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半

在一周多零零散散的时间里看完了《白夜行》,不知道以前听它被提起过多少次,称赞过多少次。的确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结构和情节都独具匠心。二十年间的故事在不停被转换的视角下叙述,作为旁观者的读者就是最全面的信息接收者。所以那些没有直接反应于文字的事实,那些令人后背发凉的算计,以及让人难以理解的爱,“我不说,你也知道”,却是让人更加地绝望。它的可读性很强,情节很抓人,让人一打开就很难放下。我并不是一个地道的“东野迷”,推理小说也只看过那么寥寥几本。对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更容易有感触的还是故事本身。 之前看过一篇《唐人街探案》的影评,大概内容是从思诺诡异的笑容里分析电影情节对《白夜行》的借鉴。然后我就被剧透了一点点。我不知道如果我没有被剧透那一点点,在一步步发现操纵一切罪恶的西本雪穗(毕竟唐泽雪穗不是她的起点)的面目之后,会不会更震惊,更咬牙切齿。直到最后我都并不同情她。太多人因为和她有了交集而无辜受累,甚至人生都被改写。读的时候边读边对舍友抱怨,“她太坏了,太可怕了”。雪穗是好人吗?当然不是,她值得被同情吗?当然不。可是读完之后,发现给她一个情有可原或者罪不可赦的最终认证并没有什么意义。所有人思考和讨论得最多的还是西本雪穗和桐原亮司两个被畸形的心灵之间还有最纯粹的爱,这也是作者没有言表的部分,我想大多数读者更愿意以“爱”而不是“虾枪和虾虎鱼”来解读两人的关系。 东野圭吾是这样,他的很多作品都渗透着人情。《解忧杂货店》不必说,温情贯穿始终。《时生》也归入悬疑一类是在是有些牵强的,只能说关子卖的很巧妙。但我并不喜欢这一类。《嫌疑人x的献身》是比例掌握得最好的,以爱为名的完美犯罪,巧思之中很见功力。渡边淳一说他“降低了推理小说敲开直木文学奖大门的门槛儿”,实在是有些过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他的一部小说,为什么不是《白夜行》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嫌疑人》的感情还是积极的,打动人心的。而《白夜行》的爱又深刻又冷血,让人不舒服,很像《恶意》,让人对人性的险恶束手无策,尽管还只是两个孩子。他们一路掠夺、利用、伤害,却终究再也无缘快乐。可是回想时又会觉得庆幸,雪穗的黑夜里有代替太阳的光,亮司的剪纸里也还有手牵手的男孩女孩传递的温暖。他们的爱真的比寥寥几行文字深刻得多。正如笹垣所想,亮司总是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守护雪穗。对两个人的感情,东野圭吾安排了最大的空间供读者发挥。但我却不愿意再追究每个细节逐条分析了。尽管它总在冰冷、罪恶的大标题下,但我还是希望它在那美好着。善恶怎么没有报应呢?没有亮司的雪穗,还能往前走几步?只是在这里计较善恶是最不重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