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时代

宋代是一个如此迷人而又令人感觉矛盾丛生的时代,是儒家统治成熟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学鼎盛的时代,是一个高度自由的时代,却又是一个思想被桎梏的时代,是尚文轻武的时代,又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围绕着宋代,有着说也说不完的话题。 《哈佛中国史》的宋代部分,由德国著名汉学家迪特•库恩独力完成,与之前三部不同,这一部并不首先从地理切入,而是从皇权切入,这也预示了这本书的重心重回统治阶级,做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要肩负王朝衰落与兴盛的责任,而宋代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可堪为典范的统治者们,从宋太祖以降的三任皇帝,构建了有效率的文官系统,宋代也努力构建了英明自由的朝堂环境,但是鉴于唐朝藩镇制度的尾大不掉,宋代也更加注重中央集权,而这对于皇帝的精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这样互为因果的矛盾关系构筑了宋朝的统治基础。 回顾中国历史,宋朝无疑是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称得上处于世界之巅,作者擅长物质文化史与科技史,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宋代的强大的创造力与发明力,在作者对此深入细致到农业纺织制造运输业的描写,以及城市构架的自由化,并进行了纵向时间上与横向辽金甚至欧洲的对比之后,我们不难在其中发现活跃的社会内驱力,与之相对的是儒教的崛起,理学的提倡,古文的复兴,并因此而形成了稳固的社会规范与个人认同感,家国与伦理的观念从来没有如此般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中,与此相反,与如此灿烂的文化与繁荣经济相对应的则是轻武的传统,宋以合议以及纳岁币的形式换来边境的和平,这被作者称为一种和平共处的外交形式,在这一点上应该是存在争议的,用钱物是否真能满足强邻的欲望,并换来真正的和平呢?过去的历史已经湮没,再重新推演或以后世的推断似乎都很牵强,但是唯一可以明证的一点是,短暂的和平确实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繁荣,但是岁币的贡献与轻武的传统,最终带来的是无穷的需索与战争。在这一点上,宋朝无疑是一个是适合当下或者任何时候中国引以为鉴的样本。 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非常完备而详尽的宋代历史,兼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为读者展现出了一个宋代社会的全貌,仿佛带领读者真正走入那个时代的城市与农田中,但是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作品的结构看起来略显松散,且流于表面,但是瑕不掩瑜,这本书依然称得上对于宋代做出全面了解的标准社会历史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