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中成形的事物,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孤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孤独是城市人面临的共同困境。作者奥利维娅•莱恩在曼哈顿期间,孤独的感受尤为强烈,难以排遣,于是她开始搜集那些阐释孤独的艺术作品,并思考孤独的源起、意义、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应对的办法。通过四位曾居住在纽约的艺术家——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和大卫•沃纳洛维奇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绘制一幅孤独的地图,借由自身和他人的经验汇集成这本《孤独的城市》。 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一座孤岛,不仅把身体束缚在这个由钢筋水泥、玻璃构建的庞然大物里,也让我们的内心需求无处安放。孤独是城市最突出的表征之一。 独身一人处于空旷的咖啡馆、办公室、街道,孤独带着寒意而至。情绪低落、挫败、无助、悲伤,即使处于人群中,也难以抵挡它的侵袭。 贫穷、残疾、隔阂的婚姻、异乡人、暴力、艾滋病、精神疾病、同性恋、孤僻怪异的性格、乖张的行为举止都是孤独的来源,孤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侵袭我们的内心世界。 孤独的体验难以向他人表述。而且艾滋病、精神疾病、同性恋等“污名化”的标签一旦被贴上,语言的辩解就变得苍白无力。 除了语言,是否有其他方式? 窗是爱德华•霍珀的画作里常出现的意象。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窗看外界,外界的人也可以通过窗看作品中的主人公。窗代表了被隔离、被拒之门外,偷窥与暴露,以此为媒介再现都市生活的孤寂与空虚。 “与别人不同”曾让安迪•沃霍尔深陷孤独的处境,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一致性的追求,重复印刷的可乐罐、母牛、玛丽莲•梦露,同时在公众面前刻意强调、突出相貌上的缺陷,自嘲化为最坚实的盔甲抵御外界的伤害。 亨利•达戈的小说《不真实的国度》折射了童年在收容所被虐待的悲惨遭遇,书中300幅薇薇安女孩们的插图充斥着暴力、血腥,女孩们长着男孩子的性器,被折磨、处死,这是否也是他眼中的真实世界? 大卫•沃纳洛维奇儿时与母亲分离的经历,导致他痴迷于把一切东西用绳子缝起来,创造出大量以“联结”为主题的作品。 艺术家们将作品作为沟通外界、通往内心的媒介,并试图通过作品补偿生命中缺失的爱、温暖与安全。 奥利维娅笔下“孤独的城市”正如艾里希•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描述的“异化”的社会。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是与他人产生联系,在群体中获得认同,捍卫自己的权利,彰显自身的存在,独特、差异性证明个体的存在。社交媒体代替面对面交流,同时社会制订标准,让每个人像从生产线上制造出来的产品,不符合产品规范的剔除出去,粗暴地划归到残次品、异类,城市以一种去人性化、同质化的方式运转着。 《孤独的城市》不仅仅是对四位艺术家人生经历的阐述和艺术作品的解读,还有奥利维娅的政治表态、对社会心理和哲学的思考,将孤独从个体经验推向群体困境。 奥利维娅以其人文主义关怀、同理心,特有的女性视角,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的语言,带领读者思考和感悟,去贴近这些倔强的灵魂,进入他们用精神创造的世界,并代他们向世人诉说。回忆录、传记、访谈、艺术评论信手拈来,抓住作品的精髓,始终围绕“城市的孤独”这一主题。通过她的解读,我们清晰感知到作品蕴含的力量,不再是荒诞的、怪异的、隔阂的、陌生的,仿佛孤独本身在说话,而我们都听懂了。 孤独似乎是现代艺术极力突出的主题。对美、秩序的追求转而关注个体的精神世界,进而延伸到大众的心理需求,拉近了艺术与人的距离。艺术家不囿于平面空间,利用一切可以借助的手段,现代技术也介入进来,影像、录音、装置、印刷品等等,全方位诠释“孤独”,试图把孤独实质化,可观、可听、可感。 困难的时刻,我也曾徜徉在画廊寻找解药,让艺术的魅力把我带入作者构建的情景。探究作品背后的深意,孤独不曾离开,甚至变得更加真实、伸手可触,心却静了许多,竟获得别处难以得到的慰藉。于是我尝试和孤独和解,试着与孤独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问题共处。正如奥利维娅在书中说:“在孤独中成形的事物,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