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
前阵子有篇文章很热,标题是“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借了吴冠中的口,说中国现在文盲不多了,美盲才多。
我翻找了下吴冠中的文章,吴冠中应该没写过这样的原句,但有文章确实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他说自己“行路长见闻”,看到了“美盲”种种:
青年游客在青山绿水间的扁舟上掏一本小说来读;陈列馆里将“神态突兀”的老树根涂抹彩漆;他在南阳看汉画像石,孩子们扛着旗帜组班去博物馆,吵嚷嚷来,吵嚷嚷去,只留下满馆灰尘。
吴冠中感慨,这些汉画像石中表现出的手法、艺术法则,正是后来西方艺术追寻的法宝,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却都对其对面不识。
以上几种都是美盲。吴冠中尤其强调的是,美盲不能和文盲划等号,美盲并不等同于知识缺乏,很多术业有专攻的人,在审美上就是贫乏、单一,甚至是恶趣味的——也许恶趣味也比贫乏好。
美盲对生活中到底有什么妨害?一个对美无感的人,对生活富有情趣的细节必然也是无感的;一个不能够被美激动、震荡的人,也必然很难在情绪上体验那种“忘我”的感觉,说得通俗点,就是很难跳出自我眼前的利益,去感受更宏大的价值。
所以你看,为什么吴冠中一篇写于30年前的文章,现在大家一讨论,又火热起来?
原因无他,问题仍然在,差别在于,在吴冠中的年代,“美盲”可能还是一个隐蔽的问题,似乎没有“美”,靠一种单向度的重复,日子也能不太坏地过下去,但到了现在,这个从很多方面看都处于一个朝向未来世界转折点的时候,缺乏对美的感知,可能“问题很严重”。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对“美”的感觉可能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但实际上,对“美”的认知却是一项极其依赖知识体系建构和眼界拓展的能力。
这个话题很宏大,我只举其一端。现在很多期望保护孩子创造力和自主研究精神的家长,将孩子送入国际教育体系,但同样问题很多,其中一项就是,送出去的孩子,如何让他们有自我认同感。
换句话说,学英语、学科技,说到底我们在这些能力层面都是不输给别人,但当孩子将来处于一个非常多元的文化场景之中,他最终会因为“我是中国人”感觉另类、局限、被压制?还是感觉骄傲、充实、意气昂然?说实话,是跟他能否真正“审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
如何能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孩子将来生活的底气,帮他们在其中拾得趣味、在将来形成他们可以自成趣味的生活方式、甚至发展成价值取向,这实际上都是我们需要在日常教育中需要重视,并和孩子一起探索,不断广闻博见的一项“修炼”。
这件事听上去好难!
在“审美”中国文化的方法上,我觉得基本上一定要做的,是这两件事:
第一是知识层面的,要去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容,比如历史人物、文学艺术、风格器物、建筑雕塑……到底“什么是什么”;
第二,得能识别美。说白了,就是得见“好”东西,不管什么门类,当孩子见识到那些在美学上真正高级的艺术,形成美的观念,再去看那些甚嚣尘上的、喧闹的、低级的视觉形象,自己就能在心里区分高低。
而有了这样审美判断力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大概都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但第二件事也很难做到。把中国文化分类、割裂,然后以学科的方式教授给孩子,看起来是做第一件事,但可能教给孩子的同时,那些文化性格、美学上的东西也被撕碎了,所以我们有语文课、有中国历史课,但是孩子不会觉得有认同,也不会认知美感。
所以需要将美的观念放置在知识中、需要找到美的载体——那可能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切片”,或者按照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所说的,“把时空冻凝起来”的那种艺术品。
把这类艺术品介绍给孩子,《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恰好的指南。
这是活字文化“给孩子”系列的第6本,之前,我们跟着这个书系读唐诗、散文,现在终于出到美学。
这本书是根据李泽厚那本大书《美的历程》做了删简,然后插入109幅插图,编成一本给孩子的中国美学启蒙书。
序还是李泽厚老爷子亲作的,很可爱,他认为:尽管出版社做了删减,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还是太深了。他觉得这本书会是“相当地难读、相当地难懂”。
但我读完全书,却觉得,的确不适合给低龄的孩子,但是如果孩子进入初二以上,并且做好准备要学国际课程,将来还要留学出国,那这本书一定是一本必读书。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在结构上保留了李泽厚原书的样式,分十个章节,分别是:
龙飞凤舞
青铜饕餮
先秦理性精神
楚汉浪漫主义
魏晋风度
佛陀世容
盛唐之音
韵外之致
宋元山水意境
明清文艺思潮
这十个章节包含了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纸上博物馆,从青铜器、文学、书法、绘画、工艺器物、雕塑到园林建筑,包罗万象,品评尽致。
这座“纸上博物馆”能给孩子一种直观的美感,原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活泼、蓬勃、富有朝气,或者精致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原来我们当下追逐的日本极简建筑与工艺、美国电影和电视剧、英国文学、法国时装,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形式更绝妙,内涵更丰富的作品。而见识这些杰作之后,这本书还将源源本本教给你一套来自大师的美的观念。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思说,如果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不美的东西自然会被辨别出来,被抛弃掉。
那什么是美?为何而美?通过杰作和杰作之间的PK,李泽厚将教会孩子看见更深层次的东西。
稍微讲两个例子:
李白的诗和杜甫的诗,孰好?汉、唐、宋三代的雕塑,孰好?
