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书

这本书看起来很舒服,是没有什么情绪波动的那种舒服,很恬淡。
我想这是因为作者柯继铭的写作方式吧,全书就是作者在女儿成长中积累下来的日记。这些日记里或是表扬肯定,或是循循善诱,或是对女儿进行批评指导。独独看不到那些浮夸的感情和泛滥的桥段。可能是作者面对自己的女儿,不由自主就倾斜了十二分的真情实感进入笔锋。
书中的时间跨度将近五年,从2010年12月到2015年8月,一开始我因为书中日记只到2015年而有点诧异,觉得到2017年岂不更贴近?现在却感觉这样也很不错。因为读者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这五年里的事情,和父母亲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
作者说古代女子15岁及笄(成年),他就想把几年来对女儿想说的话都写进日记里,在女儿成年时送给她。我觉得这真是一份很好的礼物。
记得有一个方法,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将他/她每日的经历都存档,等他/她稍大了再给他/她看,让他/她对时间能有所感知,从而更加珍惜时间。我想,作者的女儿收到这份礼物时,可能有的事情已经忘记了,但有的事情必定会有新的收获。
其实,我们现在也可以养成每日写日记的习惯。
书中少有长篇日记,有的日记甚至200字左右。但字里行间里透露出来的愉悦和深情却没有减少分毫。
比如作者2011年4月27日的日记,作者吃完早餐女儿才上桌,作者便去了楼顶花园。接下来的100字左右都是对花卉的描写,杜鹃茉莉七里香,竹子雪梨石榴树,都有各自精彩。最后,作者想到了那只爱吃梨子的兔子,心思还是绕回到女儿身上了。
他希望兔子能在另一个世界快乐,何尝不是在希望女儿能一直快乐?
整本书读起来很温馨,天伦之乐果然是世间极乐的一种。会有很多读者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吧。
作者在育儿方面有些地方还是可以学习的。
比如班会上卿老师总结的那样“喜欢孩子有问题,重视孩子有问题,耐心对待孩子的问题”。真是一个温柔又智慧的爸爸啊。很多家长不明白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懂事,长大后却不亲近自己,自己也不能理解孩子是什么原因。还有的家长甚至嫌小孩子多事。这些家长都应该向作者取经。
孩子其实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家庭对他们的影响特别大。你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怎么对待这个世界。
做家长,谨言慎行多思考啊。
我先生正在看呢,我发现他更关注崽了。哈哈
蛮好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