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门儿
这次去大理来回要坐近四天的火车,临出门时选了几本易于携带的小本老书,其中有一本就是杨绛的《杂忆与杂写》。
未到大理已经读完,把书放回包里,躺在火车狭窄逼匛的上铺任满脑子思绪乱飞。
杨绛在写给《柯灵选集》的序里评价柯灵的文笔:描摹景物,点染得宜;抒写情感,熨帖入微;叙述故事,生动传神。但感觉这才真个是她自己文笔的写照,也真的算得上是“灵动皎洁,清光照人”的评语。
对于钱钟书的《围城》,我们大都会被钱老各类层出不穷的精准、幽默、刻薄的比喻和形容而倾倒,但在读到杨绛的小文时,才发现她的各种奇思妙喻更是入木三分。
比如在《老王》一文里形容临终前老王最后一次探访留给她的印象----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导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又比如在《听话的艺术》里说到“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会听说话,正好比古今多少诗人文人所必播的批评家----自己不能创作,或者创作失败,便摇身一变而为批评大师,恰像倒运的窃贼,改行做了捕快。”又说“听话不像阅读能自由选择,话不投机,不能把对方两片嘴唇当做书面一样拍的合上,把书推开了事。“看这类比喻就觉得生动而有趣。
还有一类比喻就是信手拈来的经年学识的沉淀累积。比如在《林奶奶》里提到“林奶奶叙事全按古希腊悲剧的从中间起,用的代名词很省,一个他字,同时代替男女老少不知多少人,我越听越糊涂,事情越吻越复杂,只好不求甚解。”再比如《第一次观礼》中她得到别人赠送的最低等层次的绿条观礼票时,不仅未感到沮丧,还非常开心地自嘲道“我自比《红楼梦》里的秋纹,不问人家红条、黄条,‘我只领太太的恩典。’” “游行队伍过完了,高呼万岁的群众像钱塘江上的大潮一般卷向天安门。等我也拥到天安门下,已是‘潮打空城寂寞回’。天安门上已空无一人,群众已四向散去,我犹如溅余的一滴水,又回复自我。。。。。。”这类比喻不是某个约定俗成的词语或用惯了的成语,非得要读的书点滴不漏地渗入到自身骨髓,使用时也是自然发散开来。
也有暗含哲理的比喻,比如《花花儿》里的猫。猫的“人气”,当然微弱得似有若无,好比“人为万物之灵,”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得只够我们惶惑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还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还有《控诉大会》里大智如愚的自我心灵疏导----我只是火气旺盛,像个鼓鼓的皮球,没法按下个凹处来承受这份侮辱,心上也就感觉不到丝毫惭愧。我看了一会儿书就睡觉。明早起来,打扮的喜盈盈的,拿个菜篮子到校内菜市场人最多的地方去招摇,看不敢理我的人怎样逃避我。
杨绛的小说写的不多,《杂忆与杂写》里收集了几个小短篇,感觉不是特别印象深刻。但她的《洗澡》却是我非常喜欢且读过不下三次的的书。在《杂忆与杂写》里有篇怀念她的小八妹的《记杨必》,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既安静聪慧又坚韧好学和仅在熟人面前才会闪现出俏皮活泼的姚宓的原型----杨必。到百度上去八卦了一下宓的意思,“宓形声。“宀”指“场所”、“所在处”;“必”本义指“心脏真实存在但不可看见”,转义为“隐藏”。“宀”与“必”联合起来表示“隐藏处所”。 ”可不可以就断章取义地认为姚宓就是隐藏了真名的杨必的故事的藏身之所呢。虽然我相信故事肯定大多是虚构,但我坚持一定有小八妹的影子。这也是我窃自希望的。这么优秀的天之骄女只可惜红颜薄命,定也是天妒英才,仓促短暂的生命流星般令人扼腕叹息。好在小八妹走得安静,一觉睡去就没有再醒来。“她让我想起她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落地跑了。” 读完《记杨必》我合上书默默流了一会儿泪,才会有心境继续读别的文章。
在《读书苦乐》一文里,杨绛谈到读书的感受: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的慧眼演,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儿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
对我而言,在火车这样封闭的空间里,在摇摇晃晃漫长而孤单的旅途里,有幸得以在杨绛的旧日岁月里串个门儿,实在是这次旅途的一大收获呢。
