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 与 思考模式 的关系

历史: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逻辑实证主义:科学理论来自人类真实的经验,即观测和实验。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论: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漏洞:通过有限次数的观察归纳出来的结论,无法被证明是普遍规律。
波普尔(Karl Popper)的证伪理论:科学理论必须能被证伪,证伪的方式是判决式实验。
波普尔的真理观:任何科学理论迟早都将被推翻、修正或改进。绝对真理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待推翻的猜想。
启示:问题为何比答案更有价值。
问题可以通过判决式实验证伪,如果被证伪,我们便有100%的信心宣布假说错误。
答案的证据无论有多强,我们都无法证明其100%的正确性。
漏洞:证伪需要证据,证据靠观察,但观察又是非常主观的,即理论渗漏观察。
库恩(Thomas Kuhn)的范式革命:认知的边界在范式的更迭中不断扩大。
范式: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和行为方式。
库恩的范式理论:范式提供了我们的理论框架,也造就了我们的主观视角(Subjective Lens)。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用这套理论框架去证实,即扩大认知范围。随着观察的增加,不符合范式的事实不断积累,直到有一天,旧范式下的人开始怀疑信仰的理论体系是不是从根上错了,新的范式就有可能诞生。
启示:我们永远生活在“主观”之下,主观的看法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当前理论框架,也提供了认知迭代与升级的基础。我们需要的是持怀疑态度的主观。
启示: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个范式中,它的形成与我们的过往经历息息相关,我们过去经历了什么、当前在经历什么,决定了我们的价值体系。我们的观点只是这个范式的一个推论。因此,说服一个人接受某个观点,其实就是在和他的范式做斗争。当分歧产生时,我们一方面要反思自己的范式,另一方面要去创造新的事实来说服人。
启示:知识与技能可以习得,而思考问题的方式属于范式层面,只能培养与内化。这也是为什么PM的能力难以获得的原因。
拉卡托斯(Imre Lakatos)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两套不同的知识观念系统可以并行。
波普尔强调批判(证伪),忽视了建设(证实)的作用。
库恩将批判和建设整合到同一框架下,范式之中是建设,范式之间是批判。
然而,即便是库恩的理论,仍然认为真理是越变越明的,进步必然战胜落后。拉卡托斯指出这并不符合事实。
拉卡托斯认为,每一项研究都是在某一个纲领内进行的。这个世界存在很多并行的纲领,而它们随着时间在发生变化,有的进步,有的退步,有的进步后转向消亡,有些退步后重现生机,不断动态演进。
启示:一套思维方式,越是进步,背后的知识体系就越复杂,越是落后,之后的逻辑关系就简单。我们人类的认知能力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出身环境、教育背景、压力等,因此尽管思维方式又进步与落后之分,但落后的思维方式并不一定会消失。
启示:人的错误,有可能源于其当下采取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对他人的错误,应该多一分理解与同情。
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的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直觉这个非理性因素,其作用被长期低估了。
之前思维的理论,不管如何演进,都是在理性框架中进行的,但科学的突破,同样离不开非理性的因素,比如直觉、洞见、巧合与偶然。
人类最擅长的就是依靠工具和方法,但在关键时刻,突破方法的限制往往才是最重要的突破口。
费耶阿本德认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科学哲学家,都不知道如何才能在知识上取得突破,因此,不管那些观点和方法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都是可以接受的。
启示:在常规方法受困时,与其继续寻找工具与方法,出去找灵感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启示: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简洁抽象到复杂具体的过程,这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逼近现实世界的过程。我们学习,不仅需要抽象,更需要还原。
1.可证伪性与可解释性同时存在(动态的ne+ti模式,辅助si):从不声明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是理论不能证明的科学,需要去寻求解释。比如相对论和牛顿力学是科学:当时天王星运动轨迹不符合牛顿力学(注1),通过解释,发现了海王星。但广义相对论证明特定条件下证明牛顿力学不成立,人们也开始思考是否存在特定条件下广义相对论无法解释的情况。
2.只具有解释性的不是科学(静止的ne+ti):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完全解释任何临床现象和数据,只具备可解释性。目前被现代心理学扬弃,虽然还用部分但是内涵外延已改变。
3.可实验性,排除外界影响后突出主要因素,可重现(具有可实施si功能性,注2)。但这不代表每次都成功,因为外界因素不可能完全排除,但是只要足够多的复现率就可以说明理论的可行性。如果需要某时某地这种外界特定影响才可以,就不是科学的。比如伽利略为了排除空气阻力影响,只进行了思维实验,实现在真空条件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地,证明了自由落体理论。
注1:si是决定ne+ti模式是动态还是静态的开关,借助si发现细微现象和理论之间的细微差异。
注2:可以发现是否活在一个可以启动si的环境,决定了INTP是个科学的INTP还是伪科学的INTP。
注3: 归纳演绎为了提高Ti准确性1.增加前提2.多种条件和环境3.尽量包含整个周期的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