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假的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就说我的看法,不喜勿喷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开始于对资本的界定,林南将一系列的资本理论大体上划分为两个相区别的部分,一是马克思的古典资本理论,另一方是与之相对应的新资本理论,其中包括了人力资本理论,以布迪厄为代表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及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资本理论。新旧资本理论的共同点在于对“资本”概念的共识,林南将其总结为“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资源投入”;而关键区别在于两点:一是新资本理论通过对“资本”概念的再解释,基本上排除了“无产阶级”的存在,指出现实中无产阶级的消失并非是产权分散和员工持股的伴生物,而更关键的在于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劳动者个人所有物(知识技能、社会关系)的资本化。二是上一条的进一步推论,即古典资本理论中自由选择权(剩余价值的消费或投资)的资本家专属状况,随着有产者的普遍化,被全体民众掌握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主的选择进行某种投资活动,获取超额收入,实现阶层流动。
随后,林南对社会资本理论内部又进行了流派划分,大体上分为微观—宏观两派。其对社会资本概念的共识被林南概括为:“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而差别主要存在于考虑社会资本功效的发挥层次——是微观的个人层次还是较为宏观的集体财产层次:其中以弗拉普、伯特为代表的“微观派”更多地聚焦社会资本功效的个体归属,考察个人如何获取和使用社会资本;而以布迪厄、科尔曼、普特南为代表的“宏观派”更多地关注群体层次的社会资本,关注群体如何发展出并维持、扩张这些集体财产。
林南的这本著作看似是综合的,但其实严重地偏向微观的个人视角,甚至可以这样说,其理论框架若是不从个人视角出发去看待,几乎是难以理解的;而在我看来,在社会资本研究方面,微观的个人视角绝对是从属于宏观视角的,宏观视角下的“社会资本”是符合历史史实和社会实践的,社会资本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宏观概念,是结构化组织化的产物,而微观视角所看到的则完全是一种“假象”,只不过整体中的个体确实是按照这种“假象”来行动的,所以它(这个假象)左右了现实,就好比虚假的上帝观念左右了历史走向一样,其影响力带来了研究价值,但虚假的上帝和真实的历史依然是泾渭分明的,我们研究虚假的上帝(微观假象)是为了解释真实的历史(宏观事实),而非相反。在对二者的价值判断上是否颠倒,是我们区分一个中世纪神棍和当代宗教史学家的关键所在,而我不幸地发现,林南似乎倾向于前者。
林南对于社会资本运行的论述,立足于一个框架预设,即他对社会结构的描述:社会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1.位置(position/location),拥有不同数量、种类有价值资源的社会单位(注意,这里说的是系统结构中的节点、资源点,而非位置的占据者——人);2.权威性,即框架,表明位置间的结构性关系;3.规则与程序,即框架中的位置具体运行时遵循的机理,它通过对位置占据者施加成本或报以奖赏来约束其行为,使得社会结构表现出自我强化的态势;4.代理人(位置占据者),位置被委托给他们实现整体运转。
由此,林南指出个人所拥有的(即可供调动使用的)资源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二分。
首先是个人资源,这其中分为:1.被个体行动者完全拥有的资源(教育、财富等);2.位置资源,由于对某个位置(社会结构中资源点)的占有,而可供调动的资源,这部分资源会随着个体离开位置而失去;
其次是社会资源,这其中分为:1.直接资源,我的直接社会关系对象所拥有的个人资源(完全所有加上其位置资源);2.间接资源,我的直接社会关系所拥有的直接社会资源中,可供我调动的部分,或者可以让第三方认为我能够调动的部分。
那么到此林南也就得出他的社会资本的确切所指了,是什么呢?之前理论定义下“在目的性行动中获取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具体是那些呢?
