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匠人——理查德桑内特《匠人》读后感
如今,在媒体和社会的大肆渲染下,“匠人精神”俨然已成为时兴的热词。可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提“匠人精神”,是出于对高质量产品的崇拜,而我们对匠人本身又有多少关注呢?在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对“匠人精神”浅薄地讴歌,而是对匠人群体与他们的匠艺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首先让我们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匠人。在本书中,匠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菲斯托斯和潘多拉,前者“带来和平,创造出文明”而后者却“主导毁灭”。这里,作者指出了匠人及其工作的两面性,同时也间接回答了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匠人其实就是一群渴望把事情做好的人,匠艺本身更是出于人类渴望把事情做好的本能,但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去考虑工作本身的道德性问题。这里,作者取了广义的“匠人”和“匠艺”,即英语中的“craft”,既有手工劳动的含义,也有如“statecraft(国家匠艺)”管理国家的含义。因而,匠人即可指手工作坊的师傅,也包括了实验室技术人员和乐手。
匠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群体,自工具的产生之初便已存在,在中世纪时,更是城市文明中的重要部分。相比于教会宣扬的宗教迷信,匠人们的手工作坊更像是在愚昧、黑暗的世界中一座闪耀着理性之光的孤岛。只有在这里,才能摆脱愚昧的教义,传播真正的知识。事实上,在11世纪时,“大学”与“行业公会”的词义相同,最早的大学与行会组织密切相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匠人中的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甚至成为了艺术家,服务于意大利富裕的各大家族,如书中所举的金匠切利尼和制琴师斯特拉迪瓦里。而匠人最为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光明时代,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极其详尽地用文字和插图说明各种实用的东西是怎么做成的,并提出了改善它们的方法。它推崇那些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人,匠人脱颖而出,成为光明时代的代言人。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们看来,匠人既象征着通过勤恳的劳动获得财富,与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的贵族形成鲜明的对比;又传播知识和技能,散发出理性的光辉,是腐化的教会的对立面。而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匠人“潘多拉”的一面显露地越来越明显,从瓦特的蒸汽机到奥本海默的原子弹,工业污染与核辐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正如奥本海默自己所言“我变成了死神,变成了世界的毁灭者。”人们对匠人的所代表的价值也产生了质疑。最著名的莫过于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她在《人的境况》一书中将人区分为“劳动之兽”和“创造之人”,而匠人被“自然而然”地归类于只专注于手头工作的“劳动之兽”,甚至被冠上了“平庸之恶”的骂名。
对于匠人存在价值的认识我想在后面继续讨论。这里,我们先来谈谈匠艺活动。在任何工作中我们都无法避开“完美主义”。尽管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的含义更多的被理解成褒义,但在这里我不妨给大家提供另一种观点。19世纪著名作家约翰罗斯金曾有言:“生命意味着奋斗和能量,死亡意味着毫无生气的完美。”在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得到大量应用。相比于人工的粗糙、高错误率和低效,机器几乎完美地高效生产了整齐划一而有质量上乘的产品。“完美”或许带来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但也让人类陷入对自身存在的“不完美”的痛苦之中。机器带来的完美让人痛苦,而同样,人对完美的痴迷同样也带来了痛苦。学建筑出生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在维也纳昆德曼街设计过一座楼房,他痴迷于建筑完美的比例,不惜重金地对建筑进行调整,然而他最终却变成自己最严厉的批评者,认为这座建筑“缺乏健康”,毫无生气。从这座建筑本身来看也确实如此,比如各个房间都很高,但把手都安在地面和天花板的正中间,用起来十分困难。我们如今所熟知的苹果教父乔布斯以其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而被世人崇拜,但我们也不应当忽略他在早期生产Mac电脑和Next电脑对产品性能的高标准导致成本过高,价格过高而导致产品销量锐减,公司面临破产。相反,作者在书中以另一名建筑师路斯与维特根斯坦形成对比。路斯对建筑同样痴迷,但更懂得节制,更愿意参与到材料与形式的对话中去。因而书中对于完美主义得出的结论是,作品的浑然天成比追求细节极致完美更重要,真正卓越的匠人懂得包容不完美,正如罗丹用锤掉巴尔扎克雕塑那看似完美的手臂一样,通过不完美赋予作品以生命。
回到最初的问题,匠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匠人可以简单地被归类为“劳动之兽”吗?匠人非兽,他们和任何人一样懂得思考,事实上,匠人比许多人都更富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匠人不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只需完成固定的工序,匠人必须对产品的全过程负责。而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更不乏对减小阻力,提高产品质量,突出产品独创性以及产品用途的思考。没有哪一个匠人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抛弃思考,盲目地工作。在现代社会,科技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很多人看来是匠人们的灾难。这或许与我们现在宣扬的所谓“匠人精神”有关,因为所有的宣传中强调的无非就是精益求精的手艺和无懈可击的质量。这些认识恐怕都只停留在了表面。因为质量和技艺的高水准以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来看,机器是完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做得比人类更好。思考匠人的意义必须由技术层面深入到精神层面,即匠人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身体与物体的对话,在工作中对工作本身的思考和探索,对工艺的痴迷以及对这种痴迷有意识地节制,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匠人精神”。然而,现代的教育模式却看不到对匠人价值的认识。威廉徳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中指出,如今的教育要求学生在各门成绩都拿A,还要学会各式各样的特长,参与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而这些学生对于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一无所知。
我们所崇拜的“学霸”“学神”们的内心恐怕也有我们所无法理解的空虚和迷茫。
