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狂不疯忙

本书让我最大的感悟是放慢自己,踏实去做,享受当下。同步发表在个人公众号“吃饱喝足睡好”。
近一两年来因为工作、学习、家庭的压力导致自己经常焦虑,明明很小的事情也会让我紧张到手心出汗、思绪混乱。常常无法感知生活中的小快乐,整天整天被头疼困扰,然后我意识到,我需要调整,需要走出去,需要像大家一样感受到春风拂面、阳光灿烂的快乐。
我开始在豆瓣和当当上找类似鸡汤一样的书,然后看到这本,标题跟我的现状很像。于是,便开始玩第一次认认真真的去读鸡汤文。整体感觉不错,至少让我学会了平静,能感受自己的快乐。头疼确实减少了,但可能跟我在此之前的中药调理、情绪调理也有关系,这本书只是再次让我去领会生活、反思生活的意义。
书中写了100条别再为小事抓狂的秘诀,让我记忆深刻是其中的几条:
1、人生没有什么好着急的。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拼命追赶,考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进好的公司,买好的房子,等等。这无可厚非,当然是好事。但是往往忽略了一点,以为精神紧绷就可以快速到达,以为时刻努力就能先人一步。但是当你尝试学会按自己的节奏,努力上进,一步一步,其实好的高中、大学、房子,也会一步一步的到来。放慢自己的心态,不急躁,踏踏实实去做,这才是离成功最近的路。人生仅此一次,得到成功很重要,享受美景也很重要,毕竟每个阶段的感悟不同,看到的美景不同,而且没有回头路。作者在书中举了开车的例子,堵车的时候在路上左拐右拐,只会徒增交通事故的风险,往往并没有快多少。所以没有那么好着急的,找准自己的节奏。
2、远离无价值的事情,聚焦自己。这句是我在读书中体会来的,不是作者的原话。记得之前在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大意就是说作者很佩服的一个同事就是“有事做事,没事不闲聊”。在职场,很多人觉得茶余饭后聊聊八卦,可以放松心情,但是其实当我们在背后讨论别人时,我们的精力也被耗散,我们的体能也在分解,静心反倒是休息的最好途径。这大概也是近几年来,冥想和静修很流行的原因吧。还有就是适时说不,当别人向你咨询一些不是你范围内的杂事,甚至是问任何一个人都能得到解答的事情,要勇敢说不。否则久而久之,大家就会慢慢觉得这些杂事就该去找你,反而误了你真正重要的事情。不去解决别人的烫手山芋,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3、不要等待。好吧,这也是不是作者的原话,也是我的感悟。书中是说“现在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让我们学会在工作的同时去善待家人。我们总觉得,很多事情要等到某某事做完再去,然而等某某做完后,还有某某事2,某某事3,就是轮不到我们想做的那件事,导致错失良机。比如,等我们有钱了再去孝敬父母,比如等这件事忙完再去自我提升,比如等工作稳定了再去结婚生子……没有必要这样一板一眼去规划去等待,时机差不多,就放手去做吧,你会发现有些事是可以兼而有之的。这个也送给此时的自己!
4、一次只做一件事。也是我从书中的体会,要学会专注,会更幸福,书中原文是“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就是不要一心二用。我们的大脑很难同时轻松的去处理多种的事务。读书时听歌,边打电话边做事,等等,这些都让我们的大脑处在紧绷状态,会导致事事都做不好,所以还不如只做一件事。洗碗就去洗碗,做饭就去做饭,看书就是看书,听音乐就是听音乐,没事做就放空自己。大脑从紧绷中解放出来,身体也会跟着轻松起来,享受做事的过程,事情也会做的顺利,于是一切良性循环。
5、你把事情想多大,事情就多大。人生除了生死,没有多少是大事。这么一想就释然了。只要自己是努力、上进、自律、务实的,那么人生总是坏不到哪里去的。
作者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对我来说,有切身感悟的就是上面这五条。我觉得能把上面这几条做好,对于当下的我来说,已经足够让我心情平复、正常工作和生活了。如果此刻的你也被焦虑困扰,那么可以来看看这本书。它会让你学会放松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