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一场中国文学的巡礼
文/吴情
谈起中国文学,即便是中文系学生也不能保证自己已经通读(不管是出于谦逊还是伪装)。从先秦《诗经》到当代每年出版的小说,中国文学,以其庞大的体系和浩瀚的内容令人向往,也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更别提中国古代尚有“文史哲”一家的传统,某些今天乍看来属于哲学论著的作品,也属于广义上的中国文学,比如玄妙思辨的《老子》、富于想象的《庄子》。中国人阅读中国文学已有“望洋兴叹”的感慨,那么,如果注视的眼睛来自彼岸的外国人?
中国文学在西方(主要是北美的美国)一些大学院校中已具有建系的资格,但通常与比较文学或文化研究相结合,比如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北美尤其是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也着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运用西方关于风景、景观、记忆、性别、伦理、权力的理论解读中国古代文学,运用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流行文化理论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都在一定时期让中国国内学者耳目一新,更别提近些年来文学研究扩展为文化研究的这一背景。
《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美国史密斯学院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系副教授桑禀华(Sabina Knight)著,一本关于中国文学的小书 ,引领读者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学的巡礼。从先秦《诗经》到明清时期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再到卫慧、林白等作家的“身体写作”,从无名作者到本土作家,再到海外华人作家,都有一定的涉及,尽管很多时候仅是一笔带过。难得的是,作者本人的比较文学专业背景,在论及中国文学时,很多时候将其与西方的文学理念进行对照,披露异域文学乃至文化之间的“同”与“异”。
阅读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阅读中国古诗,而古诗中尤以抒情诗为主。中国人何以乐于抒情,擅长抒情?在中国读者看来司空见惯,但在外国读者看来,仍待解答。中国抒情诗歌的伦理隐喻,诗歌从集体政治抒情到走向个体抱负表达,都是认识、理解进而尝试进行回答的关键。尽管在唐宋诗歌风格迥异、高下之分的问题上,作者没有太多论述,但她还是勾勒出了中国诗歌的大致样貌,等待有兴趣的读者深入发掘。
从抒情诗的发达到叙事文学的兴起,中国文学走过了一段漫长旅程: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志怪小说”到唐传奇、宋代话本,再到明清时期的长篇章回小说这一巅峰形态。文学自觉意识、市场需求、作家的游戏心态,都在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尽管作者并未触及近些年来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提出的“晚清被压抑的现代性”等相关研究,但对中国文学,尤其是近代文学(晚清到民国之前)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此为起点,慢慢钻研中国文学。
再进入现当代文学,桑禀华教授以“现代文学:创伤、运动和车站”为题探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她的“现代文学”概念等同于中国国内的“现当代文学”)叙事中的六种:追寻民族、追寻人性、追寻进步、追寻记忆、追寻快乐、追寻“文化中国”。曾几何时,现当代文学尚不属于高校内的一个专业,而如今早已是洋洋大观,尤其当代文学,更没有时间的下限界定。中国现代文学以鲁迅《狂人日记》开始,开始了一个苦难民族的创伤、苦痛的现代性叙事;建国后的特定时间,狭隘的意识形态斗争束缚了人性、束缚了感官、束缚了快乐,直至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出现,方才赋予文学以新的生命力。文学与政治疏离,文学与流行文化渐行渐远,文学与大众愈发隔膜,却又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读者的心头之憾。但或许还是张枣那句话,这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但至少还有属于文学的人。说的是你吗?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谈起中国文学,即便是中文系学生也不能保证自己已经通读(不管是出于谦逊还是伪装)。从先秦《诗经》到当代每年出版的小说,中国文学,以其庞大的体系和浩瀚的内容令人向往,也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更别提中国古代尚有“文史哲”一家的传统,某些今天乍看来属于哲学论著的作品,也属于广义上的中国文学,比如玄妙思辨的《老子》、富于想象的《庄子》。中国人阅读中国文学已有“望洋兴叹”的感慨,那么,如果注视的眼睛来自彼岸的外国人?
中国文学在西方(主要是北美的美国)一些大学院校中已具有建系的资格,但通常与比较文学或文化研究相结合,比如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北美尤其是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也着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者运用西方关于风景、景观、记忆、性别、伦理、权力的理论解读中国古代文学,运用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流行文化理论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都在一定时期让中国国内学者耳目一新,更别提近些年来文学研究扩展为文化研究的这一背景。
《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美国史密斯学院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系副教授桑禀华(Sabina Knight)著,一本关于中国文学的小书 ,引领读者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学的巡礼。从先秦《诗经》到明清时期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再到卫慧、林白等作家的“身体写作”,从无名作者到本土作家,再到海外华人作家,都有一定的涉及,尽管很多时候仅是一笔带过。难得的是,作者本人的比较文学专业背景,在论及中国文学时,很多时候将其与西方的文学理念进行对照,披露异域文学乃至文化之间的“同”与“异”。
阅读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阅读中国古诗,而古诗中尤以抒情诗为主。中国人何以乐于抒情,擅长抒情?在中国读者看来司空见惯,但在外国读者看来,仍待解答。中国抒情诗歌的伦理隐喻,诗歌从集体政治抒情到走向个体抱负表达,都是认识、理解进而尝试进行回答的关键。尽管在唐宋诗歌风格迥异、高下之分的问题上,作者没有太多论述,但她还是勾勒出了中国诗歌的大致样貌,等待有兴趣的读者深入发掘。
从抒情诗的发达到叙事文学的兴起,中国文学走过了一段漫长旅程: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志怪小说”到唐传奇、宋代话本,再到明清时期的长篇章回小说这一巅峰形态。文学自觉意识、市场需求、作家的游戏心态,都在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尽管作者并未触及近些年来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提出的“晚清被压抑的现代性”等相关研究,但对中国文学,尤其是近代文学(晚清到民国之前)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此为起点,慢慢钻研中国文学。
再进入现当代文学,桑禀华教授以“现代文学:创伤、运动和车站”为题探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她的“现代文学”概念等同于中国国内的“现当代文学”)叙事中的六种:追寻民族、追寻人性、追寻进步、追寻记忆、追寻快乐、追寻“文化中国”。曾几何时,现当代文学尚不属于高校内的一个专业,而如今早已是洋洋大观,尤其当代文学,更没有时间的下限界定。中国现代文学以鲁迅《狂人日记》开始,开始了一个苦难民族的创伤、苦痛的现代性叙事;建国后的特定时间,狭隘的意识形态斗争束缚了人性、束缚了感官、束缚了快乐,直至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出现,方才赋予文学以新的生命力。文学与政治疏离,文学与流行文化渐行渐远,文学与大众愈发隔膜,却又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读者的心头之憾。但或许还是张枣那句话,这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但至少还有属于文学的人。说的是你吗?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