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一直保持乐观精神的原因

借朋友的光,抢先阅读了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的这一卷,对1914-1949年两次世纪大战发生的背景和主要影响有个更清晰的概念。读完给我带来了更多的疑问,也带来了一些想法,汇总如下:
第一,为什么当时欧洲对“共产主义”有那么强烈的反感,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共产主义”的梦想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穷人,在当时西方那么剧烈的社会矛盾条件下。这是当时的实际社会情况,还是伊恩·克肖的个人主观偏见。尤其是作为沐浴在“自由经济”认同感的西方白人的作者,还可以从苏联倒台后的“后视镜”来看历史时,对“共产主义”产生的偏见?如果不是偏见,那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是因为共产主义者没有信仰,或者说替代了欧洲传统文化对“基督教”的信仰造成的吗?还是因为苏联or沙俄一直处于欧洲主流社会之外的背景下,处于文化自信的原因?书中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苏联在二战过程中及战后对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巨大破坏,对当地人民的巨大迫害,甚至大规模屠杀的观点,这让我对作者是否持有中立观点有所怀疑。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在20世纪初在全欧洲范围内,不仅仅是德国,会突然产生对“犹太民族”的大规模迫害?除德国国外,尤其是东欧和苏联对他们也有着非常大,甚至更严重的偏见。仅仅是对犹太人经济地位的嫉妒,或者是宗教方面的原因,严重缺乏说服力。
第三点是对接连产生两次世界大战原因的个人猜测。两次世界大战正处于欧洲技术大进步的时代,各种新技术,包括新武器引入,极大的改变欧洲各国的社会形态。另外一方面,除英法外,欧洲大部分区域,大部分现代意义上的欧洲国家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尤其是两次大战的核心参与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分裂,沙俄or苏联等等,他们在这种技术变革引起的社会大变动中,严重冲击了社会稳定性,无法适应变化,从而给极端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带来了极好的土壤,可以参照中国的秦朝、隋朝等国家。并且不知道在这个变化里,有没有新教在欧洲大范围产生对原来基督教产生的社会冲击因素的叠加。
第四个想法,欧洲以德国为界,大致分成东西两部分,中、西欧部分经过几百年发展,都经受过近代海洋贸易带来的好处,各国经济、社会包括政治发展相对比较先进,工业基础比较发达,社会民主和政治理念都比较成熟、稳定。相反,德国以东的中、东欧各国,没有从近代海洋贸易中得到太多的好处,它们不像欧洲西部国家已经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国家意识比较强烈,并且国民也在国家意识建立的同时形成了以国家为单位的主要民族。大部分国家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还有一些,如奥匈帝国,是传统的封建国家,国民对本国国家意识比较淡,民族交杂,少数族裔非常多且分散,语言文化等并没有产生很好的融合,在出现问题时比较容易产生大的冲突。这是在欧洲东部产生如此大的矛盾和伤亡的主要原因,对比二战中德国西部国家,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第五个注意到的是,二战中大部分人口伤亡,包括军队和平民,主要是在战争结束前的11个月左右产生的。二战没有发生像一战“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等这种短时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主要是技术手段的变化,一战时,各国对“机关枪”(霍奇克斯重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这一武器造成的伤害严重估计不足,军队还采用传统火枪时代集群冲锋的战争手段,让重机枪这一武器产生了超级恐怖的效果,索姆河战役首日英军就因此伤亡6万人。一战中还出现了“坦克”和“飞机”,造成战争的“前线”这一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战争的前方和后方的界限变得模糊,大大不同于以前的战争,并且这一变化在二战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二战后更是由于导弹、卫星的引入,逐步进入立体战争阶段。
第六个,英法等国经受一战的巨大人员和经济伤害,再加上美国29年产生的“大萧条”对欧洲经济的冲击,两国完全没有对战争做好任何准备,且两国在二战前的历届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尽量避免可能的战争,这是他们在一战后对德显得软弱无比的重要原因。
第七个,二战后美苏两国引起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峙,是欧洲在二战后各国,尤其是各个战后才新独立国家迅速整合战争创伤,重建经济和政治秩序重建的重要原因。
第八个,美国“马歇尔计划”和北约成立,及美国在战后欧洲驻军,主要起到的作用是象征性的。欧洲本身经济在战后的自然反弹为主要力量,欧洲14个师中美国驻军仅有2个,而苏联还保持着250万人的规模,军力对比为12:1,是美国参与主导欧洲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表态发挥了根本性作用。否则,单靠英法两国来重建欧洲,在斯大林的苏联威胁下,就十分危险了。
第九个,国家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利益,所有矛盾在利益的诱惑下,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比如一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君主制沙俄的联合,防御同是君主制的德意志帝国;而这种联合,在一战中,由于俄国国内革命,新产生的共产主义俄国割让了巨大,领土和经济利益,给君主制的德意志帝国;二战中,盟军由资本主义的英法美和共产主义的苏联之间的联合,超出了意识形态的矛盾。西方社会达成更普及,更通用,更有同情心的普世价值观,也是在产生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冲击下,二战后才逐渐产生的,二战的经验和“核战争”的恐怖后果建立了全球范围内长时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