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王室,八卦一箩筐

文/夏丽柠
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剧作家,应赖英国宫廷乃至欧洲王室的鼎力相助。正如茨威格的感叹:“关于王室的悲喜剧,只有一个像莎士比亚那样的巨匠才能将那些隐秘而可叹的场景写成完美的作品”。可见,身临其境的史实恐怕比创作灵感更重要!
曾有人大肆调侃参加美国大选的希拉里,因体力不支而中途住进医院,而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九十岁高龄却仍能携孙媳妇凯特和曾孙自驾出游。人们不得不望文兴叹:你看看人家王室!可是,如果读完这本《欧洲王室另类史》,你就不得不为女王暗暗地捏一把汗了。尽管书中所述是久远的历史,可是继承这样的祖先留下来的千年基业,也需要一颗钢铁心脏的吧!
其实,著书人阐述史实的视角,是阅读者把握所吸收信息准确与否的关键。本书作者是美国畅销书作家迈克尔∙法夸尔,曾任《华盛顿邮报》编辑,曾出版过《美国丑闻录》、《骗子一箩筐》。看了作者简介,你一定乐坏了吧!一个美国人写欧洲王室另类史?那还不如说,这个美国人集中精力收集了一下王室们的黑历史,整本书的格调就是“黑!黑!黑!”。当然,一个国家历史悠久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你看,这个自己才建国二百多年的美国人,将有千年历史的欧洲各国一次就黑了个够!看看,也是挺过瘾。
当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征服了英国这片远离欧洲大陆的土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英国王室向外开枝散叶,使欧洲各国亲眷成群的局面初露端倪。随之与英国诺曼、金雀花、兰开斯特和约克、都铎、斯图亚特、汉诺威等历代王朝展开理不断剪还乱的复杂关系的主要有:法国瓦卢瓦、波旁王朝;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纵观欧洲版图,上述各王朝无不是当时极度辉煌的大帝国。由此可见,英国的脱欧行为只不过是在显示富亲戚对穷亲戚拖累的一种厌恶。欧洲各国真正互相依存的“血缘”关系早在千年之前就“命里注定”了。
倘若能成为大帝国的君主,一定要是个欲望无止的人。所谓欲望,可以是权力也可是情欲。对于后者,俄罗斯的叶卡特琳娜二世、法兰西的亨利二世、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和玛丽女王都榜上有名。作者所吐的槽点无非是女皇欺男、亨利恋母、女王的童贞也未必真的守得住。这些事要是放在现代,估计也就是街头巷尾地被说点风凉话。可是,作为那些古老帝国的君主们,不得不承受千载骂名。
有趣的是,本书作者还为君王们罗列了几宗罪:嫉妒、骄傲、易怒、贪婪和懒惰。由于这些恶劣性格所带来的后果,便是王室之间的互相迫害,甚至仇杀。如今作为旅游景点开放的“伦敦塔”,实则从前是一座囚禁王室成员的监狱。这个名字在书中数度出现,我们便可知当年斗争的惨烈。在“揭开神圣的婚纱”里所述的为了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联姻,更是王室八卦绯闻滥情各类不忠行为的好出处。
王室们的罪责很多,深入历史,想杀死篡权叔父的恐怕不止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一个吧。作者将“死得难看”作为全书的结束章节,倒也应博尔赫斯的那句话:生活是路上的死亡。即便是生时高高在上的王室,也难免在死后被人一番八卦。
转载请豆邮联系
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剧作家,应赖英国宫廷乃至欧洲王室的鼎力相助。正如茨威格的感叹:“关于王室的悲喜剧,只有一个像莎士比亚那样的巨匠才能将那些隐秘而可叹的场景写成完美的作品”。可见,身临其境的史实恐怕比创作灵感更重要!
曾有人大肆调侃参加美国大选的希拉里,因体力不支而中途住进医院,而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九十岁高龄却仍能携孙媳妇凯特和曾孙自驾出游。人们不得不望文兴叹:你看看人家王室!可是,如果读完这本《欧洲王室另类史》,你就不得不为女王暗暗地捏一把汗了。尽管书中所述是久远的历史,可是继承这样的祖先留下来的千年基业,也需要一颗钢铁心脏的吧!
其实,著书人阐述史实的视角,是阅读者把握所吸收信息准确与否的关键。本书作者是美国畅销书作家迈克尔∙法夸尔,曾任《华盛顿邮报》编辑,曾出版过《美国丑闻录》、《骗子一箩筐》。看了作者简介,你一定乐坏了吧!一个美国人写欧洲王室另类史?那还不如说,这个美国人集中精力收集了一下王室们的黑历史,整本书的格调就是“黑!黑!黑!”。当然,一个国家历史悠久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你看,这个自己才建国二百多年的美国人,将有千年历史的欧洲各国一次就黑了个够!看看,也是挺过瘾。
当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征服了英国这片远离欧洲大陆的土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英国王室向外开枝散叶,使欧洲各国亲眷成群的局面初露端倪。随之与英国诺曼、金雀花、兰开斯特和约克、都铎、斯图亚特、汉诺威等历代王朝展开理不断剪还乱的复杂关系的主要有:法国瓦卢瓦、波旁王朝;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纵观欧洲版图,上述各王朝无不是当时极度辉煌的大帝国。由此可见,英国的脱欧行为只不过是在显示富亲戚对穷亲戚拖累的一种厌恶。欧洲各国真正互相依存的“血缘”关系早在千年之前就“命里注定”了。
倘若能成为大帝国的君主,一定要是个欲望无止的人。所谓欲望,可以是权力也可是情欲。对于后者,俄罗斯的叶卡特琳娜二世、法兰西的亨利二世、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和玛丽女王都榜上有名。作者所吐的槽点无非是女皇欺男、亨利恋母、女王的童贞也未必真的守得住。这些事要是放在现代,估计也就是街头巷尾地被说点风凉话。可是,作为那些古老帝国的君主们,不得不承受千载骂名。
有趣的是,本书作者还为君王们罗列了几宗罪:嫉妒、骄傲、易怒、贪婪和懒惰。由于这些恶劣性格所带来的后果,便是王室之间的互相迫害,甚至仇杀。如今作为旅游景点开放的“伦敦塔”,实则从前是一座囚禁王室成员的监狱。这个名字在书中数度出现,我们便可知当年斗争的惨烈。在“揭开神圣的婚纱”里所述的为了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联姻,更是王室八卦绯闻滥情各类不忠行为的好出处。
王室们的罪责很多,深入历史,想杀死篡权叔父的恐怕不止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一个吧。作者将“死得难看”作为全书的结束章节,倒也应博尔赫斯的那句话:生活是路上的死亡。即便是生时高高在上的王室,也难免在死后被人一番八卦。
转载请豆邮联系
© 本文版权归作者 Shirleysay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