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遍道德的分析和某种程度上溯源,澄明真相
这本书适合大众化的、用哲学追根溯源方式写的通俗读物,没上过大学的普通人也能看懂,普及一些自由、道德等观念,对社会大有裨益。
书是对普遍道德观念的分析和某种程度上溯源,澄明真相,力图纠正一些世俗观点、谬论,比如书中“朋友无用”论,已经是作者将近10年前针对社会现象提出的看法,源自老子《道德经》,可能不太符合当前世俗的看法。(补充一点,复旦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最早是由生科院李辉提出的,在复旦同学中流传,陈老师那段讲课视频又使无用论传遍全国,复旦前校长杨玉良在2011毕业致辞中确认为学生的精神价值,2017年有好事之徒在北京注册了商标,合并了鹿鸣书店...故事还没结束)
有人以“有用”嘲讽“无用”,实际上无用不排斥功用,也许真的无所用,只求心安,也许恰恰是成就大用。
总之,这本书适合安静的时候阅读,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卖弄概念,没有过多引章摘句故弄玄虚,能感受一种至真、至善的情操。在谈道德、谈善良显得不合时宜的时代,讲好难,共鸣更难。
浮躁、功利的人可能没有心境去阅读。我比较喜欢谈论生老病死的那一部分,一个人可以虚伪、可以不善、可以缺爱、可以不知感恩,但不得不面对生老病死,因此这部分能引起共鸣的可能性更大。比如一部分蛮有感的。引用一部分: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内心对自己说“再见了,我的童年”?是在某一个特定年龄的转折点,还是因为某一件触动了我的内心,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真去思考的事?就像法国电影《再见,孩子们》里面那个13岁的纯真帅气的小男孩朱利安,当他噙着泪、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犹太男孩波奈和让神父——这个冒着生命危险将犹太孩子藏匿在自己学校里的沉默而深情的天主教神父——被盖世太保带走时,他知道他的童年结束了。在“童年”向“成熟”转变的第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初次尝到了“自由”的美味,还是首次体验到生活的“沉重”?
书是对普遍道德观念的分析和某种程度上溯源,澄明真相,力图纠正一些世俗观点、谬论,比如书中“朋友无用”论,已经是作者将近10年前针对社会现象提出的看法,源自老子《道德经》,可能不太符合当前世俗的看法。(补充一点,复旦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最早是由生科院李辉提出的,在复旦同学中流传,陈老师那段讲课视频又使无用论传遍全国,复旦前校长杨玉良在2011毕业致辞中确认为学生的精神价值,2017年有好事之徒在北京注册了商标,合并了鹿鸣书店...故事还没结束)
有人以“有用”嘲讽“无用”,实际上无用不排斥功用,也许真的无所用,只求心安,也许恰恰是成就大用。
总之,这本书适合安静的时候阅读,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卖弄概念,没有过多引章摘句故弄玄虚,能感受一种至真、至善的情操。在谈道德、谈善良显得不合时宜的时代,讲好难,共鸣更难。
浮躁、功利的人可能没有心境去阅读。我比较喜欢谈论生老病死的那一部分,一个人可以虚伪、可以不善、可以缺爱、可以不知感恩,但不得不面对生老病死,因此这部分能引起共鸣的可能性更大。比如一部分蛮有感的。引用一部分: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内心对自己说“再见了,我的童年”?是在某一个特定年龄的转折点,还是因为某一件触动了我的内心,使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真去思考的事?就像法国电影《再见,孩子们》里面那个13岁的纯真帅气的小男孩朱利安,当他噙着泪、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犹太男孩波奈和让神父——这个冒着生命危险将犹太孩子藏匿在自己学校里的沉默而深情的天主教神父——被盖世太保带走时,他知道他的童年结束了。在“童年”向“成熟”转变的第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初次尝到了“自由”的美味,还是首次体验到生活的“沉重”?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活在当下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