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可以看得出来编者的用心,从各个观点系统介绍了操作系统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资源类型和作用
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
基本概念:单/多道批处理、多道程序设计
关于现代操作系统认识
用户环境的观点、虚拟机的观点、资源管理的观点、作业组织的观点
操作系统的定义: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使用方便的工作坏境,从而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和功能
管理处理机
管理存储器
管理输入/输出设备
管理数据文件
提供接口服务
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任务共行性:单处理机并发;多处理机并行
资源共享性:宏观上同时使用过系统资源;微观上,交替互斥使用资源
虚拟性
不确定性
基本概念
单道批处理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系统调用
用户接口
第二章
进程描述及控制
进程调度
互斥与同步
死锁与饥饿
几个经典问题
进程通信
程序的顺序/并发执行
程序并发执行引出的问题
进程的概念、与程序的区别于联系
进程结构/映象:程序、数据集合、PCB
进程5状态及变换原因
交换技术:挂起状态
执行模式:系统模式、用户模式
OS内核的功能:资源管理、支撑功能
进程控制原语
调度
调度的概念
调度目标
调度原则:响应时间、周转时间、截止时间
调度方式:剥夺、非剥夺
调度类型:长程、中程、短程
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时间片轮转法、基于优先级的调度法(短作业优先、剩余时间最短者优先、响应比高者优先)
实时系统
定义、分类
实时任务:周期性、非周期性
实时调度算法:基于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算法、最早截止时间优先调度算法、速度单调算法
线程
引入线程的原因、好处
线程的状态
线程与进程的比较
线程的类型:用户级线程、系统级线程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临界资源、临界区
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基本方法:
软件方法
硬件方法
信号量方法
管程方法
信号传递方法
临界区的使用原则(互斥条件)
空闲让进 忙则等待 有限等待 让权等待
信号量方法
什么是信号量,其物理含义是什么
Wait,siganl操作的含义与伪代码描述
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进程间的通信
进程间如何进行通信
利用消息传递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死锁
什么是死锁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死锁预防的基本思想和可行的解决方法
什么是进程的安全序列,死锁与安全序列的关系
死锁的避免与银行家算法
第三章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的任务
内存划分与分配技术
程序装入技术
简单存储管理技术
虚拟存储管理技术
存储管理的任务
存储分配
地址映射
存储保护
存储共享
存储扩充
内存划分与分配技术
静态划分、动态划分、内存分页
动态划分分配算法:首次适应法、下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差适应法
外零头、内零头
程序装入技术
绝对装入
重定位装入
运行时动态装入
静态链接
动态链接:装入时链接、运行时链接
简单存储管理技术
连续存储:基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
非连续存储:分页存储技术、分段存储技术及段页式技术
快表=TLB
分页与分段的比较
虚拟存储管理技术
局部性原理(时间 空间)
虚拟存储的概念
实现虚拟存储的技术支持
虚拟存储的好处
抖动现象及其解决
缺页中断处理过程、地址变换过程
页面获取/清除/置换策略
页面置换算法:OPT、LRU、FIFO、CLOCK
第四章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
I/O子系统的组成、结构
设备的控制、I/O控制
I/O缓冲技术
虚拟设备与SPOOLing系统
磁盘设备的管理
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
设备分配 设备映射 设备驱动 I/O缓冲区的管理
I/O子系统的组成、结构
总线型I/O子系统结构
通道型I/O子系统结构
具有控制器的I/O子系统结构
I/O控制方式
程序控制 中断 DMA 通道
I/O缓冲技术
提前读、延后写
缓冲区的组织形式:单缓冲、双缓冲、循环缓冲、缓冲池
虚拟设备与SPOOLing系统
虚拟设备技术的实现:在独占型设备与进程之间加入一个共享型设备作为过渡
SPOOLing系统的核心思想
磁盘设备的管理
