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本想审判人类|博尔赫斯

《私人藏书:序言集》Biblioteca Personal,1988
贫穷的小国爱尔兰,现今人口不过三百万,却奉献给世界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天才。第一位是斯克托斯·埃里金纳,他在9世纪勾画并阐明了一种泛神论;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当然不是最后的一位。他出生在都柏林,同奥斯卡·王尔德一样,毕业于三一学院。作为道地的爱尔兰人,伦敦对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就像那么多阿根廷人被巴黎所吸引,那么多南美洲人向往布宜诺斯艾利斯那样。
他尝试写作难于掌握的品达体颂歌,他的亲戚约翰·德莱顿对他说:“乔纳森,你永远成不了诗人。”但他当了诗人,不过是以另外的方式。他致力于政治,从自由党转为保守党。他在1729年发表了“为防止穷人的孩子成为其父母负担的一个小小的建议”。(原标题为A Modest Proposal For preventing the Children of Poor People From being a Burthen to Their Parents or Country, and For making them Beneficial to the Publick,一般简写成A Modest Proposal“一个小小的建议”,通常认为这篇文章是反讽体裁,编者注) 这个方案比九重地狱可怕,“建议”提出设立公共屠场,以便父母们出售特意喂肥的四五岁的子女。他在小册子的最后一页说自己并非出于私心,因为他本人并无子女,就是想生也为时已晚。他盼着早日死去,却在身心的巨大痛苦中等了三十年才等来死亡。

“想到斯威夫特,”萨克雷写道,“如同想到一个强大帝国的衰落。”吉卜林指出,作家可以杜撰故事,却无从知道寓意何在。斯威夫特本想审判人类,不料留下了一部供儿童阅读的书。其原因是:“儿童们只读里里梅尔·格利佛船长所作的最初两次旅行,而不看后面几次恐怖的旅行。” 他失去了记忆,甚至刚刚过去的事也会忘记。在与朋友告别时,他经常说:“晚安。我希望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在其生命的最后那些日子里,他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口中唠叨着:“我就是我”,好像要用某种方式抓住自己心中的根。 他用拉丁文写了自己的墓志铭,于1745年10月13日下午三时去世。
原标题:乔森纳·斯威夫特《格利佛游记》
Jonathan Swíft: Viajes de Gulli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