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而行,生生长流:一个导演成了20世纪最激进的伊朗诗人

我喜爱的导演很多,但可以属于“最爱”级别的却也真的寥寥,黑泽明是其中之一,基耶斯洛夫斯基也是其中之一,接着就是阿巴斯,最近两年可能会再加上阿莫多瓦。确切地说,我热爱很多伊朗的导演,喜欢他们拍的很多影片。事实上,伊朗是让我最怀有迷思的国家。
作为电影导演而为世界影迷所熟知的阿巴斯,其实还是一位诗人。大概两年前,我在网上看到阿巴斯的这本中译本诗集——《随风而行》,首先产生的当然是疑惑,接着就是惊讶。在整个电影史上似乎从来就不缺乏全能冠军式的导演,已经逝去的就不必多说,仍在世的导演中: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导具优,同时还操刀影片配音;北野武已经是日本大师级的导演了,却同时还是主持人和画家,办过画展……而阿巴斯,作为伊朗最优秀的导演的同时,他还是一位诗人。作为诗人,他被称为是:“他那一代,或者那个世纪中最激进的伊朗诗人。”
(也许从没有人曾想过电影导演或是摇滚歌手有一天会像文学家那样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但现在我们必须承认,在有这样一帮全能冠军式的电影和音乐工作者的时代,这真的不是没有可能。Bob Dylan就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当然,因为他的诗集和写作的歌词。)
这本诗集由221首“超”短诗构成。说是“超”短诗是因为阿巴斯的诗作很多时候甚至比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绝句还要短小,像是“日本俳句”,却又具有比日本拍剧更强烈的跳跃感和加速度。
这本诗集虽然有200多少首诗,但因为都是短诗,所以阅读量并不大,但我现在还不想谈阿巴斯诗歌方面的问题。在诗歌上,我信任闻一多所说的:情感强烈时不宜作诗,要待时间过去,情绪平静稳定才作诗(大意如此)。同样的,我也认为在刚刚阅读完一首诗或一部诗集,情绪正激烈或亢奋时,同样不宜论诗。所以,我今天先不说这本诗集内容方面的任何问题,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本诗集的书封上,编者所整理的关于阿巴斯的一些言论和生平: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
童年
1940年6月22日,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生于伊朗德黑兰。
也许从做画家的父亲那里遗传了对视觉艺术的敏感和天分,阿巴斯童年开始学习美术,却一直在和孤独战斗。
我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午饭后别人都在午睡,可是我不困,就出去散步,为了不发出声响,就在阳台上画画。在学校里,我不是好学生,也不是好画家。从开始上小学一直到六年级,我没跟任何人说过话。是的,跟谁都没说过话,甚至没向一个同学说过‘借你的橡皮头铅笔使使’这样的话,也没向同学问过作业。我只是一个人去上学,又一个人回家。然而,我却记得,就在那个我上了六年学却没有与人说过话的学校,一天,念祈祷语的那个孩子没来上学,大家就说,让另一个同学来念祈祷,我上去了。这非常令人吃惊,因为这之前没有人听到过我的声音。
教育
第一次参加高考报名美术专业失败后,阿巴斯在18岁离家独立谋生,因为获得一项美术奖而被德黑兰美术学院录取,学习绘画。由于不按学校规定修课而无法按时完成学业,拖了13年在1968年毕业,取得艺术专业学士学位。
我终于明白了我天生就不是一个画家。我绝对不是画家,我绘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治疗自己,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绘画。进美术学院之前,我在盘子和其他物品上画过骆驼、奶牛、豹子以及风景之类的东西。我的一些亲戚将这些画保存起来,为了以后能卖个好价钱,他们现在见到我时还偶尔问我这些画的价钱有没有涨。
职业
在大学期间,阿巴斯晚上工作白天上学。