它是个人所有的资源(资源的全集)-个人资源(完全个人所有的+位置的)=社会资本,也就是上面的第二大部分。所以我们可以把林南教授之前长篇累牍的论证用一句话概括:“社会资本就是‘别人的资本’”。它之所以叫做“社会资本”,并不是它产生于人的交往,作用于人的交往。它的一部分是外在于人的交往的(完全个人所有的资源),是被人带进社会关系当中去的;另一部分是先于人的交往的(跟占据者、代理人无关,是社会结构当中资源点——“位置”的所有物,人通过占有位置间接地得到它们)。总之这个“社会资本”描述的对象和内容,并不是“社会的资本”,而是来自于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物质,它之所以叫做“社会资本”,不是因为“社会是它的本质”,“交往是它的出生地”;而是因为“社会关系是达到它、获得它的途径”,“交往是掌握它所不得不依靠的一种伎俩”。正如林南自己所说“它是镶嵌在社会关系当中的”,是外在于社会的,是社会关系自己所不能理解的某种莫名的东西。
如果非要举个例子的话,比如林南热衷于讨论的“异质性交往”——拥有不同(种类及数量上)社会资源的个体间的交往。一些的明星热衷于到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中去,给穷苦孩子们上课,和他们做游戏,这被一些人指摘为“炒作”,不管怎样,客观上来说这些明星确实能够从这种异质性交往中收获一些利益,这个利益肯定不会来自于那些可怜孩子的个人资本,而是来自于广大吃瓜群众们、粉丝们,那么能够说受到动员的粉丝们的个人资本,是可怜孩子的社会资本?明星确实都倾向于获取粉丝的个人资本,但社会资本理论的关键任务不是指出这一点显而易见的事实,而是要说明,为什么同样趋于获取粉丝个人资本的明星们,在有的社会中更倾向于脱衣服造绯闻,而在有的社会中更倾向于做慈善搞捐款。所以,明星在与可怜孩子的异质性交往中,获得的资本是社会其他个体赋予这个交往行为的,这才是真正的社会资本,它存在于社会关系当中,存在于线而非点(位置),关系、交往不是导向资本资源的直接/间接桥梁,而是资源生产出来并发挥作用的地方。
总结一下,社会资本的图景不应当是微观视角下描述的那样:被规则联系起来的资源聚点构成一个无人的框架,而后理性的个体携带着个人化的资本加入进来,作为点状资源的占据者、代理人,怀着自利的动机,按照框架的规则,理性地向其他资源点延伸(进行社会交往、也即资源投入),并通过这种延伸期待开启通向其他资源点的路径,所有的位置占据者四面伸张着,彼此相遇交汇,使整个结构运转起来。
在这个表述中,社会资本的适用范围超出了其历史语境,存在于这个理论框架中的社会交往概念被泛化了,似乎想要描述一切社会关系的由来,这就使得社会资本理论进入了不属于自己的领域——人与人的联动即社会作为一种现象发生的描述和解释。在这方面,它不仅远远达不到马克思,甚至达不到“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的古典假设。社会交往的发生,第一场景出现在建立合作以获取资源的时候,第二场景发生在对于合作成果的分配过程中。社会资本出场的舞台在这二者之后,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历史上都是如此。
它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人们通过某种方式集结起来合作生产、而后运用某种方式对成果进行分配,无论这种方式、机制是政治制度、亲族血缘还是自由市场,这个制度本身是有成本的,是会造成损耗的,为获取超出个人能力限度建立起来的合作机制,就像机器会发热一样产生一定的效率损失,这个损失本身就是“社会资本”,虽然在这里表现为负资本,但这就是社会资本的一般形态,它首先表现为社会(合作)成本,社会资本是这个贯穿历史的存在物,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差值。
所以社会资本的探讨就存在两个区段划分:第一,对于现存的合作机制而言,在不改变其资源投入,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我们怎么通过对机制自身的研究来扩大产出(这个产出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分别可以是更少资源投入下更多的增长、更少警察介入下更好的道德秩序、更少财政预算下更高的执政效率);第二,对于某种崭新的合作机制而言,需要怎么样的社会资本积累,把合作成本降低到哪个水平上,才足以使此等广度、深度的社会合作发生,这个研究也是为了进一步指出,合作机制的跨社会移植,需要怎样的条件才是可能的,是可“盈利”的。
