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史

《香港史》,法兰克·韦尔许著,王皖强、黄亚红译,商务印书馆(香港),2015年11月第1版。以英国人视角写,自然利用了很多英国资料,优点是梳理得细,以螺旋式推进的方法写,基本所有重要情况都不会有遗漏;而缺点是过于琐细,至少对普通读者而言如此,引用资料过多,有些不分主次。而且前重后轻,读了三分之一左右,还在讲1843年的事,而20世纪的事要到300页之后(近三分之二)才出现。与历史相比,现实的意义应该更大些。以现在的脑子,内容其实都不大记得住,但最有意思的就是看到那些常见的地名与历史人物一次次重合在一起,才能意识到这个地方的历史与现实如此复杂。比如贩卖鸦片的勿地臣、汇丰总经理昃臣、九龙仓创办人遮打、辅政司骆克、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子干诺、外交大臣鸭巴甸、驻军司令白加、威海卫行政公署长官庄士敦、收复香港的海军少将夏悫,这样变成街道名字的人名可以列一大串。当然,最多的还是那些总督和看守总督们:卫奕信、麦理浩、尤德、宝云、弥敦、卢吉、轩尼诗、罗便臣、麦当奴、坚尼地、德辅、司徒拔、梅、菲林明。下次再看到这些地名就不觉得怪了,比如忌利佐治街是great george,租庇利街是jubilee,域多利街是queen victoria。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龙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