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细密,通论不过瘾
博士论文在道客巴巴上看过,去年在复旦听讲座时听说快出版了,很期待。
刚出版便买来了,每晚睡前读半章,半个月把通论又读了一遍。实例编则工作中用过多次,差不多也都细细抠过的。呼,看来好像也不是像每天晚上后悔的那样一整天尽玩儿了。。安慰安慰自己。。
从书整体来说,郭先生的的版本学现在在国内算是高水平了。比整天就知道在博客上吹牛逼以大师自居的沈某人高出了很多,尤其实例编,大部分很细,极有价值。宋元本不肖说,明清本的功夫也很足,比如《神奇秘谱》,自己原本以为对这本谱很熟悉了,可读了之后依然有很大收获,《两汉金石记》,杨成凯、韦力等先生多次说原刻初印本没见过找不到,郭先生揭示了两本初印。当然,实例编的正经价值根本不是这么点儿,这两个只是随便一说。。
通论编。。似乎没有实例编过瘾。。
学问当说分两途,,像是开沟和打井,有些学科,比如传统的语言学、历史学等,有些问题可以挖的很深,读陈寅恪、丁声树、余嘉锡、张政烺、朱德熙等人文章,有时候会很过瘾,这个过瘾的感觉,我认为来自于问题辨析的深度,逻辑的严密,视角的惊艳乃至理论的精彩等等,这些挖得深的,就像是在打井。而另一种开沟的学问,就像郭先生这本书一样,通论编对版本学上的问题,其实就是总结了些东西,对懂版本的人来说指导意义不大,只是通篇都在提倡一种研究风气,而书中屡次说的“”刻与印“结合研究法,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方法。数百年前已经有人在注意印本,只要脑子清楚的学者,注意印本这是学术的内在要求,有条件当然会注意,就像最近讨论的清史研究用不用满文,这太可笑了,学术研究难道不是应该一切史料都在问题的支配下吗?竟然有什么满汉史料主次之别,这一听就知道是外行人的叨叨,或者嚷嚷这些的人根本不懂考证。说回来,此书的出版,对古籍整理深入到印本其实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客观条件实在太差,前几天去一个大学的古籍部查书,天哪,像是我欠了人家几万块钱一样。。读者都是孙子。。能自由查阅的也只是少数几家而已。。。。
如果把通论里举的例子去掉,作者想说的内容用3千字足够说的清清楚楚。因为在版本学上,这个题目没有多少厚度,以一个优秀学者的实力写了一个硕士论文的题目,当然,结果会超乎想象,但先天的限制很明显。。。
作者卖的力气很多实际上属于校勘了,当然,两个本来就分不开,这也是对的。真正常见书光版本就有几十种的那种书,印本异文的辗转相因的复杂情况,也远远不是通论里能讲清楚,,讲出规律的,,,其实好多问题深入下去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时候规律几乎没有一毛钱的作用。。。
通论的不过瘾当然不能算在郭先生头上,版本学的学科特点应该算一大半。但是版本上也是有些题目可以挖的,比如艾俊川的论铜板什么的,算是版本学上少有的打井工作。
错字也有一些,文化不是文华,那里哪里错了好几个,再有就是通论里的好多例子引用版本不出注,实际上应该注出每一部书的藏地与书号,这重要性显而易见,,,,不然撒了谎都不知道,当然,郭先生这么踏实,估计不会。。
刚出版便买来了,每晚睡前读半章,半个月把通论又读了一遍。实例编则工作中用过多次,差不多也都细细抠过的。呼,看来好像也不是像每天晚上后悔的那样一整天尽玩儿了。。安慰安慰自己。。
从书整体来说,郭先生的的版本学现在在国内算是高水平了。比整天就知道在博客上吹牛逼以大师自居的沈某人高出了很多,尤其实例编,大部分很细,极有价值。宋元本不肖说,明清本的功夫也很足,比如《神奇秘谱》,自己原本以为对这本谱很熟悉了,可读了之后依然有很大收获,《两汉金石记》,杨成凯、韦力等先生多次说原刻初印本没见过找不到,郭先生揭示了两本初印。当然,实例编的正经价值根本不是这么点儿,这两个只是随便一说。。
通论编。。似乎没有实例编过瘾。。
学问当说分两途,,像是开沟和打井,有些学科,比如传统的语言学、历史学等,有些问题可以挖的很深,读陈寅恪、丁声树、余嘉锡、张政烺、朱德熙等人文章,有时候会很过瘾,这个过瘾的感觉,我认为来自于问题辨析的深度,逻辑的严密,视角的惊艳乃至理论的精彩等等,这些挖得深的,就像是在打井。而另一种开沟的学问,就像郭先生这本书一样,通论编对版本学上的问题,其实就是总结了些东西,对懂版本的人来说指导意义不大,只是通篇都在提倡一种研究风气,而书中屡次说的“”刻与印“结合研究法,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方法。数百年前已经有人在注意印本,只要脑子清楚的学者,注意印本这是学术的内在要求,有条件当然会注意,就像最近讨论的清史研究用不用满文,这太可笑了,学术研究难道不是应该一切史料都在问题的支配下吗?竟然有什么满汉史料主次之别,这一听就知道是外行人的叨叨,或者嚷嚷这些的人根本不懂考证。说回来,此书的出版,对古籍整理深入到印本其实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客观条件实在太差,前几天去一个大学的古籍部查书,天哪,像是我欠了人家几万块钱一样。。读者都是孙子。。能自由查阅的也只是少数几家而已。。。。
如果把通论里举的例子去掉,作者想说的内容用3千字足够说的清清楚楚。因为在版本学上,这个题目没有多少厚度,以一个优秀学者的实力写了一个硕士论文的题目,当然,结果会超乎想象,但先天的限制很明显。。。
作者卖的力气很多实际上属于校勘了,当然,两个本来就分不开,这也是对的。真正常见书光版本就有几十种的那种书,印本异文的辗转相因的复杂情况,也远远不是通论里能讲清楚,,讲出规律的,,,其实好多问题深入下去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时候规律几乎没有一毛钱的作用。。。
通论的不过瘾当然不能算在郭先生头上,版本学的学科特点应该算一大半。但是版本上也是有些题目可以挖的,比如艾俊川的论铜板什么的,算是版本学上少有的打井工作。
错字也有一些,文化不是文华,那里哪里错了好几个,再有就是通论里的好多例子引用版本不出注,实际上应该注出每一部书的藏地与书号,这重要性显而易见,,,,不然撒了谎都不知道,当然,郭先生这么踏实,估计不会。。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乌小马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