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感慨
洪业,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燕京大学创办者之一,主持过哈佛燕京学社,著名历史学家。洪先生之所以如此无名,大概是因为他的政治立场吧,47年去国后再未回来,因人废言的又一个典范。此书是洪先生的个人传记,所涉及的却是民国学人的整体命运,最后一代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激荡涌撞的历史漩涡里,这些背负着民族命运的知识精英,苦苦思索着这个古老民族的未来。在激进革命的鼓噪声中尝试着延续我们文化的生命,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极为灿烂的,因为这些成果所奠立的基础是这个古老文明与西方科学精神的交汇激发,可以说这代知识分子身上同时兼具儒家传统与西方教育的优势。而民国时期宽松的舆论环境,也让大学充满了各种思潮的碰撞,人们得以宣扬试验自己的主张。很可惜,这只是昙花一现,历史的走向无可避免地选择了儒家传统的灭亡。读洪先生的传记,其实就是重温这代学人的心路历程,也可以说是在叹惋我们这个古老文明的最后绝响。
这本书里除了可以了解与洪先生相关的历史大事,也充满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尤其是洪先生父亲做官时的描写最为有趣,可以窥探晚清民间生活的百态。这一部分明显比其他部分要生动富于感情,大概是因为洪先生在回忆这一时期时心情较为澎湃。除了求学部分,洪先生职业生涯大部分跟燕京大学有关。这个消失了的教会大学,为当时的中国培养了一批知识精英,某些人以为教会是来精神奴役中国人的执念,大可反思下。在这个教会学校里反倒为我党输送了很多干部,也是学生运动的策源地,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
因为专业的原因,本书对洪先生的学术成就叙述的不多,就算是详细介绍我也理解不了。我关注的还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很多感慨我也不方便说。但是有一点大概是我可以讲的,对于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给他自由宽松的环境,允许他不受束缚地去思考去天马行空。人类每一次的进步,往往源于叛逆者的思想火花,最后照亮了社会前行的方向。如果人为限定他的思想框架,我不相信他可以产出真正的智慧。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他思想自由的根基,还在于经济自由。如果我们以洪先生这代知识分子作为标杆,我个人认为现在基本上已不存在知识分子,全是工匠。根源就在于经济不独立,导致他必须攀附权力,那么他的思想也不可能是自由的。而且我觉得儒家教育的毁灭,直接导致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消失,再不会出现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都是为了饭碗来谋学历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