未到大理已经读完,把书放回包里,躺在火车狭窄逼匛的上铺任满脑子思绪乱飞。
杨绛在写给《柯灵选集》的序里评价柯灵的文笔:描摹景物,点染得宜;抒写情感,熨帖入微;叙述故事,生动传神。但感觉这才真个是她自己文笔的写照,也真的算得上是“灵动皎洁,清光照人”的评语。
对于钱钟书的《围城》,我们大都会被钱老各类层出不穷的精准、幽默、刻薄的比喻和形容而倾倒,但在读到杨绛的小文时,才发现她的各种奇思妙喻更是入木三分。
比如在《老王》一文里形容临终前老王最后一次探访留给她的印象----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导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又比如在《听话的艺术》里说到“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会听说话,正好比古今多少诗人文人所必播的批评家----自己不能创作,或者创作失败,便摇身一变而为批评大师,恰像倒运的窃贼,改行做了捕快。”又说“听话不像阅读能自由选择,话不投机,不能把对方两片嘴唇当做书面一样拍的合上,把书推开了事。“看这类比喻就觉得生动而有趣。
还有一类比喻就是信手拈来的经年学识的沉淀累积。比如在《林奶奶》里提到“林奶奶叙事全按古希腊悲剧的从中间起,用的代名词很省,一个他字,同时代替男女老少不知多少人,我越听越糊涂,事情越吻越复杂,只好不求甚解。”再比如《第一次观礼》中她得到别人赠送的最低等层次的绿条观礼票时,不仅未感到沮丧,还非常开心地自嘲道“我自比《红楼梦》里的秋纹,不问人家红条、黄条,‘我只领太太的恩典。’” “游行队伍过完了,高呼万岁的群众像钱塘江上的大潮一般卷向天安门。等我也拥到天安门下,已是‘潮打空城寂寞回’。天安门上已空无一人,群众已四向散去,我犹如溅余的一滴水,又回复自我。。。。。。”这类比喻不是某个约定俗成的词语或用惯了的成语,非得要读的书点滴不漏地渗入到自身骨髓,使用时也是自然发散开来。
也有暗含哲理的比喻,比如《花花儿》里的猫。猫的“人气”,当然微弱得似有若无,好比“人为万物之灵,”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得只够我们惶惑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还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还有《控诉大会》里大智如愚的自我心灵疏导----我只是火气旺盛,像个鼓鼓的皮球,没法按下个凹处来承受这份侮辱,心上也就感觉不到丝毫惭愧。我看了一会儿书就睡觉。明早起来,打扮的喜盈盈的,拿个菜篮子到校内菜市场人最多的地方去招摇,看不敢理我的人怎样逃避我。
杨绛的小说写的不多,《杂忆与杂写》里收集了几个小短篇,感觉不是特别印象深刻。但她的《洗澡》却是我非常喜欢且读过不下三次的的书。在《杂忆与杂写》里有篇怀念她的小八妹的《记杨必》,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既安静聪慧又坚韧好学和仅在熟人面前才会闪现出俏皮活泼的姚宓的原型----杨必。到百度上去八卦了一下宓的意思,“宓形声。“宀”指“场所”、“所在处”;“必”本义指“心脏真实存在但不可看见”,转义为“隐藏”。“宀”与“必”联合起来表示“隐藏处所”。 ”可不可以就断章取义地认为姚宓就是隐藏了真名的杨必的故事的藏身之所呢。虽然我相信故事肯定大多是虚构,但我坚持一定有小八妹的影子。这也是我窃自希望的。这么优秀的天之骄女只可惜红颜薄命,定也是天妒英才,仓促短暂的生命流星般令人扼腕叹息。好在小八妹走得安静,一觉睡去就没有再醒来。“她让我想起她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落地跑了。” 读完《记杨必》我合上书默默流了一会儿泪,才会有心境继续读别的文章。
在《读书苦乐》一文里,杨绛谈到读书的感受: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的慧眼演,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儿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
对我而言,在火车这样封闭的空间里,在摇摇晃晃漫长而孤单的旅途里,有幸得以在杨绛的旧日岁月里串个门儿,实在是这次旅途的一大收获呢。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清秋雨薇MOM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