这个视角是符合《使民主运转起来》立场的,也是我认为社会资本理论应然的立足点,至于微观视角,正如之前指出的那样,只有我们把自己局限在历史中不断出生于社会中的个体内,才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社会对于每一个新生者,都现成地表现为一套秩序、架构,它们是一套制度联系起来资源点,每个资源点上上上下下流变着不同的占据者,我要通过交往、人脉获取那些现成的资源,这些“别人的资源”由于镶嵌于社会结构中,我只有通过社会活动才能够得到,所以它们被我视为“社会资源”,它们的扩张性使其成为“社会资本”。他只是庐山中人眼里的“侧影”,对它的研究是必要的,但明确社会资本的实质与根本,我认为这是必要而且关键的。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开始于对资本的界定,林南将一系列的资本理论大体上划分为两个相区别的部分,一是马克思的古典资本理论,另一方是与之相对应的新资本理论,其中包括了人力资本理论,以布迪厄为代表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及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资本理论。新旧资本理论的共同点在于对“资本”概念的共识,林南将其总结为“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资源投入”;而关键区别在于两点:一是新资本理论通过对“资本”概念的再解释,基本上排除了“无产阶级”的存在,指出现实中无产阶级的消失并非是产权分散和员工持股的伴生物,而更关键的在于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劳动者个人所有物(知识技能、社会关系)的资本化。二是上一条的进一步推论,即古典资本理论中自由选择权(剩余价值的消费或投资)的资本家专属状况,随着有产者的普遍化,被全体民众掌握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主的选择进行某种投资活动,获取超额收入,实现阶层流动。
随后,林南对社会资本理论内部又进行了流派划分,大体上分为微观—宏观两派。其对社会资本概念的共识被林南概括为:“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而差别主要存在于考虑社会资本功效的发挥层次——是微观的个人层次还是较为宏观的集体财产层次:其中以弗拉普、伯特为代表的“微观派”更多地聚焦社会资本功效的个体归属,考察个人如何获取和使用社会资本;而以布迪厄、科尔曼、普特南为代表的“宏观派”更多地关注群体层次的社会资本,关注群体如何发展出并维持、扩张这些集体财产。
林南的这本著作看似是综合的,但其实严重地偏向微观的个人视角,甚至可以这样说,其理论框架若是不从个人视角出发去看待,几乎是难以理解的;而在我看来,在社会资本研究方面,微观的个人视角绝对是从属于宏观视角的,宏观视角下的“社会资本”是符合历史史实和社会实践的,社会资本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宏观概念,是结构化组织化的产物,而微观视角所看到的则完全是一种“假象”,只不过整体中的个体确实是按照这种“假象”来行动的,所以它(这个假象)左右了现实,就好比虚假的上帝观念左右了历史走向一样,其影响力带来了研究价值,但虚假的上帝和真实的历史依然是泾渭分明的,我们研究虚假的上帝(微观假象)是为了解释真实的历史(宏观事实),而非相反。在对二者的价值判断上是否颠倒,是我们区分一个中世纪神棍和当代宗教史学家的关键所在,而我不幸地发现,林南似乎倾向于前者。
林南对于社会资本运行的论述,立足于一个框架预设,即他对社会结构的描述:社会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1.位置(position/location),拥有不同数量、种类有价值资源的社会单位(注意,这里说的是系统结构中的节点、资源点,而非位置的占据者——人);2.权威性,即框架,表明位置间的结构性关系;3.规则与程序,即框架中的位置具体运行时遵循的机理,它通过对位置占据者施加成本或报以奖赏来约束其行为,使得社会结构表现出自我强化的态势;4.代理人(位置占据者),位置被委托给他们实现整体运转。
由此,林南指出个人所拥有的(即可供调动使用的)资源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二分。
首先是个人资源,这其中分为:1.被个体行动者完全拥有的资源(教育、财富等);2.位置资源,由于对某个位置(社会结构中资源点)的占有,而可供调动的资源,这部分资源会随着个体离开位置而失去;
其次是社会资源,这其中分为:1.直接资源,我的直接社会关系对象所拥有的个人资源(完全所有加上其位置资源);2.间接资源,我的直接社会关系所拥有的直接社会资源中,可供我调动的部分,或者可以让第三方认为我能够调动的部分。
那么到此林南也就得出他的社会资本的确切所指了,是什么呢?之前理论定义下“在目的性行动中获取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具体是那些呢?
