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者的艰难人生
你见过青苔吗? 在这个忙碌而悲催的时代,也许你从未见过它。青苔,是大地上最低矮、最卑微的存在,它匍匐在高傲者的脚下,任命运牵引,静静地度过前途渺茫的时光。在那清流之下,岩石之上,青苔是低到尘埃里的柔弱,却绿得格外刺眼。不管命运有多悲惨,青苔都没有放弃顽强的生存,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卑微,而不渺小。它卑微,而不自卑。
像青苔一样的生命在默默地承受着命运强加给他们的不公,走在阳光下的人们却很少把目光投向这些卑微的灵魂。多元而复杂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诉求日益多样化,但最基本的诉求就是健康的生存,没有了健康,生命将变得异常沉重。在我们的国家,有为数众多的谋生艰难者,他们的生活平凡而真实,艰辛而无奈,却得不到社会其他阶层的关照和温暖。他们的生死与我们无关,他们的困难求告无门,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背负沉重渺茫的希望,熬着岁月。他们生活在一个被人忽视的时空,袁凌在《青苔不会消失》一书的序中说,“生活剥夺了他们大部分的可能性,只留下了仅存的立足之地”,但同时“他们对于人性底线和在世意义的成功维护,成就或许超出大张旗鼓的文化、信仰和时代变革。”
《青苔不会消失》是一部非虚构作品,由中信大方出版发行。书的封面是失去色彩的青苔黑白照片,一如那些卑微的灵魂。本书是袁凌在其十余年的记者生涯里的采访实录,真实地讲述了十二个令人不忍卒读的灵魂故事。全书分为“卑微者”、“出生地”、“生死课”三个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有山西煤矿的炮工、运渣工,有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有农村留守老人和孩子,有边境雷区的村民,有南水北调移民区的老百姓,有大凉山区的艾滋病感染者,有找不到出路的诗人海子,有河南兰考的弃儿……他们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们的命运悲怆得令人伤感,他们的故事牵动每一颗善良的心。
黑色的煤炭照亮了人类的前途,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快速致富或者依然贫穷,因伤致残,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宝贵的呢?可为了生活,那些煤工甘冒风险下井采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矿难的频繁发生,生命的默然消逝,都不能阻止改变命运的决心和脚步。作为因伤致残的残废人,王多权的人生最初是绝望的。他在山西煤矿遭遇了矿难,胸部以下脊椎神经被压断。从此,他的人生舞台就是一张床和难熬的岁月。在无尽的痛苦中,他曾想到死。在挣扎中,他先是纳鞋底,取得了不大不小的成功。最后,又把精力注入到十字绣中。而更多的矿难受害者却远没有王多权的“幸运”,他们挣扎在暗无天日的黑暗里,等待他们的是渺茫的未来和终极死亡。
中国一直以来是农业大国,乡土观念根深蒂固,安土重迁。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穷困地区的农民被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远赴陌生的外地闯荡,艰难地讨生活,留给乡村的是凄凉的背影和荒凉的时光。很多村庄逐渐从地图上消失了,有些正在默默消亡。曾经的家园变得荒芜,曾经炊烟缭绕的乡村嗅不到一丝生气。那些还没有消失的村庄,也只剩下风烛残年的老人和瘦弱无助的孩子,在艰难度日,日出日落,默默无闻地守望家园。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杨轩,在奶奶而前有几分气势地宣称,“别人欺负我,我就亲自下手。”多么令人唏嘘的辛酸!这本书中,到处都是这样的弱者,他们的命运是中国存在着的悲惨世界。
关心时事的人一定注意到了网上的热议,“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2011年8月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良好的教育需要大量的钱,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学费越来越昂贵。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家庭清贫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被家庭富裕的孩子远远地甩在了身后。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口的增加,村小学因为逐渐撤并,为了上学,孩子们要起早贪黑地花钱雇车到附近的小学就读,再加上每日的伙食费,对于贫困的农村家庭是个不小的负担。剩下老人和孩子的农村,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杨轩和奶奶的艰难相守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偌大的中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家庭温暖的缺失,经济的贫困,导致教育的难以为继,以及社会的漠视,让留守儿童滑向深渊。他们的犯罪是社会的不安定隐患,给社会和自身都造成了伤害。而这一切很少有人进行深层次的思索,袁凌冷静而客观地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群落,他们的灵魂也许在呼喊,阳光和爱。
我们读这些故事,会长久地感到压抑,仿佛乌云笼罩了我们的天空。袁凌不动声色的笔触,置身场景之外,保持沉默,不发议论。跳跃式的叙述,不让人感到有突兀之嫌,让人想起虹影在《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中的冷静客观。这些个故事连缀在一起,就是一场苦难的全景扫描,在他们悲惨的人生里,时间无声的向前滑动,只看见无告的沉默,只感受生命的沉重。
他们都缺少身份认同,在利益至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被边缘化。虽然不能说没有自身的原因,毕竟是自己的选择。人生的路有很多条,既然选择了这一条,他们的命运也就无从选择。这样的人群都是卑微的,虽然他们也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可他们的诉求被忽略不计,他们的际遇被人群冷漠着。他们的灵魂如何安顿?他们的未来与出路在哪里?不能不引起人深思,袁凌给人性的美好打碎了给我们看,一个真实的中国,虽然是局部,我们也能听到他们心底无声的呐喊,灵魂的挣扎,活着的艰难,生与死都是一种无法承受的重。
柴静说,“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一样生活在蓝天下。只有走近他们,从心底接纳,从黑暗向曙光才有可能。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碧月清风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