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评价《雄性衰落》
本是抱着学习大师作品的心态去读的。但读完发现,这个主题太过庞大和敏感,注定会引发口水大战。作为一个小透明,不敢在此妄议书中观点孰是孰非,谨依据大师自己的教导,从学术逻辑是否过硬的角度评价一下《雄性衰落》。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7版中,有一个关于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专栏,鼓励学生不轻信轻疑,而是从以下6个批判性的角度进行思考:
1.观点的来源是什么?
本书源自津巴多的TED演讲《男性的衰落》(The Demise of Guys)。在演讲过后,他利用TED的官网投放了大量网络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从而出版了同名电子书。本书是在电子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内容架构、填充研究数据,最终成型的。其中有些数据甚至来自2015年,属于最新研究成果。
老津的声望和TED的声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点的权威性;书中部分内容曾被他陆续发表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也可以作为其科学性已经经过评审的保证。但另一方面,自从TED以来,这一观点就遭到诸多质疑,老津自己也提到有很多人反对他的看法。因此总的来说,本书属于一家之言,而不是学术界公认的经典理论。接受与否,还要靠读者自己判断。
2.这种说法是合理的还是极端的?
老津自己也承认了,在TED演讲标题中使用“衰落”(Demise)这个词属于煽风点火,目的是希望更多人从更多维度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所以衰落的说法毫无疑问是极端的,换言之就是标题党。津巴多在《普心》中教育我们说,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标题,不应简单粗暴地全盘接受或否定,而要关注其中的具体内容。
3.证据是什么?
前面已经提到,书中援引了大量最新的研究和调查数据,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全球各地的各种政府报告、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研究,也包括作者本人实施的两项研究:2万人网络问卷调查和针对英国67所高中的学生访谈。
在这些数据中,有神经生理方面的实验研究,比如玩游戏或看黄片会导致大脑神经回路被修改,有行为实验,有大规模统计数据,有问卷、调查、个案,甚至还有关于影视剧的举例。
可以看到本书的论据非常丰富,但因为来源广泛,可靠性也不能一概而论。
4.结论是否会被偏差污染?
《普心》里着重提到了两种偏差:情感偏差和证实偏差,这是两种在研究中很难避免的偏差,恐怕津巴多自己也未能幸免。
情感偏差似乎要从津巴多的出身讲起。老津出身纽约贫民窟,从小身边充斥着黑帮的诱惑和同伴的堕落,而他自己硬是凭着傲人的自控力走上了学霸的道路,终于出人头地。但从他选择的研究方向来看,无论是斯坦福监狱实验、恐怖主义、时间观念(关注未来规划)、害羞诊所(增加社交活动)、英雄想象项目(普通人面对暴行挺身而出),还是如今的雄性衰落,可以看出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自己成长的那片土地。他希望底层的男性们像他当年那样,完美自控、努力学习、积极社交,改变自身命运。所以从他的角度来看,宅男会被直接定义为“衰落”。
接下来说到证实偏差。书中援引了大量研究资料,几乎都是一面倒地支持作者的观点。是否还有反向的证据被作者忽略不计了呢?作为津巴多研究主体的2万人网络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参与网络调查的人是否本身就有所倾向才会浏览这个网站?问卷的题目和选项是否有导向性?访谈结果是否只截取了证实作者观点的部分?津巴多的学术声望是一个保障,让我们愿意相信他会尽量避免这些问题。但说到底,调查访谈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方面的影响。
顺便说一句,对于两性这个话题,恐怕每个人都会具有某种情感上的偏差。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亦如是。比如男性可能会对“雄性衰落”的论断天然抗拒,女性则可能会被书中关于大女子主义的论述气得不轻。这也是本书能收获大量争议的原因之一吧。
5.推理过程是否避免了常见的谬误?
推理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误把相关当因果。由于实验伦理和操作实施方面的现实问题,书中的证据大部分来自调查而非实验,而只有实验才能得出因果结论。游戏成瘾和社交回避,肥胖和睾酮水平下降,女权运动和雄性衰落,这些因素也许彼此关联,但绝对不是能简单得出孰因孰果的问题。当然老津是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的,但我们在阅读时,有没有自动把作者的观点过度简化呢?
另一种常见的推理错误是以个例证明一般性事实,也就是使用“轶事证据”——生动地描述个人或少数人经历的第一手故事。不幸的是,津巴多在书中采用了访谈研究,而访谈本身就是一个从个例中发现一般性观点的过程。这看起来是不是跟《普心》所讲的学术逻辑相矛盾了呢?事实上,科学的方法应该是:根据访谈提炼出观点,进一步设计研究来证实或证伪。老津做了访谈,也抛出了观点。访谈本身不能单独作为推理的证据,但它是众多研究证据的一部分。在无法直接依靠实验进行验证的时候,唯有多方印证,结论才能坚实可信。
6.这个问题是否需要多元化的视角?
津巴多在前言中提到,这本书由一位80后(超过80岁)老男人和一位80后(生于1980年后)小女生共同创作,且书中涉及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不同背景人士的观点,从神经科学家到幼儿园教师。
其实说到底,多元化视角是对批判性思考者的要求,而不是针对观点的提出者的。老津已经尽己可能地融合了多方观点,但他毕竟是在写表达个人观点的专著,不是在做文献综述。想要批判性地看待这个话题,还需要自己动手查找更多不同人的研究和结论。或者,守在这里多看几篇长评。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7版中,有一个关于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专栏,鼓励学生不轻信轻疑,而是从以下6个批判性的角度进行思考:
1.观点的来源是什么?
