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献给逝者,不如说献给每个都会逝去的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献给逝者,也献给继续爱着他们的人。”
读完后忽略了“逝者”这个词本应带来的惆怅。越到最后越动容得不知道是因为小说本身或是周遭,对啊,就是那么真切才让人动容。
P/25/26
“年岁越长,老者越是保护他们过去的好日子,不让任何事情损害他们所剩无几的时光。这就是为何他们不再旅行;为何他们砍掉屋外的老树,以免树木倒下砸到屋顶;为何他们不再一步一挪地走过河流上方5毫米厚的钢制的xuanxuan梯登上书舫……”
两年前外公还在,带他和妈妈一起去了外公想去的上海第一食品商店,逛完一楼没买到他老心心念的花生酱,却又怎样也不愿意踏上扶手电梯去到2楼,最终问路了商场的人我们仨从楼道慢慢走上去的。
“……老祖母忽然问,‘检查去世之人的旧照,看看那些面容是否透露出他们即将死去的迹象?’……她停了停,说:‘我呢,从此就不再让任何人给我照相了。’……”
奶奶在世时大概也是因为这种缘由不让我给她拍照。
“如果我能熬过今天,就能熬过余生。”
没有这样被爱煎熬过的人,又怎样可以体会这样的滋味。
“那时他稚气未脱,相信夜里做的梦是另一个真实世界,是一个实验人心的地方。他甚至曾相信,如果他能完成梦中的任务,就能在醒来的世界里更上一层。”
现实中谁没有期许,谁不愿意这样相信自己的梦境。简述着很多人臆想拥有第六感,并实现了那些(第六感中那些美好)。
“在我是个小女孩时我就知道,最好的关系是‘如山泉般清澈的’”
同时爱着丈夫和情人,不愿丢掉其中任何一个,愿想这样成就自己完美人生的,得了绝症的曼侬。
“他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件礼物,而不是一个对生活有太多要求的坏人”得知妻子在巴黎有情人依旧宠溺。无法超脱关联并认可到现实中,但他们的美好不让人感觉到一丝窘迫和恶劣,只有美好。尽然有当作这是有毒罂粟的,但是这个曼侬的天真烂漫自由和他丈夫卢克无限宽广的爱只让人感受到美好。
“仁慈。善良。矛盾。忍耐。”
这是曼侬眼中她爱的佩尔杜。
“只有纯粹和自由的人才可以说“我爱你”,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而不是罗密欧、朱丽叶和史蒂芬。”
同时,她也这样矛盾着。
“只是我已经不习惯这样美好的香气。他们太美妙,美妙得令人难以忍受,而且不会‘高兴’。”
是有这样害怕美好的人,才会全然阻止那么期待并触手可得的完美,这样错过可能的美好,从美好到不美好间那段距离真让人害怕。
P/368让.佩尔杜这封给凯瑟琳的求爱书真切得热血沸腾,凯瑟琳回复在翻开两张纸的下一章节,真的太害怕美好即将来临的那一时刻。在这里明白到害怕的不仅是可能的失落,更多是心智中太弱太弱的承受巨大美好的能力。有对自己的鄙夷也有鼓励。
“悲伤让我明白了,爱才是重要的,还有美食,还有抬头挺胸,该说不的时候就说不。”
这种力量给人鼓励,随即又让人反省,是否说了太多本不该说的“不”。
“……暂时把人群变成喋喋不休的石雕。”
这个应该很快可以具象的用上,一直是相同逻辑的让自己择时耳鸣。
“他怕父亲在玩滚球时猝逝;他怕母亲开始和电视机吵架,在悲伤中日益消瘦;他怕凯瑟琳正把他的信读给她的女性朋友听,一起嘲笑他。他怕自己此生注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哀悼所爱之人。 余生他该如何忍受这一切?有谁能忍受呢?”
有时候善良和愚昧没有明确的界限,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愚昧。
Psst注解“小来”,意为招呼别人时发出的嘘声。
……这个拟声词反复玩了好多次。
凯瑟琳和让在滨海城市享受着共处的9个月。
安抚舒缓开着心头的担忧,原来是可以幸福的,是有幸福这种东西的,尽管去幻想和期待好了,是有这种可能的。幸福来得很突然又让人信服。
佩尔杜和卢克碰面,是不可思议又合理的美好。
教人相信、期待、发现并坦然接受所有美的和好的。
原先的都市生涩夹生畅销作家小伙儿马克斯和第一眼拖拉机女孩维多利亚
卢克和著名的厨师爱人米拉
曼侬的母亲
没有说谎天赋的萨曼莎和愚蠢万能的库尼奥
华金和丽拉贝尔——让.佩尔杜的父母,一对会吵至终老的有爱老夫妇
一只叫卡夫卡还有两只说不上名的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