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背背背,学生的累赘?
埃德温是典型的从基层做起的教育家,他曾经当过小学教师,后任弗吉尼亚大学的校长长达25年之久,为了纪念他,美国的一所小学一直沿用他的名字作为校名。他毕生致力于教育改革,是美国“进步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他去世的时候,美国总统胡佛发来悼词,表示遗憾。普策利奖得主Dumas Malone曾为埃德温·埃尔德曼撰写传记。
这套《美国语文》百年间再版二十多次,现在看到的是2016年12月份的最新版,正如该书中介绍的那样,以常用单词为基础,用富有表现力的方式呈现出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故事,从儿歌、寓言、故事等几方面的名家推荐阅读篇目中,对语言学习者进行了启蒙教育,将孩子们带入一片真善美的世界。
因为这本是外国人写的,所以一开篇就是《上帝保佑万物》,说明在国外的通识语文教育中,很重视信仰和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教育中,虽然越来越多的重视起国学,也从小背诵唐诗宋词,但是很多时候,因为应试教育的需求,同学们不得不死记硬背许多文学大家的作品,也许孩子们并不理解这些作品。于是,虽然短期内成绩提高了,却在成年后丧失了对文学的爱好和学习的欲望。工作后,很多人一问你学文学理的,我说我学文科的,人家就会说哦哟,那你写东西肯定有点厉害哦,你是不是喜欢看书哦,你是不是背东西很厉害。。其实。。。并没有,,,,因为文科不代表就只是天天写东西,而且,不学文科也不代表就不需要看书写东西,就是大家从小被灌输的那种想法,让阅读变得被动,对于小孩子而言,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高中毕业的时候,回家收拾书柜,看到以前那一套又一套的课外读本,几乎除了前几页翻开过有一些划划写写的痕迹,其他的都是新新的,现在书都是论斤卖的,跟废品一样,所以又舍不得卖,现在也看不进去,送给现在适龄的小朋友人家肯定都有点恨我,毕竟人家学业那么重,而这些课外读物又没什么吸引力,虽然都是传承多年的文化,但是可读性却没有那么强,对于注意力没那么集中的小孩子,这甚至可能是一种让他产生厌恶心情的来源。
所以吧,多些插图,多些互动,故事内容生动些,这样才能让人愿意去看、愿意去读、愿意去传播,来吧,一起看书,虽然叫美国语文,但是大部分内容都是现在小孩子都需要的,gogogo,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