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过程中的流动,观看和消费

全球化带来资金和人才流动的自由,但本书指出事实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由」。
一部分人同时拥有自由流动与画地为牢两种权利:一方面无论是肉身还是资本,都拥有在世界市场内来去自如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依靠严格的街区划分和住宅守严卫来隔断外部「危险」。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也同样拥有两种表面上相似的「特权」:他们居无定所谋求生计,他们的生活区域是如此糟糕以至于外人避而远之。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国家面临主权丧失的挑战。过去的国际政治首要问题是划分并维持各国疆界,今天的问题变成了打破疆界,以服务于人员和资本跨国流动的需求。对很多国家而言,现在唯一完全保留的权力乃是镇压权:解决一切降低本国吸引力的麻烦。按照某些经济学家的观点,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政府的职能应该仅限于维持市场秩序。
面对国际市场的压力,没有哪个单独的主权国家能够与之抗衡。据作者列出的当年数据,国际货币市场每天的交易金额高达13000亿美元,这里一个月的交易量就超过全世界年度产值。
一方面需要将有用要素高效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预防和处理那些潜在的危害。「全景敞视监狱」保证了对行为的严密监控,借由现代技术,社会成员受到无形又无从遁形的监视。
对于那些被揪出来的有害成员,处理办法让人想起大城市的排污系统,监狱就是社会的下水道。在目力所不及的地方营建起这些集中营,将危险因素与高效而健康的社会机体隔离开。监狱虽然和污水处理厂一样宣称具有净化效果,但显然前者并没有发挥与后者同样的功效。无论如何,只要周期性地将一部人圈禁起来,其他的社会成员顺理成章地将他们暂时遗忘,这场人间蒸发的魔术便可以发挥安定人心,维护秩序的奇效。
然而,现在还有另一种奇特的「对观监狱」,少数有影响力的人暴露在视野中,被多数人观看着。然而,「全景敞视监狱」和「对观监狱」完全无法同日而语,因为前者的监控对象是被动的,无法选择的,而后者的「监控对象」通过关注度来谋取利益,他们向公众展示的内容是经过精心挑选和修饰的一个幻象。
「全景敞视监狱」里的人被观看着,却产生自己在看守「对观监狱」的幻觉。而「对观监狱」的「囚犯」看似处处逃不开聚光灯,实则是运行机制的获益者和共谋者。
与资本捆绑得越深,越不能容许外人染指其领域,但至少目前仍然需要劳动力和消费者,又不能完全自我隔绝。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制作幻象,或者借用鲍德里亚的词语:「拟象」。展示某种理想生活的超现实幻景,以调动劳动积极性与消费冲动,但绝对不要误会真的收到了邀请函。
平权旗号下的假流动:所有人都有权力,但少数人有能力;媒体营造的伪观看:被观看者沉湎于观看的错觉;盲从的消费者:资本绞尽脑汁表现得贴心而友善,维持商业神话的无限循环链条。
机器是不会疲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