磁盘性能参数:转速、寻道时间、磁盘缓存
磁盘调度算法:FCFS、SSTF、SCAN、N-SCAN
磁盘高速缓存
高性能的文件系统
磁盘容错技术:
1.双份目录和双份文件分配表、热修复重定向和写后读校验
2.磁盘镜像、磁盘双工
3.RAID
第五章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
文件的基本概念
文件目录
文件的逻辑组织与访问
文件记录与数据块的关系
文件共享
文件存储空间与空闲空间的管理
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
有效地管理文件的存储空间
管理文件目录
完成文件的读写操作
实现文件共享与保护
为用户提供交互式命令接口和程序调用接口
文件
文件是一种具有符号名的、相关联元素的有序集合
各种程序、数据集合、
一些低速的字符设备,如键盘、终端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也被看作文件
文件的类型
按文件的逻辑结构划分
无结构文件
有结构文件:堆文件、顺序文件、索引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哈希)文件
按文件的物理组织结构分类
连续文件
非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
文件目录的内容
基本信息:文件名、文件类型等
地址信息
访问控制信息
使用信息
目录结构
单级目录结构
两级目录结构
层次目录结构:树形目录、无循环图
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
预分配:一次性地为新文件分配足够的存储空间
动态分配:先为文件分配一部分存储空间,以后再根据需要增加存储空间
基于可变的分区的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法 下次适应法 最佳适应法
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技术
连续分配
非连续分配:链接分配和索引分配
空闲空间的管理
空闲分区表
空闲分区链表
索引
位示图
字节流、记录与数据块之间的关系
无结构文件:流-块转换器
有结构文件:记录-块转换器
有结构文件记录组块法:
1.固定组块法
2.可变长跨块组块法
3.可变长非跨块组块法
文件共享的控制
同时存取
存取权限
无、探知、执行、读、追加、更新、更改、权限、删除
文件共享的实现
利用连接目录项实现法
利用基本文件目录实现法
利用索引节点实现法
利用符号链实现法
安全性管理
系统级 用户级 目录级 文件级
文件系统的可靠性
定期备份文件
保护文件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资源类型和作用
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
基本概念:单/多道批处理、多道程序设计
关于现代操作系统认识
用户环境的观点、虚拟机的观点、资源管理的观点、作业组织的观点
操作系统的定义: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使用方便的工作坏境,从而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和功能
管理处理机
管理存储器
管理输入/输出设备
管理数据文件
提供接口服务
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任务共行性:单处理机并发;多处理机并行
资源共享性:宏观上同时使用过系统资源;微观上,交替互斥使用资源
虚拟性
不确定性
基本概念
单道批处理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系统调用
用户接口
第二章
进程描述及控制
进程调度
互斥与同步
死锁与饥饿
几个经典问题
进程通信
程序的顺序/并发执行
程序并发执行引出的问题
进程的概念、与程序的区别于联系
进程结构/映象:程序、数据集合、PCB
进程5状态及变换原因
交换技术:挂起状态
执行模式:系统模式、用户模式
OS内核的功能:资源管理、支撑功能
进程控制原语
调度
调度的概念
调度目标
调度原则:响应时间、周转时间、截止时间
调度方式:剥夺、非剥夺
调度类型:长程、中程、短程
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时间片轮转法、基于优先级的调度法(短作业优先、剩余时间最短者优先、响应比高者优先)
实时系统
定义、分类
实时任务:周期性、非周期性
实时调度算法:基于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算法、最早截止时间优先调度算法、速度单调算法
线程
引入线程的原因、好处
线程的状态
线程与进程的比较
线程的类型:用户级线程、系统级线程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临界资源、临界区
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基本方法:
软件方法
硬件方法
信号量方法
管程方法
信号传递方法
临界区的使用原则(互斥条件)
空闲让进 忙则等待 有限等待 让权等待
信号量方法
什么是信号量,其物理含义是什么
Wait,siganl操作的含义与伪代码描述
