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块好面包,或许可以成为一包面包屑

书的内容,从版式,到所提的问题以及所收获的答案,都体现不出如作者介绍那般的功力。
作者黛米·米尔曼,在设计领域工作超过20年,是美国最大的品牌顾问公司Sterling Brands的合伙人,并担任设计部门主任。主持网络脱口秀"Design Matters",常在设计类博客“Speak up”中发表文章。此外,还是视觉艺术学院的讲师,并定期为《Print Magazine》供稿。序言中介绍黛米十分擅长采访,论述极有说服力和逻辑力。
这些都很难在接下来的21个人物访谈中看到,尤其一本讲设计的书籍,采用了如此难看尴尬的排版,时刻阻扰读者静下心来看那些混乱的问题和照片到底要指向什么。
在所有采访中,黛米试图了解几个“如何成为设计师”的常规问题,比如:
1、一个设计师是从何时发现了ta的创造能力?
2、画画、写作方面的才能对成为优秀设计师有多重要?
3、如何评价自己作品的好坏?
4、刚开始工作时,赚钱重要吗?
5、与客户产生冲突时,你会怎么解决?
6、现在有什么焦虑吗?
7、为什么选择设计师这个行业,有考虑过转行吗?
8、一年会看多少书?
以上种种,采访者做了个人化的回答,唯一的相同点是没有相同,有人觉得钱不重要,有人一直为钱焦虑;有人想当个作家或画家,有人完全不会画画;有人一刻不看书就焦虑,有人一年看30本书;有人记了80多个笔记本,有人从不写日记。
想参照这本书学习什么是设计师思维,我只学到了,在设计师看来,思考也是一件重要的事,而且设计师自己觉得设计不等于艺术,但同时包含了科学和艺术两个层面,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并不能直接有很大的启发,不过书中零星闪光的一两句话,或是提到的一两个人物、作品还是可以作为线索使用,了解一下美国的设计行业状况。
作者黛米·米尔曼,在设计领域工作超过20年,是美国最大的品牌顾问公司Sterling Brands的合伙人,并担任设计部门主任。主持网络脱口秀"Design Matters",常在设计类博客“Speak up”中发表文章。此外,还是视觉艺术学院的讲师,并定期为《Print Magazine》供稿。序言中介绍黛米十分擅长采访,论述极有说服力和逻辑力。
这些都很难在接下来的21个人物访谈中看到,尤其一本讲设计的书籍,采用了如此难看尴尬的排版,时刻阻扰读者静下心来看那些混乱的问题和照片到底要指向什么。
在所有采访中,黛米试图了解几个“如何成为设计师”的常规问题,比如:
1、一个设计师是从何时发现了ta的创造能力?
2、画画、写作方面的才能对成为优秀设计师有多重要?
3、如何评价自己作品的好坏?
4、刚开始工作时,赚钱重要吗?
5、与客户产生冲突时,你会怎么解决?
6、现在有什么焦虑吗?
7、为什么选择设计师这个行业,有考虑过转行吗?
8、一年会看多少书?
以上种种,采访者做了个人化的回答,唯一的相同点是没有相同,有人觉得钱不重要,有人一直为钱焦虑;有人想当个作家或画家,有人完全不会画画;有人一刻不看书就焦虑,有人一年看30本书;有人记了80多个笔记本,有人从不写日记。
想参照这本书学习什么是设计师思维,我只学到了,在设计师看来,思考也是一件重要的事,而且设计师自己觉得设计不等于艺术,但同时包含了科学和艺术两个层面,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并不能直接有很大的启发,不过书中零星闪光的一两句话,或是提到的一两个人物、作品还是可以作为线索使用,了解一下美国的设计行业状况。
© 本文版权归作者 XXX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