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其实就是用哈哈镜看世界

她的小说中很多事情都是从年幼的事情开始说起。我觉得这和弗洛伊德的很多思想正好有契合之处。我读弗洛伊德的书的时候,总是想到自己童年时期的各种事情,想到那些事情对我性格的锻造,实在是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那些事情也的确都很重要。
在她的小说中,我又看到了这种视角。每个小孩在年幼的时候可能都是人经受得最多的时候。我们在年幼的时候,没有任何发泄的方式,所有的压抑都要储藏在心里,所有的困惑都没有人解答,我们甚至在受到侵害的时候都不敢跟身边的人说。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长大。其实在她的小说中,就很侧重这方面的叙述,孩子们总是生活在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当中,这样的世界也许我们不懂,也许我们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确实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实。
每个人内心拥有的独特感受。都是从这种年幼的记忆开始的。小时候,我们会将自己看作另外一种生物,会想象自己成为另外一个人,或者用一种上帝的视角看世界,这些看起来滑稽的角度却是我们最开始真正认识世界的方式。
承认之后,我们开始明白世界是怎样的。但是我们了解到的世界的模样其实只是已经创造好的模式,任何人都需要用这样的模式去看待世界。然而总有人能够保留自己的初心,让自己的内心保持自由。关注那些在现实世界中好似不重要的事情,忽略那些常人都觉得重要的事情,用一种童真的眼光看待世界。心里就像装了一个哈哈镜,看到的事物都被颠倒了主次和顺序。然而,谁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呢?
主次颠倒的这种视角,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其实每个人在现实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吧。当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想,这件事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当我们在路边随意闲逛的时候,却总是被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东西吸引,觉得那些事情似乎才是对我们重要的。或者用如意和不如意的观点来判断更合理。都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我们能够以某种方式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十之一二的事情吧。
幸福是表面的现象,但是隐秘的却是人内心的隔阂;近视是看不清,但是她笔下的近视却好像将人性看得更加透彻;狂欢是热闹的,但是在她笔下是滑稽和冰冷的。还有那几个关于小鸡的故事,关于爱情的故事,我总觉得是对于现实的另一种隐喻。也许是小鸡组成的王国,也许是一种虚拟的爱情故事。总而言之,这一切都不是我们寻常看见的样子。
我一直觉得文学总是能够表现一个人内心的自由和信马由缰。我们读历史、看哲学,读到的都是真实的事情,很多人都告诉我们要学会面对现实,懂得认清现实。但是我们想要让自己自由一点、随性一点,所以才会去读文学,甚至去创造文学。现实总有让我们觉得不如意的地方,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去看待,自然有我们内在的理由。
我觉得她的小说就像从现实中打开一个豁口,在这个豁口当中,我们用哈哈镜一般的模式看待,最终看到的却是我们的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