在书里,李泽厚会教给我们一种角度:李白的诗好在他的巧妙天真,朝气蓬勃,是盛唐之音,杜甫虽然跟李白同年代,但他的妙处是规范了格律,开启宋及以后的严谨、致密的审美与思维,所以在后世为尊,但已经不是盛唐之音。
所以李泽厚说,李白的美是“内容溢出形式”(溢出这个词用得真好!),而杜甫开始,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确立美学标准……讲求形势,要求形式和内容严格结合和统一。”
在讲诗的章节,李泽厚同时举出书法的例子,从源起王羲之的孙过庭、渐变成狂草的张旭、怀素,最后收束成规整的颜真卿。
所以这在汉、唐、宋三代的雕塑作品赏,也是同样的“审美”观念:
李泽厚最为推崇汉塑,认为其轮廓虽粗,但古拙之中充满运动、力量和气势之美,所以在韵律感上更加优越、高明;宋代雕像虽然工整,但“一派清凉、贫乏、无力和呆滞”;唐代佛像则是二者相加、平均之后的一个升级,兼顾了气势、韵律,也有流丽的美,但跟汉代佳作相比,还是有逊色之处。
当然,这些评价本身可能还是有不同意见,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这本书是,重要的也不是“孰美”的答案,而是李泽厚理解这些艺术样式的思路。
文章发表于外滩教育12月24日少年书房栏目,原标题为《如果孩子选择国际教育,这本该是他们行囊里的必读书》
我翻找了下吴冠中的文章,吴冠中应该没写过这样的原句,但有文章确实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他说自己“行路长见闻”,看到了“美盲”种种:
青年游客在青山绿水间的扁舟上掏一本小说来读;陈列馆里将“神态突兀”的老树根涂抹彩漆;他在南阳看汉画像石,孩子们扛着旗帜组班去博物馆,吵嚷嚷来,吵嚷嚷去,只留下满馆灰尘。
吴冠中感慨,这些汉画像石中表现出的手法、艺术法则,正是后来西方艺术追寻的法宝,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却都对其对面不识。
以上几种都是美盲。吴冠中尤其强调的是,美盲不能和文盲划等号,美盲并不等同于知识缺乏,很多术业有专攻的人,在审美上就是贫乏、单一,甚至是恶趣味的——也许恶趣味也比贫乏好。
美盲对生活中到底有什么妨害?一个对美无感的人,对生活富有情趣的细节必然也是无感的;一个不能够被美激动、震荡的人,也必然很难在情绪上体验那种“忘我”的感觉,说得通俗点,就是很难跳出自我眼前的利益,去感受更宏大的价值。
所以你看,为什么吴冠中一篇写于30年前的文章,现在大家一讨论,又火热起来?
原因无他,问题仍然在,差别在于,在吴冠中的年代,“美盲”可能还是一个隐蔽的问题,似乎没有“美”,靠一种单向度的重复,日子也能不太坏地过下去,但到了现在,这个从很多方面看都处于一个朝向未来世界转折点的时候,缺乏对美的感知,可能“问题很严重”。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对“美”的感觉可能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但实际上,对“美”的认知却是一项极其依赖知识体系建构和眼界拓展的能力。
这个话题很宏大,我只举其一端。现在很多期望保护孩子创造力和自主研究精神的家长,将孩子送入国际教育体系,但同样问题很多,其中一项就是,送出去的孩子,如何让他们有自我认同感。
换句话说,学英语、学科技,说到底我们在这些能力层面都是不输给别人,但当孩子将来处于一个非常多元的文化场景之中,他最终会因为“我是中国人”感觉另类、局限、被压制?还是感觉骄傲、充实、意气昂然?说实话,是跟他能否真正“审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
如何能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孩子将来生活的底气,帮他们在其中拾得趣味、在将来形成他们可以自成趣味的生活方式、甚至发展成价值取向,这实际上都是我们需要在日常教育中需要重视,并和孩子一起探索,不断广闻博见的一项“修炼”。
这件事听上去好难!
