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现场/但坚持做局外人——《思虑20世纪》读后
遭遇托尼.朱特从《战后欧洲史》开始,此后陆续阅读
《沉珂遍地》
《记忆小屋》
《责任的重负》等作品,
直到这部《思虑20世纪》。
此后给学生和身边的人推荐(主要是《战后欧洲史》),但相应者寥寥(我所在的这个行当与人文关系较远)。儿子是史学博士,但似乎对朱特不太感冒,甚至还有点鄙视我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
我喜欢读一些专业之外的东西,但说实话可能连一个历史(不是史学)爱好者也算不上。我的选择:
第一是要有一点思想性(别太高深,否则看起来太费劲),
有一点历史感(最好能够和我既往经验和知识有一点联系),
此外还要有一点情趣(读起来有些共鸣)。
我觉得朱特的作品正好能够满足我这些偏好。百年来欧洲的版图分合、世事变化、思想传承,曲曲折折延绵到当下,为理解后来出现的人、发生的事,以及社会的架构、国际关系格局,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解释的入口。
全面评价这部书不是我力所能及的。看看豆瓣上不多的几篇书评,基本上就是各方的轮廓介绍。我以为,要想对此书背景和内容有一个轮廓性了解,应该读三篇东西。
一是对话方蒂莫西.斯奈德的“序”,
二是托尼朱特自己写的“跋”,
三是中文译者苏广恩写的“译后记”,
此外还可以读一下朱特遗孀珍妮弗·霍曼斯写的“托尼朱特:最后的胜利(豆瓣上有译文,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667007/)。
这几篇东西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来此书的初衷、和过程、作者本人一生的基本轨迹,包括行走轨迹和学术志趣。
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战后欧美几十年,朱特好像从未缺席,亲历和紧贴各种重大事件和转折,一直在现场。
犹太人出身,
家传的社会主义思想,
接受英国正统教育,
作为犹太复国主义一员前往在以色列,
1968年到法国经历了“学生运动”,
出入欧洲和美国之间,
1989年以后与东欧学者有亲密接触,
2000年后在美国恰逢9.11事件发生。
同样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总是会与亲历亲为的人与事保持距离,或者说是先进入这种角色,然后抽身而出,逃离这个特定角色,然后以一个局外人身份审视发生过的事情。“他必须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的目光必须超出地方性话题之外;但与此同时,他必须深入地方性话题中去,他才有可能获得某种超出地方性问题之外的普遍的见识”(见译后记)。所以,在朱特身上有曾经有很多标签但又被他扔掉,最终保持了一个社会民主主义者形象,这一过程从此书的章节标题上就可以体现出来:每一章,前半段是他的经历,后面则是他的身份标签。
1)此名依旧:犹太质询者;
2)伦敦与语言:英国作家;
3)家传的社会主义:政治上的马克思主义者;
4)国王学院与基布兹:剑桥犹太复国主义者;
5)巴黎、加州:法国知识分子;
6)理解的一代:东欧自由主义者;
7)统一体与碎片:欧洲史学者;
8)责任的年代:美国道德家;
9)平庸之善:社会民主主义者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他作为一个病情发展很快的渐冻人,如何能够处理好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带来的痛苦、面对死神之恐惧带来的情绪波动、冷静阐述数十年沉淀下来的丰富思想、尽最大努力修改文稿这几方面的关系。设身处地想一想,我真的做不到。由此引起的问题是:朱特能否还像以往一样,像一个“局外人”那样,保持思想的“中庸”而不受这个“现场”的影响?
他似乎真的做到了。
我(强迫症)仔细数了一遍后面所附的索引,在这部400多页(中文版)的对话中,讨论到的作品一共有124部,涉及356个人物。
《沉珂遍地》
《记忆小屋》
《责任的重负》等作品,
直到这部《思虑20世纪》。
此后给学生和身边的人推荐(主要是《战后欧洲史》),但相应者寥寥(我所在的这个行当与人文关系较远)。儿子是史学博士,但似乎对朱特不太感冒,甚至还有点鄙视我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
我喜欢读一些专业之外的东西,但说实话可能连一个历史(不是史学)爱好者也算不上。我的选择:
第一是要有一点思想性(别太高深,否则看起来太费劲),
有一点历史感(最好能够和我既往经验和知识有一点联系),
此外还要有一点情趣(读起来有些共鸣)。
我觉得朱特的作品正好能够满足我这些偏好。百年来欧洲的版图分合、世事变化、思想传承,曲曲折折延绵到当下,为理解后来出现的人、发生的事,以及社会的架构、国际关系格局,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解释的入口。
全面评价这部书不是我力所能及的。看看豆瓣上不多的几篇书评,基本上就是各方的轮廓介绍。我以为,要想对此书背景和内容有一个轮廓性了解,应该读三篇东西。
一是对话方蒂莫西.斯奈德的“序”,
二是托尼朱特自己写的“跋”,
三是中文译者苏广恩写的“译后记”,
此外还可以读一下朱特遗孀珍妮弗·霍曼斯写的“托尼朱特:最后的胜利(豆瓣上有译文,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667007/)。
这几篇东西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来此书的初衷、和过程、作者本人一生的基本轨迹,包括行走轨迹和学术志趣。
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战后欧美几十年,朱特好像从未缺席,亲历和紧贴各种重大事件和转折,一直在现场。
犹太人出身,
家传的社会主义思想,
接受英国正统教育,
作为犹太复国主义一员前往在以色列,
1968年到法国经历了“学生运动”,
出入欧洲和美国之间,
1989年以后与东欧学者有亲密接触,
2000年后在美国恰逢9.11事件发生。
同样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总是会与亲历亲为的人与事保持距离,或者说是先进入这种角色,然后抽身而出,逃离这个特定角色,然后以一个局外人身份审视发生过的事情。“他必须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的目光必须超出地方性话题之外;但与此同时,他必须深入地方性话题中去,他才有可能获得某种超出地方性问题之外的普遍的见识”(见译后记)。所以,在朱特身上有曾经有很多标签但又被他扔掉,最终保持了一个社会民主主义者形象,这一过程从此书的章节标题上就可以体现出来:每一章,前半段是他的经历,后面则是他的身份标签。
1)此名依旧:犹太质询者;
2)伦敦与语言:英国作家;
3)家传的社会主义:政治上的马克思主义者;
4)国王学院与基布兹:剑桥犹太复国主义者;
5)巴黎、加州:法国知识分子;
6)理解的一代:东欧自由主义者;
7)统一体与碎片:欧洲史学者;
8)责任的年代:美国道德家;
9)平庸之善:社会民主主义者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他作为一个病情发展很快的渐冻人,如何能够处理好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带来的痛苦、面对死神之恐惧带来的情绪波动、冷静阐述数十年沉淀下来的丰富思想、尽最大努力修改文稿这几方面的关系。设身处地想一想,我真的做不到。由此引起的问题是:朱特能否还像以往一样,像一个“局外人”那样,保持思想的“中庸”而不受这个“现场”的影响?
他似乎真的做到了。
我(强迫症)仔细数了一遍后面所附的索引,在这部400多页(中文版)的对话中,讨论到的作品一共有124部,涉及356个人物。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