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胸怀,孩子的世界

在幼儿园家长会上听到的这本书,还没机会看到第一本。这第二本看头几页实在看不下去,都是些和孩子的通信。由于是九十年代的书信内容,说的话,用的案例都很陈旧。读来读去似乎只是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无休止的说教,忍着乏味读下去,渐渐有了着味道。
1.蔡先生用“您”来称呼他的孩子们。看书时一开始还以为读错了,对照以后才知道没错,那一个个“您”就是他在叫孩子们。镇住了!您!这种爱,是一种鼓励性、认同性、尊敬性的爱啊!小小一称呼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想必能起到很好的塑造作用。
2.蔡先生不光是靠说教来给孩子压力,他本人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蔡先生的父亲是名医,他自己年轻时痴迷于物理学且有相当领悟,后来迫于社会政治形势改为自学医学,且学得很成功,收入高,还以高分通过了医师职业资格考试。他投资买房子也很有一套成功经验。他指导孩子早教,学科学,跳级换校(中学换了好几个就为了能跳级,跳级的基础是自学习惯的养成),上中科大少年班,去美国留学等等一系列做法,一气呵成。实在是有其子,定有其父也。蔡先生自己对数学理论也很懂,说起群论、几何学等等头头是道。他对科学家的选题很有见解,“选题要慎重,很多人选错了题,一晃就垂垂老矣,悔之晚矣” ,发人深省。
3.关于早教,蔡先生一家的成功经验当然是榜样也颇有道理。“父母不重视早教,导致孩童时期的智能白白浪费,错过了成为大家的机会”。没错,孩子无论在想象力、敏感性、好奇心、记忆力、通感性、灵性等各方面都有很强大的可塑性,蔡爸爸做到位了。他不但重视培训孩子的智能,还重视孩童时的心胸、意志力和品德的修养教育。
4.蔡先生对孩子的教育真舍得投入,且似乎很自信,不担心干涉孩子的自主权,他会跟孩子索要学校的学习计划,并会定期询问孩子这段时间各方面的进展和问题。简直像老板对待员工一样,一样的高效率控制之道。值得学习。
5.很佩服的还有蔡先生的家庭幸福观教育,他会给孩子写信,把家庭成员的生日明确告诉每个孩子,并叮嘱他们到时提前互致问候,实打实地让家庭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有一个成员成功了,别的成员才会真正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家庭才有温暖幸福的一体感。
人,活着活着就老了。有这样一位父亲,真好!做这样一位父亲,真值!
1.蔡先生用“您”来称呼他的孩子们。看书时一开始还以为读错了,对照以后才知道没错,那一个个“您”就是他在叫孩子们。镇住了!您!这种爱,是一种鼓励性、认同性、尊敬性的爱啊!小小一称呼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想必能起到很好的塑造作用。
2.蔡先生不光是靠说教来给孩子压力,他本人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蔡先生的父亲是名医,他自己年轻时痴迷于物理学且有相当领悟,后来迫于社会政治形势改为自学医学,且学得很成功,收入高,还以高分通过了医师职业资格考试。他投资买房子也很有一套成功经验。他指导孩子早教,学科学,跳级换校(中学换了好几个就为了能跳级,跳级的基础是自学习惯的养成),上中科大少年班,去美国留学等等一系列做法,一气呵成。实在是有其子,定有其父也。蔡先生自己对数学理论也很懂,说起群论、几何学等等头头是道。他对科学家的选题很有见解,“选题要慎重,很多人选错了题,一晃就垂垂老矣,悔之晚矣” ,发人深省。
3.关于早教,蔡先生一家的成功经验当然是榜样也颇有道理。“父母不重视早教,导致孩童时期的智能白白浪费,错过了成为大家的机会”。没错,孩子无论在想象力、敏感性、好奇心、记忆力、通感性、灵性等各方面都有很强大的可塑性,蔡爸爸做到位了。他不但重视培训孩子的智能,还重视孩童时的心胸、意志力和品德的修养教育。
4.蔡先生对孩子的教育真舍得投入,且似乎很自信,不担心干涉孩子的自主权,他会跟孩子索要学校的学习计划,并会定期询问孩子这段时间各方面的进展和问题。简直像老板对待员工一样,一样的高效率控制之道。值得学习。
5.很佩服的还有蔡先生的家庭幸福观教育,他会给孩子写信,把家庭成员的生日明确告诉每个孩子,并叮嘱他们到时提前互致问候,实打实地让家庭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有一个成员成功了,别的成员才会真正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家庭才有温暖幸福的一体感。
人,活着活着就老了。有这样一位父亲,真好!做这样一位父亲,真值!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