在我看来,匠人最大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学霸与学渣、富人与乞丐之外的一种选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爱甚至热爱的事物,而只要我们激发我们内心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本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伟大作品。
首先让我们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匠人。在本书中,匠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菲斯托斯和潘多拉,前者“带来和平,创造出文明”而后者却“主导毁灭”。这里,作者指出了匠人及其工作的两面性,同时也间接回答了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匠人其实就是一群渴望把事情做好的人,匠艺本身更是出于人类渴望把事情做好的本能,但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去考虑工作本身的道德性问题。这里,作者取了广义的“匠人”和“匠艺”,即英语中的“craft”,既有手工劳动的含义,也有如“statecraft(国家匠艺)”管理国家的含义。因而,匠人即可指手工作坊的师傅,也包括了实验室技术人员和乐手。
匠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群体,自工具的产生之初便已存在,在中世纪时,更是城市文明中的重要部分。相比于教会宣扬的宗教迷信,匠人们的手工作坊更像是在愚昧、黑暗的世界中一座闪耀着理性之光的孤岛。只有在这里,才能摆脱愚昧的教义,传播真正的知识。事实上,在11世纪时,“大学”与“行业公会”的词义相同,最早的大学与行会组织密切相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匠人中的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甚至成为了艺术家,服务于意大利富裕的各大家族,如书中所举的金匠切利尼和制琴师斯特拉迪瓦里。而匠人最为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光明时代,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极其详尽地用文字和插图说明各种实用的东西是怎么做成的,并提出了改善它们的方法。它推崇那些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人,匠人脱颖而出,成为光明时代的代言人。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们看来,匠人既象征着通过勤恳的劳动获得财富,与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的贵族形成鲜明的对比;又传播知识和技能,散发出理性的光辉,是腐化的教会的对立面。而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匠人“潘多拉”的一面显露地越来越明显,从瓦特的蒸汽机到奥本海默的原子弹,工业污染与核辐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正如奥本海默自己所言“我变成了死神,变成了世界的毁灭者。”人们对匠人的所代表的价值也产生了质疑。最著名的莫过于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她在《人的境况》一书中将人区分为“劳动之兽”和“创造之人”,而匠人被“自然而然”地归类于只专注于手头工作的“劳动之兽”,甚至被冠上了“平庸之恶”的骂名。
对于匠人存在价值的认识我想在后面继续讨论。这里,我们先来谈谈匠艺活动。在任何工作中我们都无法避开“完美主义”。尽管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的含义更多的被理解成褒义,但在这里我不妨给大家提供另一种观点。19世纪著名作家约翰罗斯金曾有言:“生命意味着奋斗和能量,死亡意味着毫无生气的完美。”在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得到大量应用。相比于人工的粗糙、高错误率和低效,机器几乎完美地高效生产了整齐划一而有质量上乘的产品。“完美”或许带来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但也让人类陷入对自身存在的“不完美”的痛苦之中。机器带来的完美让人痛苦,而同样,人对完美的痴迷同样也带来了痛苦。学建筑出生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在维也纳昆德曼街设计过一座楼房,他痴迷于建筑完美的比例,不惜重金地对建筑进行调整,然而他最终却变成自己最严厉的批评者,认为这座建筑“缺乏健康”,毫无生气。从这座建筑本身来看也确实如此,比如各个房间都很高,但把手都安在地面和天花板的正中间,用起来十分困难。我们如今所熟知的苹果教父乔布斯以其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而被世人崇拜,但我们也不应当忽略他在早期生产Mac电脑和Next电脑对产品性能的高标准导致成本过高,价格过高而导致产品销量锐减,公司面临破产。相反,作者在书中以另一名建筑师路斯与维特根斯坦形成对比。路斯对建筑同样痴迷,但更懂得节制,更愿意参与到材料与形式的对话中去。因而书中对于完美主义得出的结论是,作品的浑然天成比追求细节极致完美更重要,真正卓越的匠人懂得包容不完美,正如罗丹用锤掉巴尔扎克雕塑那看似完美的手臂一样,通过不完美赋予作品以生命。
回到最初的问题,匠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匠人可以简单地被归类为“劳动之兽”吗?匠人非兽,他们和任何人一样懂得思考,事实上,匠人比许多人都更富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匠人不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只需完成固定的工序,匠人必须对产品的全过程负责。而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更不乏对减小阻力,提高产品质量,突出产品独创性以及产品用途的思考。没有哪一个匠人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抛弃思考,盲目地工作。在现代社会,科技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很多人看来是匠人们的灾难。这或许与我们现在宣扬的所谓“匠人精神”有关,因为所有的宣传中强调的无非就是精益求精的手艺和无懈可击的质量。这些认识恐怕都只停留在了表面。因为质量和技艺的高水准以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来看,机器是完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做得比人类更好。思考匠人的意义必须由技术层面深入到精神层面,即匠人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身体与物体的对话,在工作中对工作本身的思考和探索,对工艺的痴迷以及对这种痴迷有意识地节制,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匠人精神”。然而,现代的教育模式却看不到对匠人价值的认识。威廉徳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中指出,如今的教育要求学生在各门成绩都拿A,还要学会各式各样的特长,参与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而这些学生对于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一无所知。
我们所崇拜的“学霸”“学神”们的内心恐怕也有我们所无法理解的空虚和迷茫。
在我看来,匠人最大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学霸与学渣、富人与乞丐之外的一种选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爱甚至热爱的事物,而只要我们激发我们内心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本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伟大作品。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