我开始从事广告工作,起初是搞平面广告设计,同时为好几家公司干活,比如设计书籍的封面,画广告画等等。一天,我来到塔布里电影公司,那时这家公司也有一个广告片制作部。他们建议我到这里当导演,要求我为一种热水器写一个广告片脚本。当天夜里,我就为这种热水器写了一首诗。三天后,让我惊喜的是电视上播放了这则广告,里面用了我的诗歌。这是我从事广告片创作的开端,后来我又为其他广告片写过创意,并逐渐过渡到亲自导演广告片。从1960年到1969年,我拍过150多部广告……我喜欢广告片。拍广告片收到很多限制,但这种限制是有益的,拍摄别人定做的影片迫使我们思考。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里能说什么呢?必须简化场面、浓缩信息、紧扣主题,让所有人一看就懂,促使他们购买产品。拍广告片的经历和美术设计的实践教会了我拍电影。一个美术设计方案,不论是出现在书本上,在栏目里,还是在画框中,都得让读者或观众一看就产生兴趣。不过,我记得那时人们说我拍的广告片确实很好,但不是为了促销商品而拍的,正是这个原因我才没有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我从前压根儿就没想过成为电影工作者,现在我有很多职业,它们没有任何一个能使我全部满足。我是一个到处流浪的懒汉,我去不同地方,去做各种事情。我通常和孩子们在一起,花很多时间做木工。有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比看着一块木头更让我满足,在平静中工作给我内心的安宁。
思想
我记得小时候把自己写的故事给大人看,通常他们都非常谨慎地说挺好,而且补充一句:‘可是太悲观了,实际情况没这么糟。’我立马就断定他们缺乏独立性,他们屈从于权利,拒绝承认苦难的社会现实。但是今天,当年轻人让我读他们的剧本时,我谨慎地说:‘年轻人,伯格曼在黑暗中寻找一线光明,正是这一线光明使他的作品真是可信。你应该试着……’从他们的目光里我很快就明白了他们对我的看法。
我认为生活和经验带给我们的结论是:尽管我们是悲观主义者,但是我们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几年来,尽管处境艰难,但是我的精神状态很好,这种状态以某种方式反映在我的工作中。
PS:关于伊朗的电影审查制度,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是这样说的:
限制是我们东方人生活和文化中的一部分,生活就是在限制和自由的矛盾和对立中发展和变化的。我并不是说这些限制是应该的,我是说,我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而且并非电影才是这样,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但正是有了限制,才让我们变得更有创造性,激发我们创立新的风格。
作为电影导演而为世界影迷所熟知的阿巴斯,其实还是一位诗人。大概两年前,我在网上看到阿巴斯的这本中译本诗集——《随风而行》,首先产生的当然是疑惑,接着就是惊讶。在整个电影史上似乎从来就不缺乏全能冠军式的导演,已经逝去的就不必多说,仍在世的导演中: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导具优,同时还操刀影片配音;北野武已经是日本大师级的导演了,却同时还是主持人和画家,办过画展……而阿巴斯,作为伊朗最优秀的导演的同时,他还是一位诗人。作为诗人,他被称为是:“他那一代,或者那个世纪中最激进的伊朗诗人。”
(也许从没有人曾想过电影导演或是摇滚歌手有一天会像文学家那样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但现在我们必须承认,在有这样一帮全能冠军式的电影和音乐工作者的时代,这真的不是没有可能。Bob Dylan就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当然,因为他的诗集和写作的歌词。)
这本诗集由221首“超”短诗构成。说是“超”短诗是因为阿巴斯的诗作很多时候甚至比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绝句还要短小,像是“日本俳句”,却又具有比日本拍剧更强烈的跳跃感和加速度。
这本诗集虽然有200多少首诗,但因为都是短诗,所以阅读量并不大,但我现在还不想谈阿巴斯诗歌方面的问题。在诗歌上,我信任闻一多所说的:情感强烈时不宜作诗,要待时间过去,情绪平静稳定才作诗(大意如此)。同样的,我也认为在刚刚阅读完一首诗或一部诗集,情绪正激烈或亢奋时,同样不宜论诗。所以,我今天先不说这本诗集内容方面的任何问题,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本诗集的书封上,编者所整理的关于阿巴斯的一些言论和生平: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
童年
1940年6月22日,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生于伊朗德黑兰。
