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邀请》

《社会学的邀请》
社会学,似乎从名字上看来是一门很有学问而且关乎人类社会和个体的高深学科。我总是自称对其颇有兴趣,但却一直未曾涉猎相关书籍,也挺惭愧的。某天在知乎上逛着,看到一些书单,包括社会学的入门级读物,就点进去了,又想着下学期专业限选有一门社会学,也应当在寒假多了解一些,以免到时候一张白纸一无所知。这本书名字看起来十分的友好,于是,就选择了它。
一开始,我其实是看不进去的。大约前四分之一都是在硬着头皮阅读。前面第一部分事实上是为后面提出的一些概念做铺垫的。并且,着重介绍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收集材料的手段等。对于第一部分,我并没有什么感想。但是,还是感叹社会学作为一门正经的学科,在看似浩瀚的研究方向和资料中能够找到一个立足点,并且展开深入的研究,还是很了不起的。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社会之中,尽管社会如空气一般无形无色,就是一项壮举了。当人们想着将研究社会发展成一门正规学科时,那又是巨大的进步。
这本书从第二部分开始变的十分有趣,甚至有点让人欲罢不能。我也觉得很稀奇,因为通常能让我到一种不愿意放下书卷的地步的书都是武侠言情等闲书,而一本正经的社会学入门书籍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大概也是因为第二部分介绍了我之前从未严肃对待过的“社会学三巨头”:涂尔干、马克思、韦伯。除了马克思,其他二人都从未听过,但着不妨碍他们理论对我的吸引。而马克思,则更妙,按理说,从小浸润在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又背诵了一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应该对他的理论有一定了解。可笑的是,在学校三年学到的理论,还不如在这本书中几页纸讲的清楚有趣。学校只是一味灌输,并不给我们讲解最基本的概念知识,而那些,恰恰是理解马克思理论最关键要紧的部分。我常常都觉得很可笑,老师们和学生们每堂课都在讲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生产与分配,可是,到头来,其实没有一个人清楚到底什么是资产阶级,什么是异化,为什么马克思宣言倡导社会主义,而他笔下着墨最多的却是资本主义。
第二部分可以说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真的精彩。也可能因为我是门外汉,所以只是皮肤之谈,也让我大开眼界。涂尔干提出的最大的警醒就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现代社会中的相互依赖性的重要性。本书举汉堡的制作为例,告诉我们现代社会分工之多,之细,这样的分化导致我们共享的意识减少,集体意识减弱。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更加的需要相互依赖。可是,偏又个人主义盛行。矛盾的强化带来的是社会秩序与规范的撕裂。有点像一个TED里所讲的高科技时代中的Alone Together,大家一起看电视,却沉浸在个人的世界中。
马克思一直讲生产,经济基础。我总觉得他将所有社会上的变化全都归因于经济有些太过单一。但是,他的理论的确有许多惊人之处。他对于资本主义有深入的了解,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导致了去技术性,从而进一步剥削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这样的劳动便不再是出于自愿,而是像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机器之中,无法逃离。长期的单一化的劳动导致了工人与人性之间的隔离,人变成了机器,这是我所理解的异化。这又让我想起这学期在工友之家的所见所闻,尽管我只参加了前半学期的活动,但是,富士康工人的现状的确触动了我。他们作为人的天性正在被机器剥夺,他们不应该像机器一样生活。生产和分配,人类似乎已经解决了前者,但后者,还是一个大问题。像血管淤塞,物资永远无法顺利到达每一层。
韦伯的理论多在谈论权力,有一点很新奇,至少对我是如此。他对于权力的定义是即使他人反对依然能够实现自己目的的能力。很有趣。
最迷人最精彩最触动我的是第七章,自我与社会。这一章介绍了“世界建构”的三阶段模型。大约是英雄所见略同,长期以来困扰我的一个问题似乎在这里有了解答。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建构文化、建构自我、建构社会。
建构自我是与我发生共鸣的一部分。我以前就在思考,为什么说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但是这些话明显就是不对的。可是,人刚出生时似乎就是一张白纸,摆在面前的是无限的机会与希望。人们常说,你还年轻,还有机会去干什么干什么。可是,我们也知道,可能就算你只有二十,你的命运也已经被限制了。也许,从你出生的那一刻,你的选择就注定只有那些。寒门子弟的平台注定低于富家子弟。这些观念互相矛盾,却又都真实存在,并且都有说服力。于是,我便产生困扰。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每次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社会世界中,我们并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受前人创造出来的工具、观念及行为准则等影响。我们被我们创建的文化所束缚了。这就是为什么一生下来,我们可能做出违反特定文化的举动,我们就被教育。作为孩子,我们逐渐学会了束手束脚,遵从文化习俗。可是,若是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吃饭时就不能说话呢?为什么人们开会一定要穿着难受的西服呢?为什么明明大家都想要红包,却还推来推去不肯收下呢?
于是,更加重要的就来了。或许,曾经有一些人和我一样,觉得现存的规则不合人情,想要改变。可是,一旦规则被创造出来,进入游戏中,你若要改变,就必须征得所有人的同意。因为一旦进入这个game,就不再是你自己的了,而是共享的。这又有点像我看的脱口秀里关于互联网的描述,一旦资料进入互联网,就不再属于私人,哪怕你加了密码,也无济于事。一旦流传,便不再受你控制。
总之,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至少对于像我这种对社会学暂时一无所知的人来说,是开卷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