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解脱

初次看到《漫长的分离》这本书,就让人浮想联篇。封面翔和平实的颜色,把人心哂得暖暖的。 蓝黄搭配堪称经典搭配色,封面上有一个女孩看着远方,还把她所戴的帽子作了放大的特写,可以假想为一个女子,在远方眺望着她的丈夫。和书的内容也是契合、点题的。
这本书读起来不全像《消失的爱人》,但是能看到影子。如果再和电影版的《消失的爱人》比起来,可能就是过犹不及了。电影版的《消失的爱人》更像是一个鬼故事。全书的文字很轻松,翻译流畅得体,仅用了几个小时就看完了。
全书讲述的是一个矛盾的妻子,突然有一天接到婆婆的电话,质问她,他的儿子克里斯多夫在哪里。当时她的心里夹杂着各种矛盾与不安。矛盾的地方在于,她早在几个月前就和丈夫办了协议离婚,只是还没有公诸于众。不安的地方在于,她也不知道克里斯多夫在哪。最终,她的婆婆帮她做了决定,帮她订好了机票和酒店,让她前往希腊去寻找克里斯多夫。可怜的女主角只好动身前往,千里迢迢来寻夫。当她到达酒店时,各种奇异的现象就发生了。
书中有几个人物一直穿插其中,比如酒店里与她丈夫暧昧不清的女服务员,还有负责传话的男服务生,还有几次搭乘她丈夫的司机。全书也有一个中心在里面,就是克里斯多夫不仅多情还会写作,在和女主在一起的日子里,光是女主知道的就有三次出轨纪录,所以也无怪乎,他在独自旅行的过程中,也想风流快活一番了。
当然,其实女主角也不是最可怜之人,书到最后又锋回路转,介绍了女主的情人。原来他们也是一直相知相惜地走过。书在差不多最后的时候终于为读者揭开了小说的迷团。原来女主丈夫已死,而且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突然被人迫害至死的,这无疑是小说中的一个悬笔,瞬间又把读者的心拉得死死的,使小说达到了一个巅峰。他的猝死也让他的父母悲痛万分,孩子死在国外还死得不明不白。他的父母处理事情的果断和冷静也令人佩服。甚至还有勇气去死者最后存在的地方去告别,
全书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和读者介绍了故事发生地的背景,是一个有着浓厚哭丧文化的城市。克里斯多夫想写一本关于丧文化的书,为了找寻写作灵感,他才来到此地,结果反而把人给搭进去了,是他自己出了意外。
最后,女主丈夫的死因还是个不解之迷,所有人的生活都回归到了正轨。女主和她的情人也有了一个完善的归宿,但小说还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想象的空间,没有把问题展示出来,也没有告诉你最终结果,而是让你自己去想象。
我觉得这是一本成功的书,它的深意值得大家细细品味。漫长的分离,有时也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