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古籍整理事業也真是火。
有些人,影印一些古籍,就説自己就是古籍整理了。
有些人,並沒有學過什麼文字學訓詁學,就去校注了。以至於,該注的沒注,不該注的注了一堆。那原因很簡單,辭書(在有些時候有些人那裡,就特指《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裡面有,摘出來,選擇一個義項就是了。至於校勘嘛,按照原則咯,底本是參校本非的不出校;底本非是,參校本是的要出校。可是,怎麼判斷啊?於是就有孫猛《群齋讀書志校證》P34連“袁本鉤作鈎”都出了校。
有些人,不怎麼去調查版本,就盲目選擇底本與參校本。
有些人,對整理的對象不熟悉,也去整理。這個最頭疼。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