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维基经济学遇到区块链

《维基经济学》的作者唐.泰普斯科特无疑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的学者,简介中称他为“数字经济之父”不完全是商家的夸大之辞。本书的副标题是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作者提出了维基经济学框架中的重要商业法则:开放,对等,共享以及全球化。
我认为本书最重要的贡献是,作者提出了大规模协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共享资源平台上合作,意味着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个共享平台中的总规则,企业将丧失一定的自主权”。“这种类型的合作意味着创造一种新型的,具有内部激励机制的结构,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作者的这些思考无疑是深邃的,可惜关于激励机制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好的解决方案。
是啊,在开放共享的大规模协同合作中,怎样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呢?企业为什么愿意开放内部资源数据,作者已经讲得比较清楚。但是其他参与者为什么愿意参与,尤其是个体参与者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为什么愿意默默无闻的奉献?这显然与人的本性相违背。当然,作者解释说,参与者大多数都是出于兴趣,参与者藉此可以在业界获得名声,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但这样的解释也显得有些单薄,如果激励机制仅此而已,那么大规模协同可能仅仅局限于技术宅男或小团体的自娱自乐,要想改变一切,无疑是天方夜谭!
本书成书于2006年,所以作者没有想到未来发展的可能。直到今天区块链如火如荼,通证经济学如日中天,作者所设想的大规模协同,突然间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如果每一个大规模协同体系,都发行一个通证(token,或者说代币),那么激励问题迎刃而解。
利用区块链的思维,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每一个案例,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更好的解决方案。像linux的托瓦尔兹如果在创造linux的同时,发行一个通证,自己作为发起人保留一定比例的通证,那么未来linux得到业界广泛认可时,他也将名利双收。还有维基百科如果发行一个通证,每一个词条的参与者,都将根据他的贡献会得到一部分奖励(相当于挖矿),那么参与度、质量和影响力肯定会比现在高得多。另外,书中提到的创意集市、探索基因组、协同新药研发等等,都是区块链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
听说作者写了一本新书《区块链革命》,不知有什么新的思考。
写的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