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类型的宣传手册

东野圭吾作为社会派的推理小说家,吸引人的地方是小说总是包含的一定的社会意义,或反思人性,或映射社会。 题名为造彩虹的人,讲的是一个人,会控制光,吸引了一大批跟随者。 基督教,世人皆罪,唯独我教,救赎世人。佛教,众生皆苦,皈依我佛,通往极乐。伊斯兰教,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归守教则。(这都是我一个不懂事的少年瞎凑的,如有异议,不要打我) 就跟一个教会一样,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主,用独特的思想吸引跟随者,就像耶稣、默罕默德、释迦摩尼,就像思想或精神觉醒了一样,然后以帮助世人为宗旨,去传播自己的思想,吸引群众信任,成为一个组织。宣说着自己的思想是代表着新时代 ,而旧时代的人们就是反动的会打压新的思想。 如果是直白的讲解介绍一代精神领先的传记和宗教思想,必然是枯燥乏味的,也难让我这种普通老百姓产生代入感。文中的各种以中学生的角度,说着他们的想法,经历着中学的事情。大家都经历过中学,文中的那些学生总有一些自己的影子或同学的影子。想知道他们会因为“光”而对生活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也想再重温下中学时光。 当然这不是一部青春恋爱小说,这些只是作为调料而已,社会派的小说还是以社会为主材料的。文中也各种暗示社会的一些现象,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学习到凌晨),早恋,自杀,懈惰的老师(大声的讲解实则内心厌烦无奈),学校只是希望学生们都守规听话(天才的光琉鹤立鸡群而不被学校老师喜欢),争吵不休的婆媳和无动于衷的丈夫,把自己的梦想硬加给孩子的父母,有被放养、娇纵、规划的孩子,飚车的不良少年的心态,追星少年少女的痴迷,追逐利益的商人,腐败的权谋者······人生百态事,各种各样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想,成为了一部小说的血肉。 文中还有一点值得思量的是,受“光”影响最深的中学生,也就是青少年。再小的话,不懂事,再老的话,太懂事,也许就是青少年最能受到别人的思想影响,毕竟那时没见过世面只是读书,还没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就像以前大佬也不是就被信奉为神,用思想控制着一帮青少年消灭四旧吗。呃嗯,查水表了。说多了。总的来说宗教在人生社会是自然产生的,存在即是合理来说,宗教肯定对人类是有好的地方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思想,思想一致的成为组织,组织庞大了成为宗教。宗教与政府,在历史上,有宗教直接实现政治统治的,有政府利用宗教提高政治统治的,有宗教与政府并存的,有宗教与政府地位不平等的。我觉得吧,政府也许就是掌控的国家统治权的宗教。宗教更注重精神思想的统治,政府更注重政治武力的统治。宗教教义,符合社会广大群众思想和利益为正教,反之为邪教,有正有邪。就跟政治一样,有光明的地方,也有阴暗的地方。 好吧,什么政治权利、宗教信仰对于我这种小老百姓来说有什么意义,我就是念叨下装个逼而已嘛。再说,读书的意义就是在于,看到你未曾接触过的事、人、情,于书中浏览世界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