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进程间的通信
进程间如何进行通信
利用消息传递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死锁
什么是死锁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死锁预防的基本思想和可行的解决方法
什么是进程的安全序列,死锁与安全序列的关系
死锁的避免与银行家算法
第三章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的任务
内存划分与分配技术
程序装入技术
简单存储管理技术
虚拟存储管理技术
存储管理的任务
存储分配
地址映射
存储保护
存储共享
存储扩充
内存划分与分配技术
静态划分、动态划分、内存分页
动态划分分配算法:首次适应法、下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差适应法
外零头、内零头
程序装入技术
绝对装入
重定位装入
运行时动态装入
静态链接
动态链接:装入时链接、运行时链接
简单存储管理技术
连续存储:基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
非连续存储:分页存储技术、分段存储技术及段页式技术
快表=TLB
分页与分段的比较
虚拟存储管理技术
局部性原理(时间 空间)
虚拟存储的概念
实现虚拟存储的技术支持
虚拟存储的好处
抖动现象及其解决
缺页中断处理过程、地址变换过程
页面获取/清除/置换策略
页面置换算法:OPT、LRU、FIFO、CLOCK
第四章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
I/O子系统的组成、结构
设备的控制、I/O控制
I/O缓冲技术
虚拟设备与SPOOLing系统
磁盘设备的管理
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
设备分配 设备映射 设备驱动 I/O缓冲区的管理
I/O子系统的组成、结构
总线型I/O子系统结构
通道型I/O子系统结构
具有控制器的I/O子系统结构
I/O控制方式
程序控制 中断 DMA 通道
I/O缓冲技术
提前读、延后写
缓冲区的组织形式:单缓冲、双缓冲、循环缓冲、缓冲池
虚拟设备与SPOOLing系统
虚拟设备技术的实现:在独占型设备与进程之间加入一个共享型设备作为过渡
SPOOLing系统的核心思想
磁盘设备的管理
磁盘性能参数:转速、寻道时间、磁盘缓存
磁盘调度算法:FCFS、SSTF、SCAN、N-SCAN
磁盘高速缓存
高性能的文件系统
磁盘容错技术:
1.双份目录和双份文件分配表、热修复重定向和写后读校验
2.磁盘镜像、磁盘双工
3.RAID
第五章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
文件的基本概念
文件目录
文件的逻辑组织与访问
文件记录与数据块的关系
文件共享
文件存储空间与空闲空间的管理
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
有效地管理文件的存储空间
管理文件目录
完成文件的读写操作
实现文件共享与保护
为用户提供交互式命令接口和程序调用接口
文件
文件是一种具有符号名的、相关联元素的有序集合
各种程序、数据集合、
一些低速的字符设备,如键盘、终端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也被看作文件
文件的类型
按文件的逻辑结构划分
无结构文件
有结构文件:堆文件、顺序文件、索引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哈希)文件
按文件的物理组织结构分类
连续文件
非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
文件目录的内容
基本信息:文件名、文件类型等
地址信息
访问控制信息
使用信息
目录结构
单级目录结构
两级目录结构
层次目录结构:树形目录、无循环图
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
预分配:一次性地为新文件分配足够的存储空间
动态分配:先为文件分配一部分存储空间,以后再根据需要增加存储空间
基于可变的分区的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法 下次适应法 最佳适应法
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技术
连续分配
非连续分配:链接分配和索引分配
空闲空间的管理
空闲分区表
空闲分区链表
索引
位示图
字节流、记录与数据块之间的关系
无结构文件:流-块转换器
有结构文件:记录-块转换器
有结构文件记录组块法:
1.固定组块法
2.可变长跨块组块法
3.可变长非跨块组块法
文件共享的控制
同时存取
存取权限
无、探知、执行、读、追加、更新、更改、权限、删除
文件共享的实现
利用连接目录项实现法
利用基本文件目录实现法
利用索引节点实现法
利用符号链实现法
安全性管理
系统级 用户级 目录级 文件级
文件系统的可靠性
定期备份文件
保护文件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城里城外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