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给我的两点感受
文心这本书,读了两遍,感慨良多。本书虽是写于上世纪30-40年代,但是对于现代的我们写文章依然有指导作用。书中围绕作文这件事描述的非常的详尽。其中有两点使我印象深刻:第一,选择书的方法;第二,正确的表述自己的意思。针对这两点我有些感触和思考:
第一,选择书的方法;文中提到选书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枚叔替大文选择课外书;第二处,王老师替乐华选择学习文学史的书。这两位老师选择书的出发点不一样,却很实用。比如:枚叔替大文选书的时候考虑到大文作为一个初中生,学习已占据很多精力,闲暇时间不多,建议大文“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将大文案头的古书归置原位,重新整理了书架。整理后的书架,集合了古书、外国小说、诗、词、史和中学生杂志等时新的杂志。让大文在有限的时间里,更经济的读到适合自己的书。我们每个人最珍贵的就是时间,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抽出一段闲暇的读书时间,已是十分难得,更加要珍惜,选择的书更是重要。当乐华向王先生请教,如何选择学习中国文学史的书。王先生在不清楚乐华学习的动机前提下,没有随意推荐,再次去信给乐华。他了解到乐华的想法是从学习文学史的过程中,间接接触历代的代表作品,扩充知识,修养精神。但是市面上推荐的书质量层次不齐,乐华自知没有这样的眼力,非常希望王先生能给予指导。王先生见状及时回信,告诉乐华选书时避免上当的办法:1、体会作品的“真味”,求教比较好的选本比求教文学史强;并推荐了读诗、词的几本书。2、了解文学的源流和演变,可从文学史的线索去选择历代的名作。乐华欣然接受。王先生以学习目的作为选书的依据,这种方式对我们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身边同事、朋友购书很积极,读书却很费力。市面上流行了什么书,便买回来,读了几页,又被新的书给吸引了,转而又奔向了另一本。这种风向标式的购书意愿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如果能在购书之前,多问问自己,力求什么目的,读哪样的书合适。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也是一种尊重。这两位先生从学习目的、个人状态出发帮助阅读者选择书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在碎片化的时代里尤为重要。
第二,正确的表述自己的意思;文中“文章病院”和“修辞一席话”这两节分别介绍了写文章常出现的毛病和准确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思想和言语习惯不通畅是导致文章出现毛病的根源。毛病的种类包括用词、用语不适当;意义的欠缺和累赘以及意义不连贯,欠照应等三种情况。这些问题也常出现在我写的文字中,仔细追究导致这类情况的根源就是在思考写作大纲的时候,没有梳理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些什么,写文章时只顺着思路记录下来,却没有仔细排查文字的毛病,是否准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如何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意思呢?“修辞一席话”的章节里,赵景贤老师提到一个观点让我茅塞顿开,他说:“修就是调整,辞就是语言,修辞就是调整语言,使它恰好传达出我们的意思。”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时刻在与各种人打交道,文字也好,语言也罢,都是我们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方式。如何把握传达信息的准确与轻重,修辞就是我们衡量的分寸。文中还提到“消极的修辞”和“积极的修辞”。前者的要求是语言上没有毛病,表述清楚即可;后者追求的是利用感觉的要素,积极地使所说、所写的语言增加力量感。消极的修辞常运用在公司的公文,专业的论文等事务性的文章中,以意思清楚为第一要义。但是积极的修辞多用于诗歌、古诗词这类文学形式,从字里行间的描述我们就有了画面感。文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合适的场景中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准确的传达意思,在写作的过程里要细细揣摩。
这本书对于今天的老师、学生学习写作依然有指导作用,故事简朴,却道出了作文最核心的门道。希望有更多想些文章的人看到,与大家共勉。
第一,选择书的方法;文中提到选书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枚叔替大文选择课外书;第二处,王老师替乐华选择学习文学史的书。这两位老师选择书的出发点不一样,却很实用。比如:枚叔替大文选书的时候考虑到大文作为一个初中生,学习已占据很多精力,闲暇时间不多,建议大文“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将大文案头的古书归置原位,重新整理了书架。整理后的书架,集合了古书、外国小说、诗、词、史和中学生杂志等时新的杂志。让大文在有限的时间里,更经济的读到适合自己的书。我们每个人最珍贵的就是时间,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抽出一段闲暇的读书时间,已是十分难得,更加要珍惜,选择的书更是重要。当乐华向王先生请教,如何选择学习中国文学史的书。王先生在不清楚乐华学习的动机前提下,没有随意推荐,再次去信给乐华。他了解到乐华的想法是从学习文学史的过程中,间接接触历代的代表作品,扩充知识,修养精神。但是市面上推荐的书质量层次不齐,乐华自知没有这样的眼力,非常希望王先生能给予指导。王先生见状及时回信,告诉乐华选书时避免上当的办法:1、体会作品的“真味”,求教比较好的选本比求教文学史强;并推荐了读诗、词的几本书。2、了解文学的源流和演变,可从文学史的线索去选择历代的名作。乐华欣然接受。王先生以学习目的作为选书的依据,这种方式对我们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身边同事、朋友购书很积极,读书却很费力。市面上流行了什么书,便买回来,读了几页,又被新的书给吸引了,转而又奔向了另一本。这种风向标式的购书意愿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如果能在购书之前,多问问自己,力求什么目的,读哪样的书合适。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也是一种尊重。这两位先生从学习目的、个人状态出发帮助阅读者选择书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在碎片化的时代里尤为重要。
第二,正确的表述自己的意思;文中“文章病院”和“修辞一席话”这两节分别介绍了写文章常出现的毛病和准确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思想和言语习惯不通畅是导致文章出现毛病的根源。毛病的种类包括用词、用语不适当;意义的欠缺和累赘以及意义不连贯,欠照应等三种情况。这些问题也常出现在我写的文字中,仔细追究导致这类情况的根源就是在思考写作大纲的时候,没有梳理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些什么,写文章时只顺着思路记录下来,却没有仔细排查文字的毛病,是否准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如何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意思呢?“修辞一席话”的章节里,赵景贤老师提到一个观点让我茅塞顿开,他说:“修就是调整,辞就是语言,修辞就是调整语言,使它恰好传达出我们的意思。”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时刻在与各种人打交道,文字也好,语言也罢,都是我们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方式。如何把握传达信息的准确与轻重,修辞就是我们衡量的分寸。文中还提到“消极的修辞”和“积极的修辞”。前者的要求是语言上没有毛病,表述清楚即可;后者追求的是利用感觉的要素,积极地使所说、所写的语言增加力量感。消极的修辞常运用在公司的公文,专业的论文等事务性的文章中,以意思清楚为第一要义。但是积极的修辞多用于诗歌、古诗词这类文学形式,从字里行间的描述我们就有了画面感。文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合适的场景中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准确的传达意思,在写作的过程里要细细揣摩。
这本书对于今天的老师、学生学习写作依然有指导作用,故事简朴,却道出了作文最核心的门道。希望有更多想些文章的人看到,与大家共勉。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虫子在啃书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