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让我想到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电影,《入殓师》在很久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心中的第一名,但距离上一次看这部电影也大概五六年。前几天收拾家偶然发现竟然有纸质版小说,正好拿来回顾。没想到,这样反反复复已经熟悉的剧情,依然可以让我泪流满面。所以单纯的从内容方面谈一点感想。
1、 “原本以为迎来了人生严冬的大悟,在心爱的大提琴出手的那一刻,反倒倍感轻松,那是一种从迄今为止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轻松感,自己一直笃信不移坚守的梦想,也许只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虚无缥缈的东西。”
第一章的最后一段文字,对于男主角大悟来讲是一个转折点,他终于放弃了坚守多年的骄傲的梦想,但撒手那一刻,却没有想象中的痛苦,反而是洒脱、是轻松,这种感觉为后来大悟潜心从事入殓工作有所帮助,是他重新开始新生活的起点。而对于整篇故事来讲,我却认为这段话是极其令人感动的一种情感。出于迫不得已,大悟离开了乐团,而为了维持生计,他又将高价的大提琴卖出,这样的大悟让我心疼。我们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自愿或被迫的放弃些自己曾格外珍惜的事物,将其掩藏在内心最深处,以全新的自己去迎接想象中更好的未来,有人将这界定为成长。但这样的成长也未免来的太痛,太咄咄逼人、不留余地。
2、 “确切地说,是帮助人踏上安详旅程的工作。”
这句话是佐佐木先生第一次出现时为他的入殓工作下的定义。不知到底是因为报纸印错了,还是NK公司故意所为,“旅游工作”成了大悟对NK的第一印象,而佐佐木这样的解释,让我第一次对他有了敬意,死亡不是永远离开,而是去经历下一段旅程。这在看电影中是体会不到的,因为电影更多的是一种诙谐,而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却要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分析每句话的出发点,更容易被感动。
3、 “现在属于平安季节,所以清闲,每到季节交替之际,就会忙的不可开交的。”
这句话是NK公司的另一位员工百合女士有一天对大悟说的。如果是其他行业,那淡季旺季就显得再平常不过了,但他们是从事入殓的人啊,这样的说辞听起来就格外黑色幽默了。
4、 “接触死人的我们,受人歧视,遭人白眼,可接触死动物死鱼的厨师们却受人尊重,受人欢迎,这是为什么啊?”
平安夜里,与佐佐木先生及百合女士共度的大悟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很奥妙的问题吧,大悟也许这时候就已经发自内心的接受了入殓师这个称谓吧,不然为什么即使妻子离开也不愿结束这样的工作。这个关于入殓师与厨师问题的出现,大概也是他自我说服的一种。
5、 “就是说,死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超越,是穿过一扇门!穿过那里,便走向下一段旅途。”
这是火化棺木的平田老人在艳子婆婆去世时说的话,常年与生死离别打交道,他感悟出的道理让人温暖。他将这一切都归为平静,送着逝者,安慰着生者。
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囊括了好多个生离死别的故事,但他优秀的地方在于,没有强烈的冲击与感官刺激,都是可以让人去细细体会的情感故事。让读者在认真了解入殓师这一行业的同时,也对于生命更加敬畏。