也许从做画家的父亲那里遗传了对视觉艺术的敏感和天分,阿巴斯童年开始学习美术,却一直在和孤独战斗。
我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午饭后别人都在午睡,可是我不困,就出去散步,为了不发出声响,就在阳台上画画。在学校里,我不是好学生,也不是好画家。从开始上小学一直到六年级,我没跟任何人说过话。是的,跟谁都没说过话,甚至没向一个同学说过‘借你的橡皮头铅笔使使’这样的话,也没向同学问过作业。我只是一个人去上学,又一个人回家。然而,我却记得,就在那个我上了六年学却没有与人说过话的学校,一天,念祈祷语的那个孩子没来上学,大家就说,让另一个同学来念祈祷,我上去了。这非常令人吃惊,因为这之前没有人听到过我的声音。
教育
第一次参加高考报名美术专业失败后,阿巴斯在18岁离家独立谋生,因为获得一项美术奖而被德黑兰美术学院录取,学习绘画。由于不按学校规定修课而无法按时完成学业,拖了13年在1968年毕业,取得艺术专业学士学位。
我终于明白了我天生就不是一个画家。我绝对不是画家,我绘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治疗自己,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绘画。进美术学院之前,我在盘子和其他物品上画过骆驼、奶牛、豹子以及风景之类的东西。我的一些亲戚将这些画保存起来,为了以后能卖个好价钱,他们现在见到我时还偶尔问我这些画的价钱有没有涨。
职业
在大学期间,阿巴斯晚上工作白天上学。
我开始从事广告工作,起初是搞平面广告设计,同时为好几家公司干活,比如设计书籍的封面,画广告画等等。一天,我来到塔布里电影公司,那时这家公司也有一个广告片制作部。他们建议我到这里当导演,要求我为一种热水器写一个广告片脚本。当天夜里,我就为这种热水器写了一首诗。三天后,让我惊喜的是电视上播放了这则广告,里面用了我的诗歌。这是我从事广告片创作的开端,后来我又为其他广告片写过创意,并逐渐过渡到亲自导演广告片。从1960年到1969年,我拍过150多部广告……我喜欢广告片。拍广告片收到很多限制,但这种限制是有益的,拍摄别人定做的影片迫使我们思考。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里能说什么呢?必须简化场面、浓缩信息、紧扣主题,让所有人一看就懂,促使他们购买产品。拍广告片的经历和美术设计的实践教会了我拍电影。一个美术设计方案,不论是出现在书本上,在栏目里,还是在画框中,都得让读者或观众一看就产生兴趣。不过,我记得那时人们说我拍的广告片确实很好,但不是为了促销商品而拍的,正是这个原因我才没有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我从前压根儿就没想过成为电影工作者,现在我有很多职业,它们没有任何一个能使我全部满足。我是一个到处流浪的懒汉,我去不同地方,去做各种事情。我通常和孩子们在一起,花很多时间做木工。有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比看着一块木头更让我满足,在平静中工作给我内心的安宁。
思想
我记得小时候把自己写的故事给大人看,通常他们都非常谨慎地说挺好,而且补充一句:‘可是太悲观了,实际情况没这么糟。’我立马就断定他们缺乏独立性,他们屈从于权利,拒绝承认苦难的社会现实。但是今天,当年轻人让我读他们的剧本时,我谨慎地说:‘年轻人,伯格曼在黑暗中寻找一线光明,正是这一线光明使他的作品真是可信。你应该试着……’从他们的目光里我很快就明白了他们对我的看法。
我认为生活和经验带给我们的结论是:尽管我们是悲观主义者,但是我们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几年来,尽管处境艰难,但是我的精神状态很好,这种状态以某种方式反映在我的工作中。
PS:关于伊朗的电影审查制度,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是这样说的:
限制是我们东方人生活和文化中的一部分,生活就是在限制和自由的矛盾和对立中发展和变化的。我并不是说这些限制是应该的,我是说,我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而且并非电影才是这样,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但正是有了限制,才让我们变得更有创造性,激发我们创立新的风格。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