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他笨的明目张胆

这么多年来,他笨的明目张胆。因为这句话激起了我读这本书的想法。然后发现,曾国藩这个人,是古往今来,难得的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不落,都处理的非常好的人,而如此成功,却只是以平庸之资,实在令人惊叹。他严格修炼自己的品行,给家人写书信后集成《曾国藩家书》,组建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以一己之力,安邦定国。
如果说,王阳明是别人家的孩子,那曾国藩就是那个笨笨的我们。如果说,王阳明是高不可攀的天才,那曾国藩便是我们触手可及的榜样。王阳明三岁成诵,而曾国藩背一篇文章需要磕磕绊绊读上好几十遍,以至于连藏在房间里的小偷都忍不住爬出来背了一遍。对比王阳明和曾国藩,才发现似乎很多聪明的人总是学这学那,而普通的人只专注一件事,反而更容易成才。王阳明曾经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和功夫在其他方面,也是后来逐一放弃,才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读这本书挺为曾国藩提心吊胆的,人生的每一个坎,其实对他来说都很不容易,稍微的差池,曾国藩这个名字就很容易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我想,他的踏实,执着,偏执,稳扎稳打,思虑周全,坚持圣人之学,待人以诚等等等,都是他丰功伟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读到后面,我不确定了,似乎曾国藩只是大智若愚,很多事情换一个人来都不会做的比他更好了,他成功在每一个深思熟虑的细节里,即使有失败挫折,也会及时调整战略,而有的战略即使看起来拙笨,但合适有效。他一生都在坚定而严格地执行自己信奉的格言“慢慢来”。
如果说王阳明的人生转折是贬谪龙场,那曾国藩的凤凰涅槃便是第二次守孝的修身养性,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他成为了那所谓的半个圣人。他严格律己,宽以待人,在官场谦逊,对下属宽厚,以诚待人,晚年功成身退。
他临终时让人在墓志铭上说“不信书,只信命”,可他一生的家书都让人坚信付出必有回报。
我想,命运只会青睐这般努力到了极致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