在“审美”中国文化的方法上,我觉得基本上一定要做的,是这两件事:
第一是知识层面的,要去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容,比如历史人物、文学艺术、风格器物、建筑雕塑……到底“什么是什么”;
第二,得能识别美。说白了,就是得见“好”东西,不管什么门类,当孩子见识到那些在美学上真正高级的艺术,形成美的观念,再去看那些甚嚣尘上的、喧闹的、低级的视觉形象,自己就能在心里区分高低。
而有了这样审美判断力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大概都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但第二件事也很难做到。把中国文化分类、割裂,然后以学科的方式教授给孩子,看起来是做第一件事,但可能教给孩子的同时,那些文化性格、美学上的东西也被撕碎了,所以我们有语文课、有中国历史课,但是孩子不会觉得有认同,也不会认知美感。
所以需要将美的观念放置在知识中、需要找到美的载体——那可能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切片”,或者按照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所说的,“把时空冻凝起来”的那种艺术品。
把这类艺术品介绍给孩子,《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恰好的指南。
这是活字文化“给孩子”系列的第6本,之前,我们跟着这个书系读唐诗、散文,现在终于出到美学。
这本书是根据李泽厚那本大书《美的历程》做了删简,然后插入109幅插图,编成一本给孩子的中国美学启蒙书。
序还是李泽厚老爷子亲作的,很可爱,他认为:尽管出版社做了删减,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还是太深了。他觉得这本书会是“相当地难读、相当地难懂”。
但我读完全书,却觉得,的确不适合给低龄的孩子,但是如果孩子进入初二以上,并且做好准备要学国际课程,将来还要留学出国,那这本书一定是一本必读书。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在结构上保留了李泽厚原书的样式,分十个章节,分别是:
龙飞凤舞
青铜饕餮
先秦理性精神
楚汉浪漫主义
魏晋风度
佛陀世容
盛唐之音
韵外之致
宋元山水意境
明清文艺思潮
这十个章节包含了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纸上博物馆,从青铜器、文学、书法、绘画、工艺器物、雕塑到园林建筑,包罗万象,品评尽致。
这座“纸上博物馆”能给孩子一种直观的美感,原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活泼、蓬勃、富有朝气,或者精致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原来我们当下追逐的日本极简建筑与工艺、美国电影和电视剧、英国文学、法国时装,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形式更绝妙,内涵更丰富的作品。而见识这些杰作之后,这本书还将源源本本教给你一套来自大师的美的观念。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思说,如果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不美的东西自然会被辨别出来,被抛弃掉。
那什么是美?为何而美?通过杰作和杰作之间的PK,李泽厚将教会孩子看见更深层次的东西。
稍微讲两个例子:
李白的诗和杜甫的诗,孰好?汉、唐、宋三代的雕塑,孰好?
在书里,李泽厚会教给我们一种角度:李白的诗好在他的巧妙天真,朝气蓬勃,是盛唐之音,杜甫虽然跟李白同年代,但他的妙处是规范了格律,开启宋及以后的严谨、致密的审美与思维,所以在后世为尊,但已经不是盛唐之音。
所以李泽厚说,李白的美是“内容溢出形式”(溢出这个词用得真好!),而杜甫开始,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确立美学标准……讲求形势,要求形式和内容严格结合和统一。”
在讲诗的章节,李泽厚同时举出书法的例子,从源起王羲之的孙过庭、渐变成狂草的张旭、怀素,最后收束成规整的颜真卿。
所以这在汉、唐、宋三代的雕塑作品赏,也是同样的“审美”观念:
李泽厚最为推崇汉塑,认为其轮廓虽粗,但古拙之中充满运动、力量和气势之美,所以在韵律感上更加优越、高明;宋代雕像虽然工整,但“一派清凉、贫乏、无力和呆滞”;唐代佛像则是二者相加、平均之后的一个升级,兼顾了气势、韵律,也有流丽的美,但跟汉代佳作相比,还是有逊色之处。
当然,这些评价本身可能还是有不同意见,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这本书是,重要的也不是“孰美”的答案,而是李泽厚理解这些艺术样式的思路。
文章发表于外滩教育12月24日少年书房栏目,原标题为《如果孩子选择国际教育,这本该是他们行囊里的必读书》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环形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