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书

《从诸侯到帝国》是时政作家王伟最新的历史题材著作,书中从地缘、经济、政治、文化多角度、全方位解读了从中华民族兴起到秦朝灭亡的这段历史。是一本与众不同,能够开脑洞、炼思维、铸精神的历史书。
本书的作者王伟之前的著作——《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系列,我每本必读,还曾极力推荐给朋友。看时政书,是因为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今天,世界经济、政治大势已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国的零售油价调整机制就跟世界原油市场价格挂钩)。但对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我一直没有太大的兴趣。上学时历史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一堆枯燥的人名、地名、年代、事件以及那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规律,所以买《从诸侯到帝国》这本书,我是做好了交“粉丝税”的准备的,但是真的读起来,却会有手不释卷之感,好几次只是想睡前翻几页,结果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困得不行才合书睡觉。历史书不同于小说,叙事多是白描性的语言,也很难设置草蛇灰线的伏笔和引人入胜的悬念,能产生这样的阅读体验,我觉得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一、开脑洞。《从诸侯到帝国》中的很多观点颠覆了所谓历史常识,让人脑洞大开。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纣王帝辛并非荒淫无道的昏君,反而是一个非常有见识跟作为的君王,但也正是因为他有才华才酿成了他之后的悲剧。作为纣王罪行之一的“酒池肉林”其实是韩非子的刻意“抹黑”,既没有周朝官方文献的记载也没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当时未发明出蒸馏技术,一大池子低度酒放上两天就变成醋了)。第二个,在小学语文课本里上演过“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并非是有勇有谋、才具过人,反而是一个徒慕虚名,招致实祸的庸才,他的眼里只有赵王的面子以及不能吃也不能喝的玉璧,对于玉璧之争、面子之争背后的战略格局浑然不知。第三个,被小说、电视、电影演绎过无数次的“荆轲刺秦王”其实并不是弱国抵抗暴秦、正义不惧暴力的故事。刺杀的起因是太子丹在秦朝当质子期间,未受到他认为应得的礼遇而心怀不满。被释回国后,太子丹对内不整肃朝纲,对外不连横合纵,寄希望于靠行刺来扭转乾坤。结果不仅行刺失败,而且断了秦国“和平统一”的念想。不久秦国大败燕代联军,太子丹的亲爹燕王喜主动斩杀太子丹乞降,秦国表示拒绝,不久,燕国被灭。太子丹为泄私愤而行刺最后身死国破,称得上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坑爹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像上面这样的脑洞书里还有很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品读中慢慢挖掘。
二、炼思维。《从诸侯到帝国》中的脑洞虽然多,却并非天马行空,凭空地捏造想象,而是作者根据史实资料经过严密的推理论证得出的,书中的观点虽然颠覆,但读起来逻辑严密、彼此自洽,可谓丝丝入扣。作者在讲述前秦时期的中国历史却不拘泥于历史的时间与空间,贯通古今中外,注重发掘历史事件中的共性。比如讲李悝变法时推行的的平籴之法,就联系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实施的物资本位制,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如何解决房地产泡沫。讲围魏救赵时,则联系到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讲长平之战时,又联系到了淮海战役国共双方的战略战术。将不同时空的事件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既让读者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也不禁使人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复盘推演,提炼出不少可以反复适用思维模型,并通过书中的案例加以详尽的阐释。比如:将田氏代姜时提出的“利心互换”模型——“上位者给百姓以利,百姓还之以心,而人心聚拢多了,天下自然就是你的”;讲商鞅变法时提出的成就事业的“道、势、术”模型(篇幅所限,不引用了,详见该书P104);以及附章《帝国之道,通合为本》里的三权之说——政权(暴利权)、意识形态权、经济控制权。以上这些思维模型无论是对于从政、经商还是做人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读史使人明智,不过如是!