它是个人所有的资源(资源的全集)-个人资源(完全个人所有的+位置的)=社会资本,也就是上面的第二大部分。所以我们可以把林南教授之前长篇累牍的论证用一句话概括:“社会资本就是‘别人的资本’”。它之所以叫做“社会资本”,并不是它产生于人的交往,作用于人的交往。它的一部分是外在于人的交往的(完全个人所有的资源),是被人带进社会关系当中去的;另一部分是先于人的交往的(跟占据者、代理人无关,是社会结构当中资源点——“位置”的所有物,人通过占有位置间接地得到它们)。总之这个“社会资本”描述的对象和内容,并不是“社会的资本”,而是来自于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物质,它之所以叫做“社会资本”,不是因为“社会是它的本质”,“交往是它的出生地”;而是因为“社会关系是达到它、获得它的途径”,“交往是掌握它所不得不依靠的一种伎俩”。正如林南自己所说“它是镶嵌在社会关系当中的”,是外在于社会的,是社会关系自己所不能理解的某种莫名的东西。
如果非要举个例子的话,比如林南热衷于讨论的“异质性交往”——拥有不同(种类及数量上)社会资源的个体间的交往。一些的明星热衷于到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中去,给穷苦孩子们上课,和他们做游戏,这被一些人指摘为“炒作”,不管怎样,客观上来说这些明星确实能够从这种异质性交往中收获一些利益,这个利益肯定不会来自于那些可怜孩子的个人资本,而是来自于广大吃瓜群众们、粉丝们,那么能够说受到动员的粉丝们的个人资本,是可怜孩子的社会资本?明星确实都倾向于获取粉丝的个人资本,但社会资本理论的关键任务不是指出这一点显而易见的事实,而是要说明,为什么同样趋于获取粉丝个人资本的明星们,在有的社会中更倾向于脱衣服造绯闻,而在有的社会中更倾向于做慈善搞捐款。所以,明星在与可怜孩子的异质性交往中,获得的资本是社会其他个体赋予这个交往行为的,这才是真正的社会资本,它存在于社会关系当中,存在于线而非点(位置),关系、交往不是导向资本资源的直接/间接桥梁,而是资源生产出来并发挥作用的地方。
总结一下,社会资本的图景不应当是微观视角下描述的那样:被规则联系起来的资源聚点构成一个无人的框架,而后理性的个体携带着个人化的资本加入进来,作为点状资源的占据者、代理人,怀着自利的动机,按照框架的规则,理性地向其他资源点延伸(进行社会交往、也即资源投入),并通过这种延伸期待开启通向其他资源点的路径,所有的位置占据者四面伸张着,彼此相遇交汇,使整个结构运转起来。
在这个表述中,社会资本的适用范围超出了其历史语境,存在于这个理论框架中的社会交往概念被泛化了,似乎想要描述一切社会关系的由来,这就使得社会资本理论进入了不属于自己的领域——人与人的联动即社会作为一种现象发生的描述和解释。在这方面,它不仅远远达不到马克思,甚至达不到“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的古典假设。社会交往的发生,第一场景出现在建立合作以获取资源的时候,第二场景发生在对于合作成果的分配过程中。社会资本出场的舞台在这二者之后,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历史上都是如此。
它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人们通过某种方式集结起来合作生产、而后运用某种方式对成果进行分配,无论这种方式、机制是政治制度、亲族血缘还是自由市场,这个制度本身是有成本的,是会造成损耗的,为获取超出个人能力限度建立起来的合作机制,就像机器会发热一样产生一定的效率损失,这个损失本身就是“社会资本”,虽然在这里表现为负资本,但这就是社会资本的一般形态,它首先表现为社会(合作)成本,社会资本是这个贯穿历史的存在物,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差值。
所以社会资本的探讨就存在两个区段划分:第一,对于现存的合作机制而言,在不改变其资源投入,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我们怎么通过对机制自身的研究来扩大产出(这个产出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分别可以是更少资源投入下更多的增长、更少警察介入下更好的道德秩序、更少财政预算下更高的执政效率);第二,对于某种崭新的合作机制而言,需要怎么样的社会资本积累,把合作成本降低到哪个水平上,才足以使此等广度、深度的社会合作发生,这个研究也是为了进一步指出,合作机制的跨社会移植,需要怎样的条件才是可能的,是可“盈利”的。
这个视角是符合《使民主运转起来》立场的,也是我认为社会资本理论应然的立足点,至于微观视角,正如之前指出的那样,只有我们把自己局限在历史中不断出生于社会中的个体内,才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社会对于每一个新生者,都现成地表现为一套秩序、架构,它们是一套制度联系起来资源点,每个资源点上上上下下流变着不同的占据者,我要通过交往、人脉获取那些现成的资源,这些“别人的资源”由于镶嵌于社会结构中,我只有通过社会活动才能够得到,所以它们被我视为“社会资源”,它们的扩张性使其成为“社会资本”。他只是庐山中人眼里的“侧影”,对它的研究是必要的,但明确社会资本的实质与根本,我认为这是必要而且关键的。
© 本文版权归作者 Starry Hev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