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推荐一本书,接不接受是你的课题
早就习惯电子书的我,上周日到书城买了几本书。之所以特地去书店买实体书,是因为一本叫《被讨厌的勇气》(以下简称《勇气》)的书没有电子版。 当天晚上在家拿起这本《勇气》,一口气从序言翻到后记,才惊觉时间已快一点。上一次像这样熬夜看书,都记不起是什么时候了。 得知此书,是因为它被翻拍成日剧,李松蔚老师又为此写了一篇影评,指责日剧扭曲了这本书的本意。在那篇影评中,李松蔚老师说他喜欢这本书,因为书中的观念让他的生活好了一些。 坦率地说,我是李松蔚老师的理智粉。李松蔚老师的文章我几乎一篇不落,他主持的镜相「来都来了」节目我也看过一些,我以往的文章中也不时会提到过他。也是从关注李松蔚老师之后,我才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不嫌麻烦跑去书店买这本书的原因。 《勇气》的思想核心是阿德勒心理学,即关注个体的人格完整和社会需求。阿德勒被称为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家,却不如弗洛伊德和荣格负有盛名。比起荣格和弗洛伊德,阿德勒更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如何促使心理层面的改变发生,所以更容易被运用到教育和心理治疗领域。在如今人文主义盛行和「上帝已死」的时代,《勇气》的两位作者希望复活阿德勒在一百年前提出的理论,帮助现代人找到精神的安身之所、寻获生命的喜悦和幸福。 当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快速闪过的是李松蔚老师的文章和视频内容,想起文章和视频里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以及李老师对他们问题的处理方式,还有这些故事曾对我的启发。看来李松蔚老师的理论体系中,有不少阿德勒的影子。 以前累积下来的一个个故事,如今对照到书中谚语般精炼的话语,真可谓字字入心。如果把那些故事比作这个斑斓多彩的世界,那《勇气》这本书就像是牛顿三大定律,直击要害,全是干货,而且有严谨的逻辑将观点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当然,就个人生活而言,理论的逻辑和严谨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使改变发生。在我看来,阿德勒的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结论都能给人以启发,每一条观点都可以展开写一篇长文。 其中有一些道理是我一早就明白的,但这本书采用了更激进的方式去陈述,带来了一些新鲜感。例如「活在当下」这个观点,书中说计划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而活在此时此刻,意味着「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在如今这个讯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存在计划式的人生」这点很容易理解,但要做到「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有必要吗?或者真的可能吗?我现在没有答案。 还有一些理论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比如说「课题分离」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在人际关系上,要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解决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因为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同样的,你也有你的课题,也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正因为我们混乱了彼此的课题。 这个观点将我以前一些模模糊糊的认知进行了高度提炼,让我一下子认清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同时也直接改变了我与人的相处方式。 恰巧看完书隔了两天,一位朋友因为工作和兴趣之间平衡的问题在群里诉苦,说她知道应该努力工作,但又觉得不去玩很可惜。群里的小伙伴们纷纷给她出主意,告诉她应该怎么调整心态、利用好时间、把兴趣爱好发展成为事业,等等等等。 我对朋友一向很热心,如果他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我擅长充当军师,给别人分析形势、出主意。我以前以为,如果我要对我的朋友有用,我需要懂得更多的道理、掌握更多的资讯,这样才能把高明的观点分享给朋友,帮助他们认清前面的道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采取行动,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 但看过《勇气》这本书后,我模糊地意识到,对那位在群里诉苦的朋友,我不能像以往那样草率地下结论、然后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所以我对她提了几个问题,让她把困惑描述得更清楚具体。几问几答下来,我了解到(可能也是帮她了解自己),其实她核心的问题不是没时间去玩,而是不满意现在的工作状态,玩乐更多地是一种逃避工作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努力克制自己,不表达自己的判断和推测,不告诉她应该怎么做,而是用问题给予对方更多表达的空间。 事后回想,我当时做的事情就是「课题分离」。我根本没有权力或者能力去帮对方做判断、下决心、做改变。如果我告诉朋友应该怎么消除困惑、敦促ta去成长,那是对ta生活的妄加干涉。《勇气》里有个观点,「干涉」实际上是一种纵向关系,即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灌输给对方。也就是说,虽然提意见是出于好意,但背后反映的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说得严重点,我以前热衷于给朋友提建议,这种热忱有部分其实来自「我比你优秀」的自负。 也正因为这样,即使我认为《勇气》中的道理是瑰宝,我也不能捧着它硬塞给我的朋友:我不能跟一个厌倦工作的朋友说「你要思考你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是别人能为你做什么」;我没办法跟深陷工作、忽视生活的朋友说「工作狂是一种逃避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我也不应该对一位因自卑而苦恼的朋友说「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况且,谁能说准阿德勒心理学就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通道呢。诚然这本书很合我胃口,但换一个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看了,可能就是另外一码事;有些人通过佛学、基督、儒学的通道,也能敲开幸福之门;还有些有悟性的人,单凭生活经验、无需读书就能把人生的道理看透。 所以有些话,只能自己跟自己说;跟别人说,味儿就不对了。大概这就是为什么之前饱受抨击的「三十岁的女人」这首歌,谭维维唱出来是恰当的,换成赵雷就很违和。 像我那位为工作困惑的朋友,遇到挫折要不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她的课题。作为朋友,我的课题是相信和鼓励,相信和鼓励她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无论是我还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只能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这么一想,人生之路还真是一趟孤独之旅。无论我们多么亲近,我们都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为了守护彼此的自由、成全完整的自我,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一百多年前阿德勒提出的思想在如今引起广泛共鸣的原因。我们的时代是人本主义的时代,个体的生命和幸福成了最高的道德标准。未来世界价值观会走向何处,我们无从得知。但就今天来说,阿德勒心理学无疑是一剂人本主义的良药。 所以即使《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可能不是你感兴趣的,我还是要把它推荐给你。至于接不接受,那就是你的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