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小说

《人生》,这个书名用得是真大,感觉作者给了自己一个很大的难题和挑战。提到这个名词,往往会让人联想到人生苦短人生无常人生如戏之类的感慨,或者是生者对于生命、生活的感悟与总结——其实亡者是更有发言权的,这些似乎都充满了对这个宏大命题的哲思。“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叶子”,人生也无法复制,再高科技的大数据也无法对形形色色的人生做统计和处理,更别妄谈用数万字小说道尽人生百态。所以,生而为人,谁都可以谈人生,然而谁也无法把它说全说好。
但是,这是一本成功的著作,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奠定作者当代文学地位、翻拍为电影、家喻户晓、好评如潮、影响深远……其实故事很简单:一个高考失败返乡任教的优秀知识青年农二代在被失业下地辛苦劳作前途晦暗的人生低谷时期因为如金子一般善良美丽但没文化的同村姑娘热烈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而走出低谷,却在时来运转到城市工作顺风顺水后接受了一位时尚高知女青年的追求而抛弃农村姑娘致其伤心绝望匆忙结婚,最后因走后门就业被告发失去光鲜的工作失去城市的优越失去白富美的爱情而不得不回到农村回到土地接受命运反思人生。
我想,这本书的成功大概是这三点原因吧:给读者的共鸣和启示,对时代的纪实与参考,对人们的激励和引导。作者并未将人生这一命题往大了说,而是将高加林一个人生阶段的经历作为故事讲述出来,让读者以小见大自行感悟。就故事情节和文字风格来说,我觉得并不是很出彩,可能是我对中篇无感吧,总是避不开剧情单薄的感觉,相对于全书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我更喜欢多线穿插,所以看过《平凡的世界》之后,对本书的剧情和文字就有所减分,所以,总的来说是有一些些失望的。
对于收获不多,我想不是因为这本书不够好,而是因为自身的浮躁。可能换个人生阶段再看,所见所得会更丰富,其实这种观点和感受应该适合其他任何的书籍吧。关于人生的鸡汤主动或被动地喝了太多,喝的时候也没有仔细去品味,囫囵一碗碗灌下去,根本没来得及消化和排泄,于是“营养”积淀体内导致虚胖至浮肿。如此这般,想要喝出个美味新鲜,喝出个营养健康,谈何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