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们陪伴的情感注入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有意义的纯粹在他看来是弥足珍贵,从未抹去,激发着灵感,保留着纯真。这种敬畏与真挚成就了他的匠心木器,也传递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