本书源自津巴多的TED演讲《男性的衰落》(The Demise of Guys)。在演讲过后,他利用TED的官网投放了大量网络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从而出版了同名电子书。本书是在电子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内容架构、填充研究数据,最终成型的。其中有些数据甚至来自2015年,属于最新研究成果。
老津的声望和TED的声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点的权威性;书中部分内容曾被他陆续发表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也可以作为其科学性已经经过评审的保证。但另一方面,自从TED以来,这一观点就遭到诸多质疑,老津自己也提到有很多人反对他的看法。因此总的来说,本书属于一家之言,而不是学术界公认的经典理论。接受与否,还要靠读者自己判断。
2.这种说法是合理的还是极端的?
老津自己也承认了,在TED演讲标题中使用“衰落”(Demise)这个词属于煽风点火,目的是希望更多人从更多维度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所以衰落的说法毫无疑问是极端的,换言之就是标题党。津巴多在《普心》中教育我们说,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标题,不应简单粗暴地全盘接受或否定,而要关注其中的具体内容。
3.证据是什么?
前面已经提到,书中援引了大量最新的研究和调查数据,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全球各地的各种政府报告、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研究,也包括作者本人实施的两项研究:2万人网络问卷调查和针对英国67所高中的学生访谈。
在这些数据中,有神经生理方面的实验研究,比如玩游戏或看黄片会导致大脑神经回路被修改,有行为实验,有大规模统计数据,有问卷、调查、个案,甚至还有关于影视剧的举例。
可以看到本书的论据非常丰富,但因为来源广泛,可靠性也不能一概而论。
4.结论是否会被偏差污染?
《普心》里着重提到了两种偏差:情感偏差和证实偏差,这是两种在研究中很难避免的偏差,恐怕津巴多自己也未能幸免。
情感偏差似乎要从津巴多的出身讲起。老津出身纽约贫民窟,从小身边充斥着黑帮的诱惑和同伴的堕落,而他自己硬是凭着傲人的自控力走上了学霸的道路,终于出人头地。但从他选择的研究方向来看,无论是斯坦福监狱实验、恐怖主义、时间观念(关注未来规划)、害羞诊所(增加社交活动)、英雄想象项目(普通人面对暴行挺身而出),还是如今的雄性衰落,可以看出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自己成长的那片土地。他希望底层的男性们像他当年那样,完美自控、努力学习、积极社交,改变自身命运。所以从他的角度来看,宅男会被直接定义为“衰落”。
接下来说到证实偏差。书中援引了大量研究资料,几乎都是一面倒地支持作者的观点。是否还有反向的证据被作者忽略不计了呢?作为津巴多研究主体的2万人网络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参与网络调查的人是否本身就有所倾向才会浏览这个网站?问卷的题目和选项是否有导向性?访谈结果是否只截取了证实作者观点的部分?津巴多的学术声望是一个保障,让我们愿意相信他会尽量避免这些问题。但说到底,调查访谈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方面的影响。
顺便说一句,对于两性这个话题,恐怕每个人都会具有某种情感上的偏差。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亦如是。比如男性可能会对“雄性衰落”的论断天然抗拒,女性则可能会被书中关于大女子主义的论述气得不轻。这也是本书能收获大量争议的原因之一吧。
5.推理过程是否避免了常见的谬误?
推理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误把相关当因果。由于实验伦理和操作实施方面的现实问题,书中的证据大部分来自调查而非实验,而只有实验才能得出因果结论。游戏成瘾和社交回避,肥胖和睾酮水平下降,女权运动和雄性衰落,这些因素也许彼此关联,但绝对不是能简单得出孰因孰果的问题。当然老津是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的,但我们在阅读时,有没有自动把作者的观点过度简化呢?
另一种常见的推理错误是以个例证明一般性事实,也就是使用“轶事证据”——生动地描述个人或少数人经历的第一手故事。不幸的是,津巴多在书中采用了访谈研究,而访谈本身就是一个从个例中发现一般性观点的过程。这看起来是不是跟《普心》所讲的学术逻辑相矛盾了呢?事实上,科学的方法应该是:根据访谈提炼出观点,进一步设计研究来证实或证伪。老津做了访谈,也抛出了观点。访谈本身不能单独作为推理的证据,但它是众多研究证据的一部分。在无法直接依靠实验进行验证的时候,唯有多方印证,结论才能坚实可信。
6.这个问题是否需要多元化的视角?
津巴多在前言中提到,这本书由一位80后(超过80岁)老男人和一位80后(生于1980年后)小女生共同创作,且书中涉及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不同背景人士的观点,从神经科学家到幼儿园教师。
其实说到底,多元化视角是对批判性思考者的要求,而不是针对观点的提出者的。老津已经尽己可能地融合了多方观点,但他毕竟是在写表达个人观点的专著,不是在做文献综述。想要批判性地看待这个话题,还需要自己动手查找更多不同人的研究和结论。或者,守在这里多看几篇长评。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