三、铸精神。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必然有其强大的精神内核。作者在书中记述,中华民族自商代开始就是极富尚武文化的战斗种族,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从5000多年前一直活到今天。当然尚武不是野蛮和嗜血,而是保护自己国家和种族时的不屈不挠、甘愿牺牲。这种尚武精神在书中有多处体现:战国末期,秦赵之战,双方都死伤惨重,秦国驻扎在上郡防御匈奴人的10余万精锐秦军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守卫北境,未被调用。而秦国与赵国也自始至终都没有试图与匈奴异族合作,民族大义可见一斑。公元214年,秦帝国与匈奴正式开战,秦军捐甲免胄(赤膊血战),死不旋踵,一战即重创匈奴,头曼单于率残部北逃700余里,直至秦亡不敢再犯。也正是这支九原秦军后来在秦帝国到了存亡边缘时,依旧选择让大部分兵力坚守北境:宁亡秦,不伤华夏。诚如作者所言:2000多年来,能有如此担当和胸怀的军队,在此之后可谓凤毛麟角,而放纵乃至利用异族者却不胜枚举,每每看来,既让人热血沸腾,又让人唏嘘不已。
读完《从诸侯到帝国》,我的心中即自豪又愧疚,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祖国历史精彩纷呈,而我却对其知之甚少,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读到作者后续的历史著作,以便补上自己之前落下的课。也推荐各位朋友读一读这本书,一同去探寻那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中华民族5000年生生不灭的强大基因。
本书的作者王伟之前的著作——《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系列,我每本必读,还曾极力推荐给朋友。看时政书,是因为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今天,世界经济、政治大势已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国的零售油价调整机制就跟世界原油市场价格挂钩)。但对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我一直没有太大的兴趣。上学时历史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一堆枯燥的人名、地名、年代、事件以及那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规律,所以买《从诸侯到帝国》这本书,我是做好了交“粉丝税”的准备的,但是真的读起来,却会有手不释卷之感,好几次只是想睡前翻几页,结果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困得不行才合书睡觉。历史书不同于小说,叙事多是白描性的语言,也很难设置草蛇灰线的伏笔和引人入胜的悬念,能产生这样的阅读体验,我觉得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一、开脑洞。《从诸侯到帝国》中的很多观点颠覆了所谓历史常识,让人脑洞大开。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纣王帝辛并非荒淫无道的昏君,反而是一个非常有见识跟作为的君王,但也正是因为他有才华才酿成了他之后的悲剧。作为纣王罪行之一的“酒池肉林”其实是韩非子的刻意“抹黑”,既没有周朝官方文献的记载也没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当时未发明出蒸馏技术,一大池子低度酒放上两天就变成醋了)。第二个,在小学语文课本里上演过“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并非是有勇有谋、才具过人,反而是一个徒慕虚名,招致实祸的庸才,他的眼里只有赵王的面子以及不能吃也不能喝的玉璧,对于玉璧之争、面子之争背后的战略格局浑然不知。第三个,被小说、电视、电影演绎过无数次的“荆轲刺秦王”其实并不是弱国抵抗暴秦、正义不惧暴力的故事。刺杀的起因是太子丹在秦朝当质子期间,未受到他认为应得的礼遇而心怀不满。被释回国后,太子丹对内不整肃朝纲,对外不连横合纵,寄希望于靠行刺来扭转乾坤。结果不仅行刺失败,而且断了秦国“和平统一”的念想。不久秦国大败燕代联军,太子丹的亲爹燕王喜主动斩杀太子丹乞降,秦国表示拒绝,不久,燕国被灭。太子丹为泄私愤而行刺最后身死国破,称得上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坑爹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像上面这样的脑洞书里还有很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品读中慢慢挖掘。
二、炼思维。《从诸侯到帝国》中的脑洞虽然多,却并非天马行空,凭空地捏造想象,而是作者根据史实资料经过严密的推理论证得出的,书中的观点虽然颠覆,但读起来逻辑严密、彼此自洽,可谓丝丝入扣。作者在讲述前秦时期的中国历史却不拘泥于历史的时间与空间,贯通古今中外,注重发掘历史事件中的共性。比如讲李悝变法时推行的的平籴之法,就联系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实施的物资本位制,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如何解决房地产泡沫。讲围魏救赵时,则联系到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讲长平之战时,又联系到了淮海战役国共双方的战略战术。将不同时空的事件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既让读者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也不禁使人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复盘推演,提炼出不少可以反复适用思维模型,并通过书中的案例加以详尽的阐释。比如:将田氏代姜时提出的“利心互换”模型——“上位者给百姓以利,百姓还之以心,而人心聚拢多了,天下自然就是你的”;讲商鞅变法时提出的成就事业的“道、势、术”模型(篇幅所限,不引用了,详见该书P104);以及附章《帝国之道,通合为本》里的三权之说——政权(暴利权)、意识形态权、经济控制权。以上这些思维模型无论是对于从政、经商还是做人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读史使人明智,不过如是!
三、铸精神。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必然有其强大的精神内核。作者在书中记述,中华民族自商代开始就是极富尚武文化的战斗种族,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从5000多年前一直活到今天。当然尚武不是野蛮和嗜血,而是保护自己国家和种族时的不屈不挠、甘愿牺牲。这种尚武精神在书中有多处体现:战国末期,秦赵之战,双方都死伤惨重,秦国驻扎在上郡防御匈奴人的10余万精锐秦军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守卫北境,未被调用。而秦国与赵国也自始至终都没有试图与匈奴异族合作,民族大义可见一斑。公元214年,秦帝国与匈奴正式开战,秦军捐甲免胄(赤膊血战),死不旋踵,一战即重创匈奴,头曼单于率残部北逃700余里,直至秦亡不敢再犯。也正是这支九原秦军后来在秦帝国到了存亡边缘时,依旧选择让大部分兵力坚守北境:宁亡秦,不伤华夏。诚如作者所言:2000多年来,能有如此担当和胸怀的军队,在此之后可谓凤毛麟角,而放纵乃至利用异族者却不胜枚举,每每看来,既让人热血沸腾,又让人唏嘘不已。
读完《从诸侯到帝国》,我的心中即自豪又愧疚,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祖国历史精彩纷呈,而我却对其知之甚少,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读到作者后续的历史著作,以便补上自己之前落下的课。也推荐各位朋友读一读这本书,一同去探寻那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中华民族5000年生